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龙口碑最好的10部电影排名:《红番区》仅排第9,第1名没有争议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04 16:33 1

摘要:这部由成龙梁家辉出演的犯罪动作电影,上映后连续8天票房第一,累计票房6.7亿。

要说今年暑期档最让人惊喜的电影,毫无疑问是《捕风追影》。

这部由成龙梁家辉出演的犯罪动作电影,上映后连续8天票房第一,累计票房6.7亿。

平台预测票房超过11亿,有望成为春节档后第三部票房破10亿的电影。

口碑也十分出色,评分8.2,成为近十年国产动作犯罪片最高分的作品。

这部点能够收获好票房和高口碑,作为主演的成龙功不可没。

已经71岁的他贡献出精彩表演,不少观众看完都直言这部电影让大家看到成龙电影“倒退二十年”的样子。

众所周知成龙是华语电影圈的代表人物,从影以来出演过不少代表性作品。

青石就乘着《捕风追影》的东风,结合作品评分、市场热度等,为大家盘点成龙最好的10部电影。

下面,我们从第十部开始说起:

豆瓣评分/播出时间:7.8/1998年

《我是谁》是由陈木胜导演、成龙主演的港产动作片,这是陈木胜与成龙的首次电影合作。

而以《我是谁》为开端,两人在随后合作了包括《新警察故事》《宝贝计划》在内的不少港影经典。

影片当年上映在在香港收获3885万港元,位列年度票房亚军。

该片讲述美国中情局执行任务时遭内鬼背叛,代号523的特种队员(成龙 饰)因头部撞击而失忆。

机缘巧合下得名“我是谁”,辗转南非、荷兰两地寻找记忆并揪出内鬼的故事。

由于故事涉及不少国家地区,所以影片拍摄也跨越不同国家地区取景。

从非洲部落到南非再到鹿特丹,场景的转换一方面拓宽故事大背景,同时借此向观众展现原始社会到现代文明的迭代进化。

深层次上是淳朴人性之善到人心叵测之恶的向下退化,这也是故事自始至终的另一层核心思想。

同时电影也贡献出成龙大哥电影中最惊心动魄的一幕。

电影中成龙从鹿特丹一栋几十层高楼纵身一跃,沿着大楼外墙斜面一路跌跌撞撞地滑下,效果逼真场面震撼。

也正是这惊天一跳让他受到全球影人的极大关注,鹿特丹的这一栋大楼也因此一战成名成为许多影迷的打卡圣地。

而这一段难以被复刻的经典片段,时隔二十多年仍能让人透过屏幕感受到紧张刺激的氛围。

豆瓣评分/播出时间:7.8/1995年

《红番区》对成龙来说是一部标杆性作品,甚至被称为成龙最牛逼的电影。

这部电影是第一部以“贺岁片”名义被引进内地的港片,在内地狂轰9500多万元票房,创下港片历史票房纪录。

北美市场3239万美元的高票房,也让他真正意义上打入好莱坞市场,在欧美市场占有一席之地。

《红番区》之所以能取得跨地域跨文化的商业成功。

就在于结合了中美动作片的不同特征,迎合了东西方观众不同的欣赏心理。

故事将背景放在美国,加入西方动作片常见的飞车党与黑手党,有让中国元素也随处可见。

电影的角色动作与场面设计也十分精彩,成龙带有诙谐和轻灵的武打风格娱乐性和可看性极强。

最经典的就是两场动作戏,一个是阳台跳跃。

成龙从 8 层楼高的阳台纵身跃向对面楼顶,全程无威亚、无特效,落地时膝盖当场血肉模糊。

这场戏被斯皮尔伯格称为 “电影史上最疯狂的镜头”,更让北美观众集体起立鼓掌。

另一个是码头皮艇戏。

成龙被快艇拖拽着在水面横冲直撞,最终被船身压入水下的画面,至今仍被动作片导演奉为 “暴力美学教科书”。

而30年后在重温这部经典时。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成龙的 “拼命三郎” 精神,更是华语电影人闯荡国际的热血与野心。

豆瓣评分/播出时间:7.9/1991年

《飞鹰计划》是成龙自导自演的作品,被影迷们认为是“最纯正的成龙血统电影”。

该片上映拿下3900万港币的票房,位列香港年度票房排行榜第2。这部电影也是上世纪90年代香港最昂贵的电影,总投资1.15亿港币,刷新当时港片制作成本最高纪录。

因为大大超出预算,成龙在嘉禾期间此后的两年,都再没能重握导筒。

但即便如此,成龙依旧给观众留下最经典、最原汁原味的成龙电影。

现在来看,《飞鹰计划》中每一帧都可见创作者的用心。

先是打戏,既然是成龙电影,那电影的动作场面肯定是当仁不让的首要看点。

片中将成龙的谐趣动作风格发挥得淋漓尽致,从一开始的非洲土著逃亡、过程的飞车追逐、扯浴巾、沙漠三美夺水到最后涡轮机大战。

都充满了天才般的创意,兼具娱乐性及创造性,是华语电影里难得的夺宝电影经典。

再是内容,即使是一部冒险题材的电影,但《飞鹰计划》有的却不只是“爽”。

电影有一核心的主题:钱和生命哪个更重要?台词颇具深意,在金钱面前,人性早已被腐化。

可以说《飞鹰计划》虽然是动作片,但是带给观众的却不仅是精彩和爽。

30多年后再看,依然有醒世的意义。

豆瓣评分/播出时间:7.9/1984年

《快餐车》是成龙、洪金宝、元彪主演的动作喜剧电影。

虽然说是一部商业动作片,但该片剧情设计得很不错,情节紧凑有逻辑。

其中的打斗场面也精彩纷呈,洪金宝、成龙、元彪三人灵巧的身手和亲密无间的配合以及搞笑的戏剧场面堪称经典。

尤其是两场打戏令人印象深刻。

另一个是成龙和WKA初代世界中量级拳王“喷气机”宾尼·尤奎德兹的对决。

这场打戏被美国《黑带》杂志评选为电影中“十大教科书式打斗”第二,仅次于《猛龙过江》中李小龙与罗礼士的对决。

小时候看《快餐车》,眼里只有女主角劳拉・福纳的金发碧眼,现在才发现最动人的是成龙、洪金宝、元彪的 “铁三角”。

当他们在巴塞罗那的街头追着小偷跑,洪金宝边喘边骂 “死胖子别跑”,元彪用伞尖勾住坏人领口,成龙翻着跟头从车顶飞过。

这三个男人的配合,比任何爱情戏都有化学反应。

40多年过去,电影里的快餐车早就锈成废铁,巴塞罗那的街头也换了模样。

可成龙被踢飞后竖起的大拇指,洪金宝边打边吃的烤乳猪,元彪用伞尖挑飞帽子的瞬间。

却像刻在胶片上的印记,永远闪着光。

豆瓣评分/播出时间:7.9/2004年

《新警察故事》是由陈木胜执导,成龙、谢霆锋等主演的动作电影。

彼时成龙在好莱坞的事业并不顺利,于是50岁的成龙回归华语影坛重启当年经典的“警察故事”IP。

第二次与擅长驾驭大型场面的警匪片导演陈木胜合作,打造了这部《新警察故事》。

尽管这部“翻身之作”令不少人慨叹“香港电影又捡回了成龙的风采”,当年在内地上映时却只拿下4300万人民币的票房。

反而是在之后的时间里,这部电影得到越来越多观众的好感。

现在再看,《新警察故事》称得上一部制作精良的动作片。

尽管不再年轻的成龙明显力不从心,但在动作场面的呈现上还是非常敬业。

而且这次成龙一反常态,褪去了打不倒的英雄光芒,更多地从人物内心去表现这个悲情的警察角色。

影片中的两位“小鲜肉”吴彦祖和谢霆锋,表演也可圈可点。

会展中心的戏为了逼真效果,谢霆锋要求亲自上阵,差点被绳索勒至窒息休克。

吴彦祖则把一个内心受到过摧残的富二代,刻画得淋漓尽致,把反派演的十分传神。

前阵子《新警察故事》传出续集的消息,谢霆锋自导自演,成龙、蔡卓妍悉数回归。

希望曾经的经典能延续水准,不要让大家失望。

豆瓣评分/播出时间:8.1/1989年

又是一部成龙大哥自导自演的作品,这部电影投资高达6000万,云集当时众多当红明星。

梅艳芳、午马、归亚蕾、董彪等自不必说,就连配角都是张学友、周比利这样的大明星。

《奇迹》改编自西片《一日贵妇》,成龙对影片进行大刀阔斧改编,充满成龙特色,每个角色都有血有肉让人难忘。

比如精明的左右手午马,冲动却又讲义气的山东帮大哥柯俊雄。

还有梅艳芳的哪一首《玫瑰玫瑰我爱你》,每一幕都让人回味良久。

而对于成龙的电影,武打绝对必不可少。

全片颇精彩的一场是绳带货仓的打斗,成龙巧妙利用现场道具,以绳索为主,结合竹梯、滑轮、绳捆、线坨等元素。

给观众呈现精彩、幽默的打斗场面,颇有《黄飞鸿之壮志凌云》里竹梯大战的感觉。

不过相较成龙其他作品,在这部影片中动作仅是点缀,关乎人情上的冷暖铺陈才是影片所聚焦的真正核心。

一部动作片,最后却让你泪流满面。

可惜在当年影片票房虽然夺冠,但由于投资巨大仍然亏损,可即便亏损成龙对《奇迹》的热爱只增不减。

在多次场合,成龙都提到《奇迹》是自己最爱、最得意的作品。

这也足以看出这部作品在成龙心中分量。

豆瓣评分/播出时间:8.1/1994年

1994年是精品电影扎堆出现的年份,各种神作佳片数不胜数。

而《时代周刊》将当年的全球十佳电影之一留给了一部华语动作片,这部电影就是成龙的《醉拳2》。

众所周知成龙能够在香港影坛站稳脚跟,靠的就是1978年袁和平执导的《醉拳》。

时隔16年成龙再拍《醉拳》自然备受关注,而且还请来梅艳芳、刘德华、狄龙等大腕加盟。

不仅如此,成龙为拍摄此片更邀请了香港功夫片领域的一代宗师刘家良出任武术指导。

电影上映后果然大卖,香港票房四千万,名列当年卖座榜亚军,仅次于周润发的《赌神2》。

而之所以收获这样佳绩,最主要的就是电影精彩的动作戏。

电影里成龙几乎摒弃以往那些花哨的特技和道具,全靠真功夫硬碰硬,让这部电影的动作场面既真实又震撼。

尤其是“成龙及刘家良携手斧头帮百人斩”及片尾“成龙VS卢惠光”的大决战,堪称功夫片史上最惊艳的一笔。

同时这部商业元素浓郁的影片里,还有着成龙一颗饱含深情的“中华心”。

从作为导火索的国宝抢夺到台词的设置上都处处用心,尽显爱国情怀。

此外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片中成龙演唱的那首《醉拳》。

点题的歌词,朗朗上口的旋律,外加成龙刚健有力的嗓音,让这首歌成为华语乐坛经典。

向所有喜欢功夫片,喜欢成龙的影迷推荐这部影片!

豆瓣评分/播出时间:8.2/2025年

作为一部犯罪动作片,《捕风捉影》最直观的就是爽,尤其是打斗戏让人看得酣畅淋漓。

开场二十分钟动作戏利落酷炫,AI,飙车,格斗,跑酷,滑翔,变装,易容,蹦极,飞檐走壁,上天入地。

而这只是前戏后面还有不少高质量的打斗戏。

比如洗衣房狭窄空间内,成龙化身“人形兵器”,和对方的对打一招一式拳拳到肉。

梁家辉饰演的反派,目露凶光的拿着刀子酷酷乱杀,简单粗暴的攻击对方。

主打一个刀刀见血,让人看到动作片中的暴力美学。

除了精彩的打斗戏外,影片中还有不少高能动作场面。

比如大场面的爆炸戏,激烈的枪战,还有猛烈的开车撞击,这样的动作戏真的把人看爽了。

文戏层面,《捕风追影》同样也没有拉垮。

影片用到了一个非常经典的类型片元素:跟踪与反跟踪。

这就导致了剧情天然地具有一种猫鼠游戏式的悬疑和紧张感,片中最精彩的发现傅隆生的这段情节,可谓步步惊心草蛇灰线。

同时电影中演员的表演也十分加分,饰演警队跟踪专家的成龙大哥,不仅武力在线,更能以“脑”服人。

梁家辉饰演大反派影子,一个眼神就把反派的恶狠展现出来。

还有张子枫和“狼系反派团”,每一个演员都贡献出精彩表现。

除此外影片表面上是正邪的猫鼠游戏,其实围绕着“新与旧”展开,

是新人与老人、新技术与旧秩序、是代际关系的变迁和深刻的“弑父”表达,这样的主题也让人眼前一亮。

可以说《捕风追影》再次证明,好故事和硬功夫永远是市场的硬通货。

《捕风追影2》可以筹备拍起来了。

豆瓣评分/播出时间:8.2/1983年

提到成龙电影,《A计划》绝对不可能被错过。

作为成龙早起的经典作品之一,这部《A计划》对成龙和香港影坛都是一部里程碑级的经典。

它创造了很多个成龙和香港电影的第一,更是成为成龙真正建立起自己风格的开山之作。

影片当年上映豪取1932万港元,位列香港电影年度票房排行榜第三。

在日本上映更是举创下了超30亿日元的恐怖票房,甚至把同期上映的宫崎骏作品都给比下去。

而这部电影之所以成为经典,最主要的自然就是武打。

影片中的武打设计上在奇趣诙谐之外,还在危险系数和难度系数上拔到要命的高度。

那场窄巷单车追逐戏就是难度系数上的巅峰。

成龙利用狭窄的空间、自行车和自己的肢体,完成了一场既惊险又充满喜剧感的杂技表演。

钟楼的那一跳则是危险系数的巅峰。

成龙从十几米高的钟楼指针上,没有任何保护措施,直接摔穿两层雨篷落地,开启成龙搏命演出的先河。

但这部电影最让人怀念的,是铁三角的化学反应,以及他们所代表的那个再也回不去的港片黄金时代

成龙的拼命,洪金宝的大哥风范,元彪的灵动敏捷,三者结合,缺一不可。

所以重看《A计划》我们看到的不只是一部动作片,也看到香港电影最真实最有活力的样子。

豆瓣评分/播出时间:8.2/1985年

排在第一名的,就是这部成龙自编自导的《警察故事》。

影片以2600万港币的票房位列当年票房第三,在第5届香港电影金像奖上6提2中,拿下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奖。

电影还被评为香港80年代十大名片之一,警察故事主题曲更是被警察部门用了整整15年。

电影在国外放映后也引起巨大反响,片中很多经典镜头也被被好莱坞巨星们争相模仿。

之后成龙又拍摄了警察故事系列作品,使其成为香港动作片史上最成功的系列电影。

但其实拍摄《警察故事》的时候,成龙是憋着一股“气”的。

因为在此之前,他两度闯荡好莱坞都未能得到太好的施展空间,所以他决定自己单干。

这部电影里成龙注入了他对“硬汉警察”形象的理解,塑造的警察“陈家驹”不仅心怀正义、一腔热血。

还有着一份无惧无畏的勇敢精神,在与犯罪分子对抗的过程中,以一种近乎搏命的方式展现了警察的正义勇敢。

更为惊艳的莫过于成龙处理的大量动作戏,无论是开场的棚户区追车大戏、用雨伞勾住巴士的追逐戏。

还是结尾在商场上演以一敌众的打斗戏、大量的摔打戏以及纵身一跃从六层楼高的栏杆滑下去追逐罪犯的场面都足以震撼人心。

所以《警察故事》以及整个系列都值得反复重温,推荐大家看看。

排在第一,实至名归。

以上就是成龙口碑最好的10部电影,每一部都堪称精彩。

作为享誉全球的动作巨星,出道至今成龙已参演200多部电影。

尤其是在同期演员都已处于隐退状态,年逾古稀的成龙仍活跃于大银幕。

虽然他可能无法再像年轻时那样完成那些高难度的动作,但依然在用他的方式为我们带来一部部作品。

这样的成龙大哥真的让人动容,也期待如他说的会演一辈子,演到我们不看为止。

青石电影|小猪

本文文稿系青石电影原创内容,未经授权请勿以任何形式转载!

来源:青石电影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