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战友》泣血传唱62载:张冲霄《冰山来客》一班长冰雕屹立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06 16:34 1

摘要:“当我永别了战友的时候,好像那雪崩飞滚万丈,啊……亲爱的战友,我再不能看到你雄伟的身影,和蔼的脸庞,啊……亲爱的战友,你也再不能听我弹琴,听我歌唱……”

“当我永别了战友的时候,好像那雪崩飞滚万丈,啊……亲爱的战友,我再不能看到你雄伟的身影,和蔼的脸庞,啊……亲爱的战友,你也再不能听我弹琴,听我歌唱……”

当1963年上映的电影《冰山上的来客》“怀念战友”的旋律穿越62载时光,天山脚下的白杨树、哈密瓜的香甜,与雪崩飞滚的悲壮依然在听众心头激荡。而歌曲背后那个被暴风雪铸成冰雕的“一班长”,正是长影老艺术家张冲霄用生命诠释的银幕丰碑。




张冲霄,1928年9月3日出生,河北张家口人,早年在新华书店从事文化工作,却因对表演的炽热追求,在职工文艺会演中屡获殊荣。1958年,长春电影制片厂演员训练班面向全国招生,这个身高187厘米的北方汉子,凭借质朴的气质和扎实的表演功底叩开艺术之门。经过系统学习,他于1960年在战争片《昆仑铁骑》中饰演侦察排长魏刚,正式开启银幕生涯。

在长影的20余部作品中,张冲霄塑造了《创业》中倔强耿直的周师傅、《甲午风云》里智勇双全的舵手智远、《吉鸿昌》中铁骨铮铮的老周等经典形象。他尤其擅长刻画军人角色,从《七天七夜》的指挥员到《兵临城下》的大个子兵,每个角色都带着鲜明的时代印记与人性温度。

《冰山上的来客》以新疆反特斗争为背景,讲述边防战士与敌特分子斗智斗勇的故事。张冲霄饰演的“一班长”虽非主角,却以沉稳内敛的表演成为全片灵魂:他既是杨排长最信赖的左膀右臂,又是战士们敬重的“老大哥”;既能冷静分析敌情,又能在暴风雪中以身作则坚守岗位。

影片中最震撼的场景,莫过于“一班长”与战士阿米尔在暴风雪中巡逻时,为保护哨所被冻成冰雕的壮烈画面。当杨排长带队赶到时,只见两人保持着持枪警戒的姿势,睫毛上凝结的冰晶与坚毅的神情形成强烈视觉冲击。

此时,《怀念战友》的旋律骤然响起,张冲霄用零台词的表演,将军人的忠诚与牺牲升华至艺术巅峰。这个场景不仅成为中国电影史上永恒的经典,更让“一班长”成为几代观众心中“中国军人精神图腾”。

70年代后期,随着年龄增长,张冲霄逐渐转向幕后工作。在《锁龙湖》《瑶山春》等影片中,他以制片主任的身份继续为中国电影贡献力量。1984年,在根据李国文同名小说改编的《花园街五号》中,他不仅担任制片主任,还饰演了性格复杂的乔厂长,展现出不俗的表演驾驭能力。

即便退居幕后,张冲霄始终关注表演艺术传承。他曾多次返场客串角色,在《人到中年》中饰演的张大爷、《赤橙黄绿青蓝紫》中的孙大头等配角,依然保持着“戏比天大”的创作态度。这种对艺术的虔诚,让他在2019年获得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特别荣誉奖”时,颁奖词特别强调:“他用一生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艺术家——对表演事业的无限忠诚与热爱。”

2020年4月15日,张冲霄在长春逝世,享年93岁。他的离去,是中国电影界的损失,但他塑造的“一班长”等经典形象,却如帕米尔高原的雪莲般永不凋零。

从书店职员到银幕硬汉,从台前到幕后,张冲霄用60余载光阴诠释了“德艺双馨”的真谛。他的艺术人生,恰似《怀念战友》中那句“瓜秧断了哈密瓜依然香甜”——角色虽逝,精神永存。

【各位亲爱的朋友,这里是我们共同的家园,“娱文娱视”将与您一起向经典致敬,忆影人辉煌,共同重温我们曾经的美好时光!欢迎关注!欢迎留言!(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感谢!)】

来源:白罩联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