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主旋律大片《东极岛》和《蛟龙行动》接连扑街,吴京那句“坦克是没有后视镜”的梗被全网玩坏,七印象、博纳亏到沉默,姜文都救不了场。
最近,电影圈“亏钱大戏”可比电影本身精彩多了。
主旋律大片《东极岛》和《蛟龙行动》接连扑街,吴京那句“坦克是没有后视镜”的梗被全网玩坏,七印象、博纳亏到沉默,姜文都救不了场。
暑期档能赚钱的电影寥寥无几,可谁能想到,连陈佩斯这种“老百姓捧在手心”的老艺术家,也栽进了票房扑街的坑?
由他执导并主演的电影《戏台》也亏了。
之前啡哥写的一篇《陈可辛亏的钱,陈佩斯给赚回来了》,此文将予以纠正,本届暑期档,欢喜传媒制作出品的两部电影,均处于扑街状态。
一、《戏台》成本2亿。
8月25日,《戏台》总票房突破4亿,陈佩斯的儿子陈大愚有感而发,他在其个人社交平台发了两篇小作文。
文字间透着几分无奈,几分感慨,甚至还带一点点澄清的意味。可能是觉得有些不妥,随后不久又给删除了,但还是在网络留下了印记。
一篇是明确告知《戏台》主要投资方为欢喜传媒,电影的制作成本和宣发成本加起来为2亿,他们家(陈佩斯父子)只是打工人,其“大道文化”并没有参与电影的投资。
如果电影亏损,他们还是要对投资方负责任的。
第二篇为澄清。主要说他们父子并没有抵押房产来制作这部电影。另外,黄渤也并非0片酬出演,言下之意,驳回了黄渤用2000万片酬换取5亿票房再参与分红的言论。
并说“所谓的3亿回收成本”,潜台词就是“3亿之后就不用看了”,这是一些高智商的人给挖的坑,给电影加个虚假成本,让我们不好发声,整体限制了票房的拉升。
从陈大愚发文来看,《戏台》的总投资基本可以断定为2亿元,此前网络曝出的“1亿成本”说法已被彻底推翻。
根据当前票房走势和行业分账规则,这部电影已经注定无法收回成本——小亏已成定局。
二、《戏台》为啥会小亏?
截至发稿时,《戏台》上映42天,内地总票房4.08亿,单日票房产出约在130多万,还在榜单前十。
虽然此片做了院线密钥延长,并实现了长线小卖,但其预测落点票房也就在4.14亿左右,现在这个成绩也差不多定型了。
按照37.5%的分账票房计算,片方所得约在1.37亿,下映之后卖出1000万流媒体版权收益,最终此片会给投资方带来5000万亏损。
对于2亿成本来说,这只能算是小亏,要比林超贤的《蛟龙行动》,管虎的《东极岛》,姜文的《你行你上》等影片,少亏很多。
至于《戏台》小亏,啡哥分析认为主要有三点:
其一,主要还是成本没有控制好造成的。
电影的场景基本就两个地方,一个是戏院,一个是开头的攻城外景,加蒸汽火车。由于此片采用了实拍,所以涉及到实景搭建,这是花费最高的地方。
还有就是黄渤的片酬,谁都知道他是国内一线大咖,他的片酬基本都在2000万左右。除此之外,预售、锁场排片、票补和路演宣发等都花了大钱。
其二,《戏台》并不是合家欢喜剧。
电影海报明确表示:未满16周岁请等候,等适龄再赏好戏。电影中确实有几段声音不适合小朋友观影,这就排除了一大批观影人群。
另外,此片就是为中老年人量身定制的,而现在的主流观影人群为18岁至28岁女性,年龄大的观众,都在赚钱养家,没啥时间,除了陈佩斯的粉丝和京剧戏迷之外,很难吸引普通观众。
其三,就是竞争了。
7月25日,同档期对打《南京照相馆》,第二个档期又遇到了《浪浪山小妖怪》,而这两部影片后来均成了本届暑期档冠亚军。
《南京照相馆》为主旋律,又是高口碑打动人心之作;《浪浪山小妖怪》差不多覆盖了全年龄段,《戏台》的喜剧优势没有突出,竞争上面处于劣势。
三、欢喜传媒遭遇2连扑。
虽然此片小亏,但作为陈佩斯父子,他们没有亏损,陈佩斯除了导演还兼主演,儿子陈大愚也在电影中出演重要角色。
综合计算下来,陈佩斯父子挣到了工资,也就是导演和演员的片酬,具体多少,这没人知道,我想差不多,能和黄渤的片酬相当吧。
陈佩斯71岁,这部电影之后,可以安享晚年了。另外,《戏台》也算是陈佩斯指导儿子继承衣钵,毕竟他们家世代都是拍戏的。
本届暑期档,绝大部分电影都扑了,能赚钱的就那几个头部影片,就连大鹏的《长安的荔枝》也仅为回本状态。
亏损较大的电影公司排名第一当属于冬的博纳影业,《蛟龙行动》特别版第二次重映,票房继续扑街,然后就是管虎的七印象,《东极岛》扑成这个样子,谁都没有想到。
最后就是欢喜传媒的2连扑。
第1部是6月下旬,陈可辛执导,章子怡主演的《酱园弄悬案》,此片成本为5亿,分成上下两部,上集成本2.5亿,票房仅3.75亿,分账票房1.24亿,竟亏损1.2亿。
第2部便是《戏台》亏损5000万,总共亏了2.7亿,要比姜文的四川大虫影业亏的多。
欢喜传媒可谓扑得彻彻底底。两部电影,两种类型,却走向同一个结局:小幅亏损和巨额亏损。
陈可辛的《酱园弄悬案》本被寄予厚望,陈可辛又是香港大导演,并请来了章子怡,以及多名流量明星,上映之前,话题炒作层出不穷,可上映之后,直接大扑街。
至于《戏台》小亏,啡哥以上都做了专业分析,就不重复了。
总的来说,欢喜传媒,自徐峥《囧妈》之后,也就依靠张艺谋的《满江红》赚了一些,之前投刘德华的《红毯先生》均血本无归。
四、结语。
说到底,今年暑期档这场“亏钱大战”,没有谁能真正独善其身。
连陈佩斯这样观众缘拉满的老艺术家,都救不了一部诚意之作的票房,恰恰说明一件事:电影这行,早已不是光靠“认真拍戏”就能稳赢的买卖了。
市场在变,观众在变,玩法更是彻底变了。高成本、大导演、强阵容,也不再是票房保险箱。有些定位模糊、受众错配、盲目追风的项目,一个个扑得明明白白。
欢喜传媒暑期档这2连扑,看似偶然,实则必然,内容策略的摇摆、对传统班底的过度依赖、与主流观影群体的脱节,都是埋好的雷。
电影投资行业不确定性很高,行业也正面临残酷洗牌,适者生存。
对于陈佩斯《戏台》小亏,您有话说吗?
来源:电影票房预告片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