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有人连夜抢票,有人直接包场,还有人把爸妈、孩子、爷爷奶奶全塞进同一场,理由是“这段历史,得全家一起记住”。
“99.6%排片,影院只剩这一部片可放。
”——这行字刚刷到,朋友圈就炸了。
有人连夜抢票,有人直接包场,还有人把爸妈、孩子、爷爷奶奶全塞进同一场,理由是“这段历史,得全家一起记住”。
片子还没放,口碑先出圈。
上周点映场,一位东北大爷看完红着眼出来,只说了一句:“我姥爷当年就差点被拉去平房。
”一句话,把历史从课本拽到眼前。
导演赵林山这次是真“砸钱”也“砸命”。
零下三十度实景拍细菌实验仓,玻璃缸里灌的是真福尔马林,演员下水前签免责协议。
姜武为一场解剖戏暴瘦20斤,王志文拍完直接去医院吸氧。
不是卖惨,是怕“假”——那段历史已经够惨,再拍假了,对不起人。
特效也狠。
血浆用真动物血调色,腐肉味靠化学老师调配方,连苍蝇都是实验室养的“无菌蝇”。
技术总监说:“要让观众闻到恐惧。
”目前流出的30秒预告,弹幕刷得最多的是“不敢呼吸”。
市场层面更夸张。
预售开启12小时,三四线城市影院经理群集体哀嚎:“别的片根本排不进去。
”有县城影院经理把《前任6》撤了,换上《731》,第二天收到锦旗:“谢谢你让我们记住。
”业内预测首周末上座率只要过50%,150亿票房就稳了——相当于把整个暑期档打包重来一遍。
但最狠的是“霸屏”背后的沉默。
同期新片《恋爱循环》原定下月冲七夕,现在宣发直接躺平;动画《深海2》连夜改档,片方发朋友圈:“给历史让路,不丢人。
”这种“集体让道”上一次出现,还是《战狼2》。
有人担心:排片这么高,会不会反噬?
去年《东极岛》就是教训,情怀牌打烂只剩4亿。
但《731》聪明在“不喊口号”。
预告片里没一句“勿忘国耻”,只有孩子问:“他们为什么哭?
”——这句比任何口号都扎心。
国际影展那边也传来消息。
威尼斯电影节选片人看完粗剪,只说一句:“这不是中国电影,这是人类档案。
”据说已有欧洲发行商报价,条件是“一刀不剪”。
赵林山回:“要剪就剪我,别剪历史。
”
最魔幻的是衍生品。
淘宝刚上架的“731档案袋”笔记本,24小时卖断货——封面印着实验报告格式,内页空白。
买家留言:“写不下去,但得留着提醒自己。
”
现在唯一悬念是:150亿之后呢?
影院经理私下聊:“要是这片子真爆了,明年抗战题材得排队上马。
”但也有人泼冷水:“观众不是韭菜,下一部敢这么拍吗?
”
买票页面还在跳数字。
有人选最后一排,说要“躲着哭”;有人选第一排,想“看清楚每个细节”。
不管坐哪,灯一灭,125分钟里,所有人都会变成同一个身份——记住的人。
历史不会说话,但电影会替它开口。
来源:直率西柚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