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确实有很多影迷很偏好一些气质忧郁、氛围暧昧、欲言又止的”充满艺术气息“作品......但这就不符合R君非常直截了当的个性和口味.......(但了解R君的朋友却知道,以这样直接的脾气偏好,R君自己还偏偏是个绘画艺术里最具”文艺和暧昧气质“的中国国画作品选手..
“A bad man has no other refuge than in vice.
恶人除了邪恶本身之外,并没有其他的避难所。”
(塞内卡)
R君是比较少写小众文艺片的影评的.......
确实有很多影迷很偏好一些气质忧郁、氛围暧昧、欲言又止的”充满艺术气息“作品......但这就不符合R君非常直截了当的个性和口味.......(但了解R君的朋友却知道,以这样直接的脾气偏好,R君自己还偏偏是个绘画艺术里最具”文艺和暧昧气质“的中国国画作品选手......这个世界的配置是不是很奇特,毫无逻辑可言?hhhhhh.......)
所以,滨口龙介这样的导演虽然真是成绩斐然,(他算是日本影坛唯二集齐了戛纳、威尼斯、柏林和奥斯卡四项大奖的导演,前一位取得这个成就的是万人敬仰的黑泽明大师),但R君依然可能没有到这个层次,对他的作品向来没有太多的感觉........
比如,这部获得亚洲电影大奖和威尼斯评委大奖的《邪恶不存在》,R君的个人观感就非常的不同......
其实电影作品是非常个人主观意见导向的。一部电影作品,摄影、美工、场景、对话、人物以及故事走向,反映的都是导演的个人偏好和社会价值观。
但R君对于任何一种文艺作品的解读,都会基于自身的独立观感、体验和思考,并不会完全去跟随导演想要的方向。
从对于滨口龙介的各种访谈来看,这部电影的片名显然是个反讽。某种意义上,在这部电影中,导演想要表达的是对于自然环境的尊重和保护,也是在讲述破坏了平衡之后所带来的对于人类世界的一些情感波折和伤害。
先不提影片的画面视觉和节奏感问题......(从片头开始一长串仰拍树林里枝桠交错的天空,长达4分半的空镜头开始,R君开始失去耐心,先用1.25倍速,然后是X1.5,最后用X2的倍速看完全片.....
)
实际上,用这样一个故事来表达上面导演要表现的思考,其实是非常有待商榷的.......尤其是电影最后一幕。 要承认,R君和所有的观众一样,应该对于这个结尾是相当惊讶的。 这自然是导演刻意安排的影片高潮和转折,但其中所反应的价值观和人物做事动机,是相当极端的。
而这恰恰正是R君往往最不喜欢文艺范作品里的富有代表性的问题:对于社会的变化和冲突,显得过于的敏感,甚至歇斯底里而失控......
这并不是社会正面的呐喊,反而常常是负面的托辞........
人类世界发展到今天这个地步,当然是历经了很多的进步和革新。 其中,最大的因素,就是对自然和环境的改造,以来为人类整个群体的生存和发展奠定了很多物质性的基础。
这其实在《人类简史》的作品里有了很清晰的展示。比如,首先就说人类使用了大规模单一化的种植模式,来最大化的组合合适的农作物生产,比如玉米和小麦。 因为采用了成规模化的种植和收获技术和体系,才能让这些农作物的产量达到几乎最大化产出和价值,再通过各种农牧业和工业分工,让一片土地可以养活几千倍原有承载量的人类。
类似的情况,在人类发展历史的各个阶段,其实都是必经之路。 而所有对于环境的改造,其实都会破坏原有的自然生态。(其实某种意义上,原始自然生态并不代表就是一个合理和合适的。 比如,某些大江大河在纯自然生态和环境下,经常会发生天灾而引起的改道、断流、泛滥等等问题。) 没有对于环境和自然的改造,人类社会就不会有很多舒适的生存和发展空间,这其中自然会牺牲原有的一些自然生态,甚至会牺牲一些原住民的利益。
当然,随着文明的进步,如何在尽力减少对原有生态和环境影响下,避免涸泽而渔的破坏性发展,当然是个需要大家努力的方向。 但因为要影响到生态,就极力反对和抵制新的发展,其实本质不过是既得利益者的抗争,故意包装在环境保护的外壳下,这也没有什么特别高尚的。
何况,有很多的发展,对于环境造成了一定短期影响,但长期也许对某个地区的未来产生重大影响,也都是塞翁失马焉知祸福的事情。
所以,很多事情,你需要看站在哪个立场上看问题。 而导演,以自我偏好的立场来刻意放大变革与当地社群冲突的影响,本身就不是一种客观的反映,甚至是哗众取宠的表现。
站在道德的高地,指责一切影响他人生活和打破现有环境的行为都是令人不齿的做法,总是很容易。 但真的很多事情,不去改变,没有影响,就是对的么?
某种意义上,躲避在山林中的人本身就都有很强的领地保护意识和甚至暴躁的性情,就像影片最后,突然因为看到女儿发生危难,而且显然是来自受伤的鹿,就怪罪到毫无关联,同行来帮忙的开发商咨询师,甚至一动手就是要人命的方式,这能说心理不存在极大的扭曲和暴力倾向么?在山野之间淡泊名利,最终养成的就是这种突然暴起的杀人性格,那这个环境是健康而持久的么?
我们每个人在这个世界上,都会碰上很多不如意不顺心的事情。我们所处的环境、社会,也常常会带来很多杂音和骚扰。 学会和这些问题共处,本来就是一个成熟和有责任心的社会人应有的能力。 这里不仅包含了我们的基本素养,也包含了我们更深层的价值观。某种意义上,我们所秉持的行为底线就来自于这些基本素质和价值观。
但碰上问题就杀人?哪怕是自己最心爱的女儿碰上了意外,明明来自于野外受伤的牲畜攻击,怎么可以随便迁怒于无关的人员?就这样,还是邪恶不存在? 这明明就是人本性中的邪恶在爆发好吧.......
事实上,整部电影中,即使经纪公司再规划有问题,他们的行动也没有确定落实。 而2位工作人员,无论从认知,还是行为上,都是在偏向着更好的解决问题和改善问题去努力。本质上,村里原住民对于这个开发的抵触,可以说都是源自于对自己原有环境和生活的影响,也并没有那么高尚,真的要对所谓生态做到毫无影响。
保护自我利益当然合情合理,但无论如何,动手杀人就显然是邪恶附体,是没有任何理由开脱的。何况,身为富有经验的山民,男主人日常对于女儿应当本身就提供足够多的训练和指导,早就应该警告过受伤的鹿会攻击人这样的事情。而女儿最终因此受伤,能怪罪给外界的因素么?
把这样的人性中的邪恶,怪罪给带来变化和影响的外界,在R君看来,相当的不负责任。 照这个逻辑,如果哪天突发陨石撞击地球的可能,于是每个人都可以找理由破坏现在的社会安定,打劫他人财物,都是邪恶本不存在,要怪陨石么?
而整部电影通篇似乎在强调保护和尊重环境,及原住民的利益,甚至无比担忧鹿群的安危和生活受到影响,但在最后,却对杀死自己的人类同胞完全轻描淡写,似乎看似合理.......所以人的生命不如自然的和谐和自然里的生物更珍贵?
导演滨口龙介在访谈中称:就像海啸是自然的事件,人不会觉得海啸邪恶一样。所以只要把人看成是自然的一部分,这样其实邪恶也就不存在了........这岂不是简直彻底的混淆是非曲直?把带有意识的人类与没有意识的动物和不可抗力混为一谈?要这样说的话,世界上所有的罪恶,也都来自于自然因素,所以也都可以谅解么?
这是怎样一种可笑的思维、逻辑和价值观.......
这个世界有很多人和事都很会利用道德高地、弱者心态来扭曲事物的本来面目,甚至还能因为看似符合社会公德而获得很多人的支持和赞善。 但事物的本质终究不会改变, 罪恶和黑暗终究无法靠谎言来遮掩。
所以,最有趣的问题,是这份亚洲电影大奖和戛纳评委大奖,究竟是颁给了怎样一个价值观的作品?
如果我们都不能分辨什么才是邪恶,我们又如何能去追求正义?
R君,2025年9月7日,于上海。
感谢阅读全文,如果觉得还行,点个“赞”和“在看”支持一下吧! 谢谢啰!
兵无常势,水无定形
来源:财猫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