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历史真相或许残酷,真实再现的画面,可能会让观众感到不适。但是我们一定要知道,遗忘才是对受害者最大的背叛。
历史真相或许残酷,真实再现的画面,可能会让观众感到不适。但是我们一定要知道,遗忘才是对受害者最大的背叛。
电影《731》终于要上映了,在一个深刻在中国历史里的日子。
距离9月18日上映还有14天,全国院线全部开始预售,四、五线等小县城都不例外。
据灯塔专业版,电影《731》9月4日预售开启,首日排片占比99.6%。
首日预售票房为743.3万,目前累计预售票房超1000万,猫眼和淘票票平台想看人数超670万。
这一排片率创造了中国影史新纪录,远远超过了《复联4》保持的82.7%的排片率。
按照当前热度,突破10万场似乎只是时间问题。
电影《731》由赵林山编剧并执导,姜武、王志文、李乃文等实力派演员主演。
这些演员都是零片酬出演,体现了对历史真相的敬畏,也都以能出演这部载入中国历史的电影而感到自豪。
导演赵林山耗时11年筹备这部电影,甚至抵押房产筹资,顶着更大的社会、舆论压力,终于要给全国观众一个“交代”。
影片原本计划7月31日上映,后来又改档到9月18日,这个更具历史意义的日子。
9月1日,影片终于获得上映许可,片长125分钟。
当许可证发下来后,也有了一个确定的官方电影简介。
945年抗战胜利前夕,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在哈尔滨平房区以“给水防疫”为名,秘密进行细菌战研究,大肆抓捕平民进行活体实验。
小贩王永章等人被强行抓入“特设监狱”,日军以“配合健康检查与防疫研究即可换取自由”的虚伪承诺,欺骗他们遭受冻伤实验、毒气实验、活体解剖等极端折磨。
据历史资料显示,731部队曾将活人进行无麻醉解剖,受害者甚至包括孕妇与儿童。
器官、胎儿、甚至活人解剖后的完整人体被浸泡在福尔马林溶液中制成标本。
更残忍的是,孕妇被活剖后,胎儿头部被纵向锯开制成标本。儿童被注射病菌后解剖,心脏取出时仍在跳动。
受害者被日军蔑称为“马路大”,意为“原木”。
与以往讲述731部队的纪录片或电影不同,赵林山执导的《731》是基于美国解密档案,东京审判记录与幸存者证词基础上的。
出现在电影里的道具,全都是1:1复刻了当年的细菌培养箱、解剖台等实验器械。
赵林山强调:“每一个镜头都有史料支撑,我们不是在创作,而是在还原”。
所以,去过哈尔滨731遗址博物馆的观众并不会对这些镜头感到陌生。
因为很多场景在遗址博物馆里都有真实呈现。
馆长金成民说:“馆藏2000余件实物证据都印证了影片呈现的历史,抵制者或许不愿直面民族的创伤记忆”。
这样真实揭发日军罪行的电影,只有犯下这些罪行的日本侵略者才会感到不适。
但是他们没有良心的谴责,而是百般阻挠电影的上映。
而且国内也涌现出来一些不和谐声音,像是画面血腥、让人感觉不适,孩子不能看……
但是,最让人气愤的是还有极端言论指责影片是在“消费民族伤痛”。
赵林山积极回应:“如果连受害者的中国人都逃避真相,这段历史将永远沉没”。
未成年学生观看《731》,多数家长认为“知道黑暗才能珍惜光明”,但也有家长担忧“画面血腥影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
但是,事实给了关于这个争议的答案。
今年暑假,随着电影《731》的宣传,哈尔滨731遗址参观量暴涨483%,每日都预约爆满,其中小学生占了60-70%。
像是在五一期间,731遗址博物馆接待超过5万人次的参观者,5天写满15本留言簿。
参观“731”不仅仅是一次爱国主义教育,更是家长在向这部即将上映的电影表示一份敬意与支持。
其实,对于如何让孩子了解这段历史,曾经在上映时同样被说是“孩子看了不适”的《南京照相馆》提前给打了一个样。
演员高叶表示:“历史一定要让孩子知道,但是电影如果现在不适合看,等长大了可以再看”。
无论何时何地,作为中国人都不应该忘记这段历史,也应该有勇气与担当直面这段记忆。
记住,才能让我们的未来更好,才能让那些同胞生命逝去更有意义。
再说一句,宋佳和佟丽娅主演的《轻于鸿毛》,也在9月13日上映。
主演宋佳曾说,这部电影能拿下30亿的票房。
但是,如果从《731》预售的票房与拍片来看,这回宋佳恐怕会有些信心不足了。
对比了一个我所在城市的院线拍片,9.13的《轻于鸿毛》办有3家院线预售,而且1家是在晚上八点之后。
而9.18上映的《731》,刚是全线开花,场次全部打开。
当国家、社会、民众都表明了态度,还有什么能阻挡《731》上映呢。
二个月前陈佩斯在《戏台》票房不好的情况下,呼吁大家都能走进电影院。
其实,他不是为了多赚票房,而是希望能有更多有思想、觉悟的观众看这部电影,找回“老祖宗”留下的精神。
规矩、气节,说到底就是中国人应该传承的精气神。
所以,《731》的高票房只能证明有更多的华人走进了电影院。
直面历史,莫忘国耻,做有气节、勇敢的中国人,不再被欺负。
那段历史,我们决不能遗忘,我们要做最有“精气神”的民族!
来源:夜半人物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