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评】一边跋涉,一边“还债”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07 01:37 1

摘要:今年暑期档,开局不顺,但好在后劲充足。据猫眼专业版数据,档期总票房119.66亿元,同比微增2.76%;总观影人次3.21亿,较去年增12.8%。放映场次3765万场,同比降低1.7%。

去年电影暑期档行将收官时,我写了篇《论暑期档的垮掉》,对行业前景不无悲观。

今年暑期档,开局不顺,但好在后劲充足。据猫眼专业版数据,档期总票房119.66亿元,同比微增2.76%;总观影人次3.21亿,较去年增12.8%。放映场次3765万场,同比降低1.7%。

止跌是止跌了,但显然离市场高点还有不小距离。2023年,暑期档票房达到206.3亿元。2019年,这个数字为177.8亿元。而在10年前,暑期档总票房依然还能达到124.55亿元。

从影片来看,今年暑期档票房超10亿元的影片有2部,与去年持平,票房过亿元的影片数量,则从去年的26部降至今年的19部。好消息是,票房3亿元至10亿元的腰部影片数量同比增加,达10部之多,占整体票房41.5%。票房分布一改往年依赖头部影片的“哑铃形”格局,呈现出更为健康的“纺锤形”结构。

还有好消息是,影片整体质量有较大提升,其中《南京照相馆》《浪浪山小妖怪》《戏台》《捕风追影》《罗小黑战记2》等影片的豆瓣评分都超过了8,《南京照相馆》和《罗小黑战记》的豆瓣评分更是高达8.7。

这意味着好电影多了,但好电影却卖不出好票房。这很割裂,但也是无情的现实。

也许导演大鹏对这种割裂最能感同身受。他是暑期档这十年兴衰史的代表人物,没有之一。

大鹏两部最有影响力的作品,都定在暑期档,一头一尾。头是《煎饼侠》(2015年),尾是《长安的荔枝》(2025年)。《煎饼侠》剧情混乱,制作粗糙,充满各种恶搞,评分只有5.8,但因契合网民的狂欢气质,居然轻轻松松就博得11.6亿元票房。而今年新拍的《长安的荔枝》,制作精良,讲故事驾轻就熟,评分达到7.6,但票房却只有6.7亿元。

大鹏明明很努力,也越来越会拍,却回不到从前的辉煌。这不是大鹏一个人的心碎,而是整个行业的缩影。

说白了,十年前火热、疯狂的市场狂欢,透支了观众对于电影人和行业的热情和信任,制造了一种“随便拍拍就能赚钱”的投机心态和商业混乱,这十年,整个行业一边在跋涉,一边还要“还债”。

当泡沫被挤掉,幻觉被打碎,留下的除了更为理性的市场和观众,还有更热爱电影的电影人,和更像电影的电影。这个过程非常痛苦而挣扎,却也顺理成章,甚至是必需的。毕竟,流量明星电影、综艺电影大行其道,随便一个什么人都能当导演,远不是正常的电影生态。

除了要“还债”,今天的电影行业面临的境遇,也并不友好。电影的竞争对手越来越多,游戏、短视频、微短剧、直播……更多的娱乐方式不仅让消费者更理性,也更挑剔,而电影动辄三四个小时的时间成本,也让它的劣势尽显。这正是大鹏电影越拍越好,赚钱却越来越难的原因所在。

这不是某个人的尴尬,而是整个行业的困窘。

然而,环顾整个娱乐产业,大屏幕的沉浸式、仪式感十足的体验依然弥足珍贵,作为文娱之王,电影依旧是大众愿意选择的社交方式,也是舍得付费的娱乐项目。至暗时刻常常意味着黎明的孕育,“还债”、去泡沫正好可以正本清源、去伪存真。诚如今年暑期档所释放出的信号,中国电影的韧性仍在,创新动力十足,传统文化的滋养、票根经济的拉动、衍生产品的热卖,给整个行业带来了清新之气和勃勃生机。中国电影的明天,依然值得期待。

来源:新浪财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