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威尼斯官宣当天,辛芷蕾团队连夜加上“威尼斯主竞赛入围”五个字,简历立刻升值。
威尼斯主竞赛单元海报上写着辛芷蕾主演,周迅自己把名字划掉。
威尼斯官宣当天,辛芷蕾团队连夜加上“威尼斯主竞赛入围”五个字,简历立刻升值。
周迅那边把通稿压到深夜才发,只一句“尊重创作选择”。
这句话没提片酬、没提档期,留足余地。
业内人一算就明白:辛芷蕾拿到角色片酬不到周迅报价的一半,导演还肯改剧本。
周迅如果接,钱高剧本低,容易被说“消费过往光环”;不接,等于把台阶递给别人。
她选了后者,面子保住了,国际曝光没了。
剧本改动记录流出。
原来周迅那一版女主是四十岁失意画家,情节沉;辛芷蕾拿到的版本改到三十五岁,情绪外放,戏眼集中在一场崩溃哭戏,刚好符合评审口味。
导演公开说“辛芷蕾用爆发力征服了我”,其实翻译过来是——剧本往轻里改,正好对上她的劲。
周迅擅长的内敛戏,被拿掉一大截。
如果周迅在场,导演未必敢这么动刀子。
她不在,辛芷蕾成了唯一中心,镜头围着她转,提名自然到手。
再看档期。
周迅去年排了《涉过愤怒的海》补拍,又接了综艺,时间被切成碎片。
《日掛中天》拍摄周期四个月,全在威尼斯要求的时间段,不接就得赔高额违约金。
她权衡后把这块硬骨头吐出来,宁可综艺稳收。
辛芷蕾那一头,《繁花》刚杀青,空出完整四个月,立刻顶上。
机会像公交车,一趟错过,下一趟就是别人的。
威尼斯发布会现场,辛芷蕾穿一件旧衬衫就上台,媒体说她“松弛”,其实那件衬衫是剧组道具,她没来得及换。
镜头扫过,评委记住这张脸,顺带记住电影。
周迅当年靠《如果·爱》拿遍大奖,也是靠同样“随意”一招。
如今这招别人用在她原来的位置,味道就变了。
数字更直白。
《日掛中天》入围后,辛芷蕾新增三部国际片约,片酬直接跳到一线。
周迅今年只新增一部网剧客串,报价没涨。
业内人士透露,品牌方已经把Q4代言预算从周迅名下挪到辛芷蕾,合同已经谈完,只等威尼斯闭幕官宣。
周迅丢的,不是一部电影,是一条上升通路。
这事也提醒所有人:国际影展拼的不只是演技,还有谁肯弯腰捡起别人不要的剧本,谁在时间缝里挤得出完整档期,谁能在镜头前让评委记住。
周迅爱惜羽毛,辛芷蕾敢踩泥潭,结果羽毛还是羽毛,泥潭开出花。
换作是你,你敢不敢拿半薪演一部前途未卜的片子,去赌一个可能?
来源:云上飞翔的追梦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