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苑论剑|电影《7天》:爱是一瞬间,爱是一辈子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08 11:15 2

摘要:于七夕节登陆院线的电影《7天》,以独特的“恋爱时长”概念,讲述了陈丑时(蒋奇明饰)能看见自己和他人相爱的倒计时,却在邂逅温倩(张艺凡饰)时只看到“7天”的故事。两人选择用分开来对抗命运,试图用暂停换取延长,将7天过成了一辈子。影片将奇幻元素与爱情故事融合,让观

于七夕节登陆院线的电影《7天》,以独特的“恋爱时长”概念,讲述了陈丑时(蒋奇明饰)能看见自己和他人相爱的倒计时,却在邂逅温倩(张艺凡饰)时只看到“7天”的故事。两人选择用分开来对抗命运,试图用暂停换取延长,将7天过成了一辈子。影片将奇幻元素与爱情故事融合,让观众在浪漫与奇幻交织的氛围中,体会到爱的瞬间与永恒。

弄巧成拙的爱情故事

文|李紫嫣

科幻爱情电影《7天》由邱玉洁编剧并执导,蒋奇明、张艺凡领衔主演。该片试图在传统恋爱故事的基础上添加强设定,即男主角能够看到对方头顶的恋爱时间倒计时,却未能处理好软科幻高概念设定与电影自身生活流叙事风格的融合,使影片出现了“概念工具化”“时间感错位”“类型失焦”的问题。对于一部台词、拍摄、表演都较为优秀细腻的女性角度爱情片来讲,这些问题却令人遗憾地束缚了它迈向更高境界。

影片讲述了能通过对方头顶数字预知恋爱时限的牙医陈丑时,在发现与一见钟情的女孩温倩的感情仅有七天后,两人选择以分离对抗命运,试图将短暂的七日相遇延展为一生守望的故事。“能通过头顶数字知晓恋爱期限”,是影片宣发阶段和正片前半段都在强调的设定,作品力图使用这种软科幻设定来为相对陈旧的恋爱故事增添新意,却未能完成此高概念设定的逻辑自洽,同时没有将本片真正的优势——生活流的细腻轻盈叙事——发挥到极致,反而弄巧成拙。

影片中的高概念设定前后并不统一,无法完成逻辑自洽:起初,观众与男主都认为女主头上的倒计时数字预示着他们只能进行七天的恋爱,这将是一个时限性为七天的讲述短暂情缘的故事;但随着剧情进展到将近一半,影片又突然加入了只要两人不见面就可让倒计时停止的设定,像是强行为两人开启长久相思的异地恋找寻理由;而后在男主求婚时倒计时暂停,又像是刻意为情感高潮附会;最终更是在结尾直接让两人头上的倒计时消散,达成美满的大团圆结局。

高概念电影往往需要在开头就讲清设定法则,而后续每一次法则的变动都需要极为谨慎,完成逻辑的自洽。而该片如此随意地更改设定,情绪浓度由于生活化轻盈细腻,又无法浓郁到“情大欺理”使观众忽视设定法则,于是就呈现出了“设定工具化”的缺陷,“恋爱倒计时”这一高概念设定完全沦为了推动剧情发展的工具,自身逻辑无法自洽,让观众在情感代入与逻辑审视的双重维度上同时产生疏离与挫败感。

必须承认,影片对于男女主角在漫长的多年分离期中各自状态的描摹,是近年来国产爱情片中一处颇为亮眼的书写,在生活流叙事的层面展现了可贵的细腻轻盈。影片摒弃了狗血的冲突,以沉静的镜头凝视着个体如何在时间的淬炼中成长为完整的自我,呈现了“在拥抱爱情前,先要成长为一个完整、优秀的自己”的现代健康恋爱观。然而,一旦叙事需要回扣“七日倒计时”这一强设定,并安排主角重逢时,这种来之不易的真实感便骤然崩塌。

显然,创作者意图借助高概念设定达成“将七天延展为一生”的岁月感,但这一设定却导致两人的关系始终无法随着时间推移而产生真正进展,反过来绑架了人物的行为逻辑。无论角色在独处时已历练得如何成熟稳重,一旦相遇,其情感模式便瞬间退回青春期的原始冲动——追逐、奔跑、拥抱、亲吻——这套屡试不爽的戏剧化公式,与影片前半程苦心建立的、充满生活流细节的成长轨迹产生了致命的矛盾。这就造成了高概念对生活流叙事的粗暴干涉,使得影片出现了“时间感错位”,二人每次相遇后程式化的互动与相似的情感高潮,也使观众感到审美疲劳。

在叙事逻辑与人物弧光出现断裂之外,该片更从宏观层面暴露出“类型失焦”的问题,这同样源于高概念设定与生活流叙事的失败融合。作品既未能建立软科幻类型所需的规则架构与思辨深度,还以突兀的强设定打断了生活流爱情应有的细腻与流畅,致使两种类型元素相互削弱。尽管这一尝试本身颇具勇气,但影片最终未能实现如《暖暖内含光》《内在美》等优秀范例那般,在软科幻与爱情类型之间达成微妙而深刻的平衡——既承载科幻设定的哲学追问,又始终维系情感叙事的动人力量。

尽管存在以上问题,《7天》依然是近期国产爱情电影中令人眼前一亮的存在:台词写作非常优秀,时而生活化且幽默,时而有言语上的哲思,情绪高潮时两人的对话不刻意煽情却令人泪目;镜头凝视友善而冷静,平等地展现了男女主角各自的魅力,两位演员势均力敌的精彩演技也为之添彩。在处理好高概念设定与生活流叙事之间的关系后,期待主创团队能产出更精彩的作品。

概念狂欢与内容虚浮

文|孟馨

如果命运只允许我们相爱七天,我们应该沉溺于片刻的欢愉,还是握紧对方的手,对抗不可改变的结局?电影《7天》通过一个奇幻的设定,探讨了爱情的厚度和时间长度的辩证关系。影片自上映之日就深陷争议的旋涡,观众对于影片的评价呈两极化局面,一方面观众被他们的浪漫爱情所打动,另一方面观众认为影片情节过于戏剧化。虽然影片的概念新颖,立意深刻,但难掩该片在剧作合理性、人物设定和节奏把控上存在的短板。

影片中,主角可以看到相爱的时长,这个巧思本身极具吸引力,精准戳中了当代年轻人对于感情的不安感与焦虑感。但该片剧作上的逻辑坍塌成为影片最致命弱点。影片中剧情的推动一直依赖于这个无法被解释的设定,但该设定缺乏合理性,更像是任意编排的结果。男主陈丑时(蒋奇明饰)天生具有能看到与对方恋爱时长的能力,这个能力从何而来,又为何在与女主温倩(张艺凡饰)的相恋过程中被打破?大团圆结局让影片前半部分男女主因这个设定而产生的一切痛苦、思念和煎熬成为笑柄。剧情的发展一味地给两位主角的爱情让步,降低了该设定的可信性,引起观众疑问,观众难以共情。再者,为何主角是七年见一次面,七年的设定更像是导演的一种罗曼蒂克式的想象。影片给两位主角创造了另一个世界,完全避开了这个设定可能在现实世界中引起的种种问题,这种选择性展现的手法让该巧思无法立足,飘忽在空中。

片中人物形象的设定单薄片面,缺乏深度。陈丑时对于命运具有反抗与挣扎的认知,多次寻找温倩。而温倩的人物不立体,更像是为男主服务的工具人。与陈丑时短短相处了三天后,温倩得知陈丑时与她的恋爱时长只有七天,她坦然接受了七天恋情的设定,离开了陈丑时,并决心将这七天拆开过,过成一辈子,从而一直深处于七天恋情的坚持与思念之中。温倩的行为缺乏应有的脆弱与不安心理,温倩没想过放弃,她更像是为了与陈丑时完成这一改变命运的伟大恋爱史诗的合伙人,失去了她的主体性与成长轨迹。

“七年太短了,就是一瞬间,一辈子都是一瞬间。”“真正相爱的人会告诉你,曾经有两个人战胜过全世界。”电影反复通过台词、音乐与抒情场景来告诉观众,他们爱得多么深刻,多么痛苦,多么艰难,但我们很难通过故事情节感受到这份爱的浓度与厚度,悠然的音乐和缓慢的移动镜头倒显得过于煽情。七年的时间可以完全改变一个人的三观认知和生活轨迹,而他们俩的每个七年都仿佛只是多了几道皱纹和几根白发,两人没有任何的分歧与冲突。导演刻意避开了这些现实中更真实的矛盾,通过蒙太奇的手法,利用两人的独白把几个七年的时间一笔带过,显得这份爱情经不起风浪,同时又过于理想化。

影片在画面上追求极致美感,但在节奏的处理上略显拖沓。在影片前半段,海边,校园,深夜长谈,烟花,陈丑时与温倩随即坠入爱河,他们俩的情感发展之快让观众一头雾水,观众还没有完全投入到两人的爱情之中,他们就开始了七年之约。在主角进入“七年一见”的核心情节后,叙事像流水账一样,变得空洞与碎片化。

在分离的日子里,两个人有条不紊地工作,没有丝毫波澜,而每一次重逢都似一个简短的爱情试用装,月神酒吧的天台上摆满了温倩细心呵护的花草,柔和的阳光打在两人身上,陈丑时和温倩在微风下深情相拥,画面唯美而浪漫,观众的情绪刚被带动起来,他们的爱情又摁下了暂停键,主角为了下一个七年之约被迫分离,观众的情感破碎,被迅速抽离到下一个七年后。演员蒋奇明的眼神、动作,成功塑造了一个深受煎熬的深情人设,张艺凡的表现也很自然坚韧,虽然角色的表演是真实且动人的,但这种处理方法使得观众的情感无法层层深入,导致最终情感的宣泄缺乏支撑,浮于表面。

《7天》的奇幻设定与情感内核值得肯定,是华语类型片的又一次探索,但从概念到内容落地的过程中出现了明显的割裂,影片仅仅依靠浪漫外壳而缺乏打动人的那颗真心,因此无法直达观众的内心深处。该影片是一个关于美好爱情的梦境,而非严谨的、具有说服力的故事,它可以让感性的观众会心一笑,收获片刻的感动,却难以让理性的观众获得长久的回味。

来源:吉棠说电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