摘要:排片0.8%,却每天捞走一百多万,这像不像深夜食堂只剩一条板凳,老板却端出全城最香的牛肉面。
排片0.8%,却每天捞走一百多万,这像不像深夜食堂只剩一条板凳,老板却端出全城最香的牛肉面。
多数人以为《戏台》早该关灯散场。
8月底那两天它跌到0.2%排片,单日票房只剩二十来万,院线经理的鼠标箭头大概已经移到下架按钮。
结果它硬生生把曲线掰弯,排片往回爬,票房往回涨,像退了休的老戏骨突然翻个跟头。
陈佩斯这次玩的不是票房,是人心。
七十岁的人告诉市场:别急着把老家伙请下台,观众还没笑够。
成本一亿,眼下4.08亿落袋,净赚的每一张票都带着“原来你也还记得我”的问候。
数字会说话,把四天摊开:9月1日排片0.6%票房92万,2日0.8%票房158万,3日0.7%票房156万,4日0.8%票房140万。
排片没怎么涨,票房却像被点燃的炭火,小小火星能烤红薯。
业内算法又加一笔:最终可能停在4.14亿,多出一千多万纯利,足够让老先生再搭一座新戏台。
同期对手全是肌肉型选手,成龙的《捕风追影》每天几千万,《南京照相馆》《浪浪山小妖怪》也咬着牙冲。
再过两周,《731》带着历史大片的光环进场,排片铁定碾压。
留给《戏台》的缝隙更窄,可它偏在缝隙里开花。
有人疑惑:谁在42天后买票。
答案简单,那些错过首映、听过口碑、终于腾出时间的普通人。
票价五十块,换来两个小时的畅快大笑,比夜宵划算。
于是影院经理发现,哪怕只留一场午夜,上座率还是七成以上,这买卖不亏。
老派人用老派办法赢。
没有热搜轰炸,没有流量鲜肉,只有扎实段子和真诚自嘲。
观众看完出厅,嘴里还挂着台词,这才是最贵的宣发。
下一轮密钥延期估计已在谈判桌上,只要还有人愿意笑,它就会继续赖在银幕不走。
如果下周你路过影院,看见排片表里《戏台》还在,不妨买张票。
它可能不是最好看的电影,却是最会熬的一碗老汤,越往后味道越浓。
来源:草莓啵馅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