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监制王红卫嘲讽中国GDP,遭网友抵制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07 20:14 2

摘要:今年9月3日的大阅兵,直接让《流浪地球》导演郭帆破防了。阅兵式上首次亮相的“星空-2025”激光武器系统、军事航天部队方队和智能作战机器人,科技水平竟然远超《流浪地球2》里2044年的设定。电影里用近防炮打无人机的场景,现在看来简直“过时”了。

文案|安舒

编辑|安舒

真是时代变了!以前担心科幻片太假,现在担心科幻片不够假!谁能想到,中国科技发展速度快到连科幻导演都跟不上了。

今年9月3日的大阅兵,直接让《流浪地球》导演郭帆破防了。阅兵式上首次亮相的“星空-2025”激光武器系统、军事航天部队方队和智能作战机器人,科技水平竟然远超《流浪地球2》里2044年的设定。电影里用近防炮打无人机的场景,现在看来简直“过时”了。

现实比科幻更“科幻”

网友们可没放过这个调侃的机会,纷纷喊话郭帆:“导演快改剧本吧,再不改《流浪地球3》就要从科幻片变纪录片了!”更有人调侃:“到时候就说是古装片算了”。

面对这波调侃,郭帆倒是很坦然,直接在微博上回应:“致敬!改改剧本又何妨?”《流浪地球》官方账号也来催更:“球爸,咱抓紧加班吧!”不得不说,这届网友真是看热闹不嫌事大,有人甚至提醒郭帆:“还有500多天哦,2027大年初一就是你的最后期限!”

郭帆之前就说过,在拍《流浪地球3》的过程中,团队发现想象已经跟不上现实的发展了。这话现在听起来简直像预言一样准确。

想想也是,电影里的歼-20C垂直起降战机、无人机蜂群作战,已经被咱们现实中的装备反超了。就连电影中那个可爱的机械军犬“笨笨”,搞不好都打不过2025年的真·机器狗了。

剧本已改九稿,还要继续改

据透露,《流浪地球3》剧本已经修改了九稿。郭帆今年年初接受采访时还感慨过,当时《流浪地球2》上映时,最让他感动的是国资委99家央企的喊话:“你们尽管想象,我们负责实现”。现在看来,央企们确实太给力了,给力到让科幻导演都压力山大了。

面对现实科技的“挑战”,郭帆团队调整了创作思路,不再执着于用“太空电梯”“行星发动机”等技术奇观吸引眼球,转而聚焦“AI伦理困境”“人类群体利益分歧”等人文议题。同时,他们计划将太空军、小行星防御等现实素材融入剧情,使科幻更贴近“有温度的现实”。

编剧团队表示,新版剧本可能弱化“全人类合力造发动机”的浪漫叙事,转而探讨“太空资源分配”“技术垄断争议”等更贴近当下的深层问题。

监制陷言论风波

就当郭帆为剧本焦头烂额之时,《流浪地球》监制王红卫却陷入了另一场风波。这位同时也是中国电影导演协会秘书长、北京电影学院教授的电影人,在2025海浪电影节上发表了一番争议言论。

他提到暑期档票房增长率只有2.77%时说道:“你这个GDP啊,都能有5个点的增长,你这个电影增长了2.77好像没什么,但是我觉得我们这个2.77呢,还是非常有价值的啊,因为我们这个起码呢它是真的。”

这番话立即引发网友强烈反应,很多人指责他“屁股歪到太平洋”。有网友要求他拿出证据证明GDP增长是真的,票房增长是假的。更有人担心他的言论会连累到《流浪地球3》,已经开始表示要“避雷”了。

电影圈的老问题与新气象

王红卫这番言论,让很多网友想起了所谓“电影圈老登”的形象——能力平平却看不起观众,拍烂片还怪市场不懂艺术,一心推崇欧美日韩好莱坞,高高在上不想着为底层人民创作。

庆幸的是,中国观众越来越清醒,年轻一代也越来越对西方“祛魅”。与之对应的是一批新一代创作者,像《南京照相馆》导演申奥这样的新生代,正在成为王红卫们的对照组。

同一场电影节上,王中磊抱怨自己投资的《长安的荔枝》没达到预期,却没有想明白为什么《南京照相馆》的票房能比它高20多亿。知名制片人陈砺志谈到《东极岛》票房扑街时,竟然责怪起《南京照相馆》,一边不认为虚构历史有错,一边内涵《南京照相馆》利用国民情绪。

这些现象表明,中国电影产业确实面临新老观念的碰撞。

中国科幻的“幸福烦恼”

回到《流浪地球3》的问题上,郭帆面临的“改剧本困境”,其实是中国科幻的一种“幸福烦恼”。当现实比科幻更“科幻”,恰恰证明了国家科技实力的飞速发展。

有业内人士分析,郭帆团队可能会把阅兵元素融入剧本,比如军事航天部队的职能就很好地呼应了片中“太空安全”的主线。中国载人航天、核聚变等现实突破,既为创作提供了素材,也压缩了创作窗口期。

玩梗现象的背后,其实是公众对中国科技崛起的自豪。这体现了中国科幻从“追赶西方”到“构建本土话语体系”的转折点。

多数观众支持郭帆的严谨态度,但也在呼吁:“改剧本可以,别延期上映!”毕竟从产业意义上看,现实科技与科幻创作的共生关系凸显了产业潜力。

当现实比科幻更精彩,郭帆和他的团队将如何应对这一“甜蜜的负担”?2027年,我们拭目以待!

来源:闲篇艺术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