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张桂梅是丽江华坪女高的校长,在国人心中,她代表的是一种精神。她的形象太伟岸了,任何影视改编都如履薄冰,演得太苦,会被批消费苦难;演得太甜,则被斥美化现实。
张桂梅是丽江华坪女高的校长,在国人心中,她代表的是一种精神。她的形象太伟岸了,任何影视改编都如履薄冰,演得太苦,会被批消费苦难;演得太甜,则被斥美化现实。
图片来自于网络
这个角色普通演员是很难驾驭的,哪怕同样都是好演员、都得过奖,一个就因为演的太苦被骂卖惨,一个却收获得口碑,收视的双丰收。今天就来聊一聊二者差距在哪里。
图片来自于网络
海清《我本是高山》
电影《我本是高山》将焦点集中在张桂梅建校初期:辍学女孩被酗酒父亲家暴、山区家庭为3万元彩礼逼女嫁人、张桂梅拖着病体翻山越岭劝学。这些情节虽取材于真实案例,过多的这种剧情却显得刻意而流于表面。
图片来自于网络
我们歌颂苦难不是因为苦难本身,而是苦难背后那个坚强灵魂,是苦难背后的乐观主义精神。
图片来自于网络
而且这部电影聚焦于张桂梅个人,把她的办学初衷归功于她去世的丈夫,这种解读太薄弱了,与张桂梅本人精神形象严重背离。
海清的演技是好的,但剧本差,创作流于表面,让角色变成为苦难符号。
图片来自于网络
宋佳《山花烂漫时》
电视剧《山花烂漫时》的创作团队耗时三年,三改剧本,才确立“还原真人”的创作理念。宋佳饰演的张桂梅不是完美的,只是一个有脾气、有软肋、会哭会笑的普通人。这种“不完美”反而让人物更具说服力。
图片来自于网络
《山花烂漫时》展现的是一群人,有被改变命运的学生,有为山区教育扶贫做出贡献的教师和基层干部。
图片来自于网络
《山花烂漫时》没有刻意去展示苦难,反而聚焦张桂梅的乐观主义精神。宋佳演的张桂梅给学生分发奶茶时的狡黠眼神一下子就让整个人物鲜活了起来。这种“苦中作乐”的精神, 既治愈又真实。
图片来自于网络
同一个角色两个结局
《我本是高山》因叙事争议引发全网质疑,票房仅1亿元且遭下架争议。
《山花烂漫时》豆瓣评分高达9.6分,成为五年国产剧评分TOP1,宋佳因此剧获得白玉兰奖最佳女主角。
图片来自于网络
演员都是好演员,但是因为剧本立意和创作理念,往往会严重影响演员的发挥,这也给我们的演员提了一个醒,挑剧本要慎重
来源:爱吃瓜的中年少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