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4年9月4日,荷兰决定将电影《Lucia de B.》送奥斯卡竞逐最佳外语片。这是根据一桩真人真事改编的电影,讲述的是一宗冤案的故事,主人公健在,造成冤案的人也都健在。但是,电影中却把发现冤情的功劳记在一个检察部官员的身上。
2014年9月4日,荷兰决定将电影《Lucia de B.》送奥斯卡竞逐最佳外语片。这是根据一桩真人真事改编的电影,讲述的是一宗冤案的故事,主人公健在,造成冤案的人也都健在。但是,电影中却把发现冤情的功劳记在一个检察部官员的身上。
事情是怎样的呢?
2014年4月3日开始,电影公演。这桩冤案中的女主角就叫做Lucia de Berk,一个护士。电影如何,此处不表,单从荷兰方面提名竞逐奥斯卡,足见对其艺术表现和手法有信心。不过,电影的编导的确抓到了一个好题材,而且,时间才刚刚过了几年,能够顺利公演,证明荷兰电影并没有什么审查制度。
这里先说说这桩纠缠了10年,而4年前主人公才获得平反——姑且用一个中国大陆的词语——的个案。
事发2001年9月4日,一名在海牙Juliana儿童医院死亡的儿童被认为非正常死亡,由于护士De Berk曾经在场并为死亡儿童做过人工呼吸,参加过护理,因此她被视为怀疑对象。关于她的流言也在医院中泛起。
次日,De Berk即被禁止踏足病房。院方9月17日提出报案,院长在新闻发布会上就点了De Berk的名字,并且和有关方面开始了系列非正常死亡的调查,认为从2000年9月到2001年9月,有9宗非正常死亡,De Berk都在场。有关调查还旁及其曾经工作过的医院。
事件因为涉及一位年老的中国人,一个曾经联合国国际法庭工作的老法官,所以在中国媒体上也有大量的报道,被称为“杀人天使谋杀案”。
荷兰警方2001年11月13日将De Berk正式逮捕。
海牙地方法庭2003年3月24日审讯,宣判其有罪,终身监禁。她上诉。
在2004年6月18日的上诉裁决中,高院更加重了惩罚,因为认定其造成死亡的人数高于地方法庭认定的人数,杀死了7人和试图谋杀3人,除了维持终身监禁,同时也处以强制性的精神治疗。
终身监禁同时实行强制性精神治疗,这种刑罚在荷兰很罕有。
护士De Berk于是求助上诉庭,2006年3月14日上诉庭将案件转交阿姆斯特丹高院,而该院当年7月13日也作出维持终身监禁的原判的决定。
De Berk于是被正式关押进监狱。
学者的仗义执言
这时候,一个哲学学者站出来,他就是Ton Derksen,专门研究司法部的错误个案的,他向一个研究和评价结案的委员会Commissie evaluatie afgesloten strafzaken(CEAS)提出要求,就此个案发出疑问。该委员会认真阅读了这位学者的材料,接纳了他的意见,在2007年10月29日也向检察部建议重审该案。
学者Ton Derksen和他的妹妹、医生Metta de Noo-Derksen还特别写了一本书,专门论及此案,从具体死亡个案的分析,到法庭取证印证的方法。
此案也惊动了一些国际学者,不少学者从学术和理论的角度,批评了荷兰司法部门在这宗个案中的取证方法,缺乏具体的证据。有学者呼吁为De Berk做无罪释放签名,得到了近1300名国内和国际的学者、包括诺贝尔获奖者的响应。
事情终于发生了逆转,2008年2月,司法部作出决定,临时释放De Berk 三个月。
经过一番周折,2009年年初,个案在阿纳姆(Arhem)高等法院重审。2010年4月14日,高院正式宣布,De Berk刑期中止,无罪释放。
2010年4月16日,De Berk即获得原所在医院的赔偿。11月,更和司法部秘密达成被关押6年半的赔偿协议,数额多少没有公布,但是根据惯例,肯定不菲。当时荷兰的司法部长Hirsch Ballin还亲自写了一份道歉信给她。
值得思考之点
首先,虽然冤案错案随时随地会发生,荷兰也发生过不少冤案,但是荷兰的司法机制,为纠正冤假错案提供了基础。
虽然,从地方庭到高等庭,从高等庭到上诉庭,又从上诉庭返回另外的高等庭,De Berk 的案件看上去已成定局,但是,不要忘了,最后还有一个CEAS,Commissie evaluatie afgesloten strafzaken,研究和评价已经结束了的案子的机构。这很重要,让已经定案的案子再次受到另外的专家独立的研究和分析。
其次,有为其仗义执言的学者。这里说的是哲学家Ton Derksen和他的妹妹、医生Metta de Noo-Derksen,他们不仅对话CEAS,而且更加写出了关于对此案质疑的书,得以公开出版问世。他们对个案的审讯结果表示了怀疑,锲而不舍,从个案审理过程中发现了一个又一个的错误,于是导致了事发十年后的重新审理和判决。也有那些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内的荷兰国内外千多个知名学者。
还有,亲人的理解和伴随,曾经想自杀的De Berk增加了活下去的信心。
De Berk回忆起坐牢的日子,说简直绝望透了,特别是要求上诉复核结果还是终身监禁的时候。她动情地说:“我曾经想到自杀,但是只是一闪念间,因为我还有女儿和丈夫,他们每个星期都来探望我,从没有拉下一次。他们不相信我是杀人犯。”
作为讲求法制的国家,法治的国家荷兰,其司法部门犯错,不是第一次,在近50年,类似的较大冤案错案就有好几宗。 但是,每次都可以说在纠错的过程中积累一些教训。比如说,这次的错误就找出一个司法部门如何取证的问题,如何看待schakelbewijs等“证据”的问题。
诚如开头所说,许多犯错的人还活着,有的还是“领导者”呢,影片中他们会不会对号入座?
怎么没有“领导者”出来阻止影片的放映?
不过,剧情中将仗义执言领导翻案的哲学家改为检察部一位正义的工作人员,也许是一种你懂我也懂的妥协吧。
荷兰海牙的护士Lucia de Berk却无须顾及这许多,她在(2014年)4月3号这天,在电影明星的簇拥下,观看新片(当然,事实上她已经看过了),实实在在风光了一回。对于那些把她打下冤狱的人,她想,算了,要发生的已经发生了,当时的司法部长已经正式道歉了,还是好好享受生活吧! (原载2014年网易博客,黄锦鸿2025年8月29日作技术性修改。)
来源:一网荷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