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给儿子买春,辛芷蕾获奖影片的导演,每部作品都让人目瞪口呆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07 21:56 3

摘要:2025年,辛芷蕾凭借影片《日掛中天》拿到了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女主奖,一时间赞美声不绝于耳,威尼斯电影节影后的份量还是很重的。

文/景然

美学到底是什么?

01

2025年,辛芷蕾凭借影片《日掛中天》拿到了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女主奖,一时间赞美声不绝于耳,威尼斯电影节影后的份量还是很重的。

要知道威尼斯电影节创办于1932年,是世界上第一个国际电影节,因此它是电影赛道金字塔最顶尖的存在。

它与戛纳电影节和柏林电影节并称为“世界三大国际电影节”代表了全球电影艺术领域的最高荣誉和标杆。

而威尼斯电影节的最高奖项是金狮奖,用于表彰最佳影片。

因此能获得一次“金狮奖”是每一位导演追求的职业生涯巅峰,比如张艺谋就凭借《秋菊打官司》和《一个都不能少》两次夺得金狮奖,然后奠定了其国际大师的地位。

威尼斯就是电影大师成就的起始点,很多著名导演都是在威尼斯一战成名,比如李安,他的《断背山》和《色·戒》均从这里走向世界。

所以一部电影如果能入围威尼斯主竞赛单元,在某种意义上就是证明了其极高的艺术价值,如果能擒获“金狮”,则意味着它已经被载入世界电影艺术的史册。

但是在普通人看来这些作品很多真的都是超出想象的,以辛芷蕾这次参赛的作品为例。

这部电影很多看过的观众说如果打分只给三分剩下的分数给到辛芷蕾,而如果是普通观众观看肯定无法忍受其狗血的剧情,内容比冬雨和昊然同学的《燃冬》还燃冬,比小四还小四,这就是典型的以片捧人。

烂片出好演员,而里面的男演员无论是张颂文还是冯绍峰都是为辛芷蕾做托,所以这一次陪跑也是他们心知肚明的事,因此不存在什么黑脸白脸的问题,一个女性主题的剧,他们本来就不可能获奖。

很多人不懂文艺片,不知道为什么看起来莫名其妙就是烂片的作品会拿到大奖,演员还会成影帝影后,下面我们通过《日掛中天》导演的作品一点点的来讲明白这个疑问。

02

先说《日掛中天》这部作品并非是导演蔡尚君第一次进入威尼斯,在此之前蔡尚君就凭借《人山人海》入围过第68届威尼斯最佳导演银狮奖。

蔡尚君导演导演的作品目前有四部,2006年拍摄的《红色康拜因》是他的处女作,该片一经面世就获得了第48届希腊塞萨洛尼基电影节最佳影片奖、第12届韩国釜山国际电影节费比西国际影评人奖。

然后就是2011年,执导了由陈建斌、陶虹等联合主演的悬疑犯罪电影《人山人海》。

这部片子入围第68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然后获得了第68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第4届英国万像国际华语电影节杰出贡献奖。

然后就是2017年,自编自导的《冰之下》由黄渤、 宋佳合作主演,入围第20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最佳影片奖,在然后就是这部拿到最佳女主的《日掛中天》。

可以说蔡导的作品几乎都是奔着国际大奖去的,在电影圈不追求商业度只追求价值意义的文艺片导演都被算成是具有深刻人文关怀的电影人。

这类导演的作品往往以沉稳冷峻的视角,聚焦社会转型期下的个体命运,尤其关注底层小人物的生存状态与精神困境,并善于运用富有隐喻性的电影语言进行表达,而蔡尚君导演就是其中很有想法的一位。

《日掛中天》讲的是道德困境、情感债务,主要讲一对爱人之间的牺牲与回报、欲望挣扎,要是单看剧情真的很颠,主要看点就是在于辛芷蕾,刻画的细腻,各种感情上的表达都非常到位,可以说这是菜导进行了一系列社会外部批判后开始转向人物内心深度探索的作品。

这部剧在视觉上通过“正午光”进行隐喻,整个大叙事想要表达的是情感的内省与伦理的思考,具体内容不多说等片子出来了就知道了。

03

菜导另一部获得银狮奖的《人山人海》 讲的是反抗不公,涉及底层愤怒、千里追凶,以纪实的风格,用手持摄影和真实的长镜头来展现底层人物的沉默抗争。

豆瓣评分6.7当然因为是删减版,该电影的大概情节就是陈建斌饰演的铁老大,在外地打工多年后回到家乡,决心安于现状,在茫茫大山深处凑合着养家糊口。

然后他与弟弟在乡村的垭口开摩维持生计,谁也想不到就在一个午后,铁老大的弟弟拉客出事了。

吴秀波饰演的乘客乘坐弟弟摩托,结果在静谧的半道突起歹意,持刀抢车,将弟弟杀害后驾车逃逸。

弟弟被残害,铁老大决定千里追凶,于是他骑着摩托车从南跑到北,贵州、重庆、内蒙、山西;一路追踪,然后历经了背叛、欺诈、世态险恶与自我情感的挣扎,最后在一家黑煤矿找到凶手,但是却跟凶手一同陷入了绝境……

这部公路片很典型,凶案其实只是铺垫,就是通过主角千里追凶的过程来揭露很多无声的黑暗,这个剧本取自真实故事五兄弟追凶事件,如果是商业片各种猎奇动作情感肯定就眼花缭乱了。

但是这部文艺片一直做减法,以一种类纪录片的方式来展现黑暗的环境以及底层人性的挣扎与痛苦。

整部片子主打一个老铁很沉默,沉默的底层人沉默的接受着一切。

这类作品的剧情叙事都被各种镜头切割,叙事不是重要的,重要的在看似无用的镜头里,种种情绪和氛围,而这种作品对于普通人来说是抽象的。

对,菜导的所有片子都带着血色,《日掛中天》涉及扭曲的情杀,这部《人山人海》则是各种底层的互坑互害,很多情节能看到人目瞪口呆,然而这些仍然比不过菜导的第一部作品。

04

《红色康拜因》 豆瓣7.3,是小景觉得很难置信,但是又觉得亦有所思的作品。

这部片子是讲随着时代变化,农村劳动力流失,然后一对亲父子的隔阂与对抗,有着浓郁的乡土情感。

一堆人想必都看过《生万物》,但是里面对农村或者说对百年前的农村刻画的根本不对味。

而《红色康拜因》就是从一片血色开始的,开篇就是儿子将一只鸽子钉在麦田中,然后画面跟着插满鸽子尸首的稻草人上,就是手沾鲜血地儿子意外迎来了进城打工5年、妻子去世都没回来的父亲。

接下来就是父亲与儿子的一番对抗与情感的表达,因为恨意儿子直接将其户口注销,恶脸相向,在母亲坟前儿子把父亲烧的纸钱踢飞,然后就是吵打,然后儿子试图谋害父亲。

整个剧情线就是这样,也算是一部公路片,这部片子是借一对父子来展现灰色乡村里的情感。

一些暗色调的乡间关系,充满矛盾感撕裂的父子亲情,为了教育儿子这位父亲竟然买通年龄不大“厨鸡”来给儿子上青春第一课。

老爹为儿子买春来满足儿子的青春萌动何其荒诞,但在剧中表现出来又感觉这样环境下的人性又是那么的合理。

这部片子残酷但是又诗意,从来没有一个作品是这样写父子关系,写亲情,这部作品中的儿子不但两次企图杀父,而且曾经看见母亲服药自杀却没有去救,这样的少年几乎是令人心惊胆寒的。

片中有几处父子动手的场面,最后在儿子火烧麦田时,父子矛盾爆发到顶点的时候,那一刻儿子终于把父亲踹倒,取得原始力量上的胜利。

这对于国人来说冲击力非常大,因为这对于“百事孝为先”的国人来说一直是避讳的,而这类作品就是在打破禁忌和公认的道德观,去挖掘底层环境下人性最原始最血色的本能。

文艺片的镜头感都是氛围十足的,金黄色的麦田,和煦的风吹动着麦浪,各种美感十足的色调下都是让人不寒而栗目瞪口呆的故事,这些故事稍显夸张但是又带着那么些真实感,而这就是作品获奖的理由。

05

其实并不是欧洲和西方只喜欢看我们这样拍,他们自己的文艺作品同样如此,甚至于奥斯卡也要拍此类片,比如《罗马》《水形物语》《小丑》《犬之力》……

因此文艺片在大众看起来拍的多少都有些病,在影视美学上文艺片注重运用光影、构图等视觉元素进行隐喻表达,叙事多数沉稳冷峻,不追求商业片情节的紧凑感,而是通过情绪累积和氛围营造来触动观众。

这类作品最大的特点就是把握住边缘人物,深化社会冲突,然后通过气氛挤压放大人物情感。

对于这类作品故事和剧情都是托举,让角色人物饱满的表达情绪,表达出整个意思才是艺术片的美感,就像一幅画周围的景只是提供氛围感,整个核心只在于画中人的点睛之笔。

所以蕾姐获奖说明她的演技确实到了出神入化之境,可是影片本身真的还是别太过期待的好,文艺圈和商业圈之间有着一条很大的鸿沟,而普通观众们最好还是别找虐了,开开心心挺好的!但是也别因为不懂就太诋毁文艺作品,社会还是需要这些作品来提醒的。

来源:景然观娱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