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说起这部老电影《喜盈门》,很多人一提起就觉得亲切,尤其是那些小时候看过的人。1981年上映的片子,到现在都四十多年了,里面那对兄妹小花和小山,简直就是当时农村家庭小孩的代表。电影讲的是北方农村一个大家庭的琐事,焦点在婆媳关系和兄弟妯娌间的那些小摩擦上。小花和小
说起这部老电影《喜盈门》,很多人一提起就觉得亲切,尤其是那些小时候看过的人。1981年上映的片子,到现在都四十多年了,里面那对兄妹小花和小山,简直就是当时农村家庭小孩的代表。电影讲的是北方农村一个大家庭的琐事,焦点在婆媳关系和兄弟妯娌间的那些小摩擦上。小花和小山是仁文和强英的儿女,小花大概六岁模样,小山更小点,三岁左右。他们在片中没太多台词,但总是在关键时候出现,衬托出家庭的那些矛盾和和好过程。强英这个大嫂角色,自私心眼多,爱计较家里的小事,导致家庭闹分家,后来通过村里调解才缓和下来。小花和小山跟着父母过日子,见证了这些变化,但他们俩本身就是那种天真无邪的点缀,让整部片子不那么沉重。
导演赵焕章选材就是从真实农村生活来的,编剧辛显令把那些日常小事写得贴近人心。片子一上映,就拿了第五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影片,还有第二届中国电影金鸡奖的荣誉奖和最佳音乐奖。为什么这么受欢迎呢?因为它不光是讲故事,还反映了当时社会变迁下家庭关系的调整。很多人看完后,会想想自家的情况,觉得挺接地气的。强英那种爱占便宜的性格,没被美化,就是直白地展现出来,让观众看到人性里的那些小毛病,但最后家庭和好,也给出了积极的结局。
小花的扮演者是蒋俊燕,当时她是上海电视台少儿演播小组的学员,因为表现好,被剧组挑中。她那时候五岁左右,来自城市家庭,身上有点城市孩子的痕迹,和真正的农村小孩比起来,气质不一样。有些观众就吐槽,说她和小山不像乡下孩子,但这也正是当时选角的现实情况。蒋俊燕在片中饰演小花,跟着母亲强英忙前忙后,偶尔帮着递东西或拉拉衣角。长大后,她没继续往娱乐圈发展,据说选择了普通工作,现在的现状没太多公开信息,但从一些老照片和回忆文章看,她过上了低调的生活,没再露面演戏。这样的选择其实挺常见的,很多童星拍完一部就回归正常轨道,不想被聚光灯绑着。
小山的演员林驾云,也是上海人,三岁时在托儿所被导演选中。那时候他胖墩墩的,挺适合小山这个角色。林驾云后来还演过其他片子,比如1983年的《快乐的单身汉》里饰演小熊猫,1984年的《林中迷案》里演康康。但这些之后,他就渐渐淡出银幕了。现在他中年了,据说在上海做房地产相关工作,生活稳定,没什么大新闻。
电影的影响不小,它上映时正赶上改革开放初期,农村家庭正从集体生产转向包产到户,片子里那些分家、计较的桥段,很多人能对号入座。强英的形象就是典型,她自私的一面直接导致家庭分裂,但片子没把她写成坏人,只是让她通过事件认识到问题。这样的处理,让观众觉得真实,而不是说教。片子还带动了后来不少农村题材影片的拍摄,比如《咱们的牛百岁》啥的,都在探讨家庭伦理和社会变化。赵焕章导演后来回忆,说拍这部片就是想为农民反映生活,他觉得这是最大的幸福。确实,片子没大场面,全靠演员的表演和细节撑起来。
再说说其他演员的情况,王书勤演强英,那叫一个到位,她本来是话剧演员,演这个自私大嫂时,把那种小家子气表现得淋漓尽致。现在她退休了,偶尔参加些活动。温玉娟演水莲,二媳妇勤劳贤惠,和强英形成对比,她后来演了不少电视剧,事业还行。王玉梅演婆婆,慈祥中带点无奈,她已故了。于绍康演爷爷,北方老农的味道浓,现在高龄了。洪学敏演小姑仁芳,马晓伟演仁武,这些人有的继续演戏,有的转行。整个剧组基本都是专业演员,但小花和小山这样的小孩演员,给片子添了童趣。
为什么这部片到现在还有人提呢?因为它接地气啊,不像现在有些电影,全是特效和明星,它就是讲普通人的日子。家庭矛盾在哪都存在,农村城市都一样。强英那种爱挑刺的毛病,现在看也常见,只是时代变了,表现形式不一样。片子还影响了观众的教育观,让人想想怎么处理婆媳关系,怎么教育小孩。小花和小山在片中没啥大作用,但他们代表了下一代,家庭和好后,他们的日子也稳了。
来源:倾城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