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2亿,预售票房仅54万,吴京这次真的是走眼了摘要:54万预售,2亿成本,这买卖听着像段子,可它就发生在《营救飞虎》身上。9月3号那波“小黄金周”,六部主旋律排队进场,结果集体哑火,连吴京这张王牌也失灵。观众不是不爱国,是钱包开始说话:同一锅汤,再香也顶不住天天喝。
54万预售,2亿成本,这买卖听着像段子,可它就发生在《营救飞虎》身上。9月3号那波“小黄金周”,六部主旋律排队进场,结果集体哑火,连吴京这张王牌也失灵。观众不是不爱国,是钱包开始说话:同一锅汤,再香也顶不住天天喝。
先说最惨的《营救飞虎》。韩庚+陈永胜+王丹妮,阵容不弱,空战、潜入、爆破统统拉满,可预售当天,上海一家影院经理在群里甩截图:黄金时段上座率不到10%,“还不如隔壁重映的《长空之王》有人气”。两天后,他干脆把《营救飞虎》的排片砍了一半,换上《哪吒2》——那片子已经上映快俩月,单日还能卖出两百多张票。
《蛟龙行动》也没好到哪儿去。春节档靠3.93亿风光过,这回剪了16分钟文戏想提速,结果观众吐槽“只剩哒哒哒”。北京一哥们看完发圈:“像玩了仨小时使命召唤,通关后连主角叫啥都没记住。”票房曲线出来,首日94万,二日82万,三日直接掉到61万,影院排片跟着跳水,3500万回本线眼看成泡影。
最尴尬的是《长空之王》重映。去年五一档8.5亿,这回片方想凑个整冲10亿,结果首日排片给了8%,票房占比不到3%。有观众调侃:“去年看哭的,今年连二刷的欲望都没了,特效没升级,剧情早背得滚瓜烂熟。”影院经理私下吐槽:“老片重映就是赌博,押的是情怀,可观众越来越精。”
说到底,不是主旋律不行,是套路老化。吴京的《战狼2》和《长津湖》把观众阈值拉到天花板,后来者却只会复制粘贴:一样的牺牲慢镜头,一样的国旗飘扬,一样的“为了胜利向我开炮”。观众看腻了,转头把154亿砸给《哪吒2》——小孩打架都比老兵冲锋新鲜。
更扎心的是,吴京本人也成了梗。B站剪的“京言京语”播放量破千万,网友把“战狼”做成表情包,连他微博自拍都被P成“申请出战”。英雄滤镜碎了,票房号召力自然打折。
国庆档马上要上《志愿军3》,片方还在打“主旋律+大场面”的安全牌。可影院经理们已经提前开赌盘:能破10亿算赢,破5亿保本,破不了就当给明年排片攒教训。观众的口味早变了,有人要看宇宙飞船,有人要看小人物逆袭,有人就想笑一笑,谁还愿意掏钱给同一面旗再哭一场?
电影市场像一桌菜,年年红烧肉,再香也顶不住。厨师不换菜谱,食客就换餐厅。至于下一部爆款长啥样?没人知道,但可以肯定,它一定不是昨天的味道。
来源:山谷中的袅袅炊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