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一切源于9月3日上午震撼人心的“九三阅兵”。军事航天部队、网络空间部队、反无人机作战体系等尖端装备首次亮相,其科技含量让网友惊呼“超越了《流浪地球》系列中的部分设定”。
看到阅兵式上的尖端装备,全网观众坐不住了,纷纷喊话郭帆导演:再不改剧本,《流浪地球3》就要从科幻片变纪录片了!
“致敬!改改剧本又何妨。”9月3日中午,《流浪地球》系列导演郭帆在社交媒体上的这句回应,瞬间点燃了全网的热情。
这一切源于9月3日上午震撼人心的“九三阅兵”。军事航天部队、网络空间部队、反无人机作战体系等尖端装备首次亮相,其科技含量让网友惊呼“超越了《流浪地球》系列中的部分设定”。
阅兵式上展示的激光武器、智能化作战平台等装备,让不少观众直呼看花了眼。
有人调侃道:“郭帆边看阅兵边记笔记,急得团团转,再不改剧本《流浪地球3》要从科幻片变成古装片了。”
“郭帆改剧本”话题迅速登上热搜,阅读量过亿。网友们的留言更是让人捧腹:“没事的,到时候就说是古装片”、“导儿辛苦了,时间够吗521天!”
还有人开玩笑说:“写科幻的赶不上现实发展的!”更有人提醒郭帆:“别着急,过几天还有长春的航空展。”这波操作真是让郭帆导演体验到了什么是“甜蜜的烦恼”。
其实这已经不是郭帆第一次因为科技发展而修改剧本了。早在拍摄《流浪地球2》时,团队就曾因技术升级而调整“太空电梯”的设计。
但这次阅兵带来的冲击更加显著。郭帆此前就多次坦言“《流浪地球3》的想象已跟不上现实发展”,尤其提到中国核聚变装置、重型机械技术的突破让团队“叹为观止”。
央视军事8月12日就曾在B站发视频称:“看到咱家新装备,感觉《流浪地球2》里的场面不再那么科幻了。”没想到短短二十多天后,这个“甜蜜的烦恼”又升级了。
在这次阅兵之前,《流浪地球3》的剧本就已经历经多次修改。2024年11月,郭帆曾透露剧本部分已经推翻了九稿,且表示《流浪地球3》可能会更偏向写实,回归到科学本身。
郭帆坚持的“科学写实风格”将在新剧本中更加突出,计划将阅兵元素融入剧情,如军事航天部队的职能将呼应片中的“太空安全”主线。
为此剧组还邀请了《星际穿越》科学顾问基普·索恩加盟,进一步强化科学细节。这种对科学真实性的追求,正是《流浪地球》系列能够获得成功的重要原因。
目前,《流浪地球3》已于2025年4月15日正式开机,定档2027年大年初一上映。
现在距离上映正好还有521天,留给郭帆的时间确实不多了。
时间对郭帆来说相当紧张,他曾表示后悔过早公布定档时间,但为了倒逼团队进度仍坚持这一计划。多数观众支持郭帆的严谨态度,呼吁“改剧本可以,别延期上映!”
这场“改剧本风波”背后,是中国科幻创作面临的独特挑战:如何平衡硬科技真实性与科幻超前性。有网友建议将标签改为“纪录片”或探索“科技树点歪的平行世界”。
玩梗现象的背后,是公众对中国科技崛起的自豪。这体现了中国科幻从“追赶西方”到“构建本土话语体系”的转折点。
当现实比科幻更“科幻”,《流浪地球3》有望成为技术爆发时代的里程碑,重新定义本土科幻的想象力边界。郭帆的“改剧本困境”,实则成为了中国科幻创作的幸运烦恼。
2024年中国科幻产业营收破千亿,现实科技与科幻创作的共生关系凸显产业潜力。
观众们也已经迫不及待想看到,在521天后的大银幕上,中国科幻与现实科技将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来源:生活放大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