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第一次踏上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的土地,林永健刚下飞机就被眼前的风光勾起了诗兴:“来的路上天特别透亮,半路遇到羊群过马路,一下子就想起《敕勒川》里‘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画面!”
他是《生万物》中饰演封二一角的
林永健
他用最淳朴的表演道出
中国农民与土地的血脉情深
演活了人物 看哭了观众
他是《献鱼》中饰演“师千缕”的
保剑锋
“腹黑反派”塑造颠覆了观众以往形象认知
让网友直呼童年滤镜碎了一地
最近
这两位实力派演员相约
内蒙古草原
加盟拍摄新电影《我们的太空》
第一次踏上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的土地,林永健刚下飞机就被眼前的风光勾起了诗兴:“来的路上天特别透亮,半路遇到羊群过马路,一下子就想起《敕勒川》里‘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画面!”
保剑锋则感叹道:“为了这部戏喝了五杯马奶酒,没醉就不错了!” 他坦言,长期待在城市里,突然置身四子王旗的辽阔草原,心境瞬间开阔:“七八月份来这儿太舒服了,既能避暑,又有吃不完的美食、看不尽的美景。”
可让人好奇的是
这个不通高速,不通高铁,不通民航
但唯一“通天”的地方
凭什么吸引剧组和航天事业双双 “扎根”?
01
神舟家园:草原与星空的浪漫之约
四子王旗看着普通
却藏着一个响当当的身份
“神舟家园”
境内的阿木古郎草原
早已和中国航天事业紧紧绑定在一起
成为了航天器“回家”的固定站点
从1999年神舟一号返回舱
在此成功着陆
到2003年杨利伟搭乘神舟五号
从这里平安回到地球
再到后来嫦娥五号带回月球土壤
……
2020年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安全着陆。新华社记者 连振 摄
2024年6月25日14时7分,嫦娥六号返回器携带来自月背的月球样品安全着陆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
这片草原见证了
中国航天一次又一次的历史性时刻
能从众多候选地中脱颖而出
四子王旗靠的全是“硬核实力”
航天飞船回收的要求堪称苛刻
而阿木古郎草原完美契合了标准
这里海拔1000-1200米
属于沙质草原
地势平坦开阔
没有大的河流湖泊干扰
全年干燥少雨
空气能见度高
为回收观测提供了绝佳条件
科学家们甚至有个有趣又严格的要求
“不能让飞船在地面上打
5个以上的滚儿”
看来航天器“回家”
也要保持稳稳的“体面”
更关键的是
航天器自西向东返回时
四子王旗恰好覆盖了最危险的
“黑障飞行段”
便于地面人员全程监测控制
不得不说
这片草原简直是为迎接
航天英雄量身打造的 “天然着陆场”
02
草原儿女的航天深情
有意思的是
这个与航天事业紧密相连的地方
不通高速、高铁和民航
当地人常笑着调侃
“咱们这儿有一条‘通天路’!”
保剑锋在拍戏时了解到
四子王旗的奉献后
由衷感慨
“只要有返回舱要着陆,上千亩草原就得为航天事业让步,这里的人真的付出了很多。”
而这份付出
藏在草原儿女的一言一行里
每当搜救队伍遇上恶劣天气
牧民们总会主动腾出蒙古包
端上热奶茶、手把肉暖心接待
图为牧民特木尔巴特尔夫妻在“嫦娥六号返回器落点”拍照留念 宝音毕力格摄
嫦娥五号返回器曾落在
牧民花拉家的草场
神舟五号返回舱的着陆点则是
牧民恩克其其格家的草原
……
对他们来说
航天器“做客”自家草场
是一辈子都值得骄傲的事
他们或许讲不出复杂的航天原理
却用最朴素的行动守护着这片
名为“平安”
(阿木古郎蒙语意为“平安”)的草原
也守护着中国人的航天梦想
03
从银幕到现实:航天梦想在这里代代相传
电影《我们的太空》改编自
作家葛竞的儿童文学作品
《宇宙的梦想》
电影讲述了五年级小学生肖宇宙因父母矛盾被父亲肖剑辉带到内蒙古牧区朋友家生活,在那里结识航天科研人员之子安知道和蒙古族小伙伴巴特尔,三人从竞争到合作,共同追逐航天梦想的成长故事,该片以儿童视角展现家庭温情、民族团结与航天情怀,通过草原风情与尖端科技的诗意融合,传递“仰望星空,脚踏实地”的精神内核,勾勒出中国航天事业代际接力、少年自强不息的壮阔图景。
内蒙古籍执飞航天员王杰。
当地的四子王旗第五小学,也把航天教育刻进了校园基因:学校将 “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 的载人航天精神,凝练为 “求实、协同、奉献、超越” 的校训,通过航天科普课、主题实践活动等,让孩子们从小接触航天、热爱航天。此次,该校学生还将参与电影拍摄,亲身演绎属于他们的 “航天故事”。
来源:包头广播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