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人设反噬?吴京代言翻车、新片血亏,央视点名的“战狼”尴尬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03 00:12 3

摘要:谁能想到,曾凭《战狼2》创下56.8亿票房神话的吴京,如今新片《再见,坏蛋》竟遭遇史诗级滑铁卢!这部由吴京投资并客串的温情片,上映6天票房仅26.7万元,单日最低票房甚至跌至1.4万元,连剧组盒饭钱都不够支付,最终被迫撤档。

一、票房惨案:56亿神话到26万惨剧

谁能想到,曾凭《战狼2》创下56.8亿票房神话的吴京,如今新片《再见,坏蛋》竟遭遇史诗级滑铁卢!这部由吴京投资并客串的温情片,上映6天票房仅26.7万元,单日最低票房甚至跌至1.4万元,连剧组盒饭钱都不够支付,最终被迫撤档。

更讽刺的是,影院排片全塞在早晨6点和深夜11点的"阴间场次",网友想支持都难。这部设定在武汉的故事,却找来一群北京老戏骨主演,京味台词配汉味背景,被观众吐槽"辣眼睛"。曾经让他引以为傲的"爱国光环",如今成了观众避之不及的"票房毒药"标签。

二、人设崩塌:爱国招牌遭质疑

吴京的跌落神坛绝非偶然。2022年,他高调代言国产中兴手机,口号喊得震天响"支持国货",转头就在金鸡奖颁奖典礼上掏出苹果手机发微博。网友们瞬间炸锅,"假爱国""双标"的骂声铺天盖地。

更让观众反感的是他越来越"爹味"的言行。在采访中吹嘘"我跳过楼你跳过吗?我被坦克轧过你轧过吗?我差点死过你死过吗?中国的蚯蚓我吃遍了你吃过吗?"这些曾经被视为"敬业"的表现,在人设崩塌后全成了群嘲素材,被网友制成鬼畜视频疯狂传播。

最致命的是2023年八一建军节,从没真正当过兵的他晒出身穿军装的照片"致敬军人",被退伍老兵痛批"消费军人形象",评论区彻底翻车。

三、家庭形象:荧幕硬汉变"家内巨婴"

吴京的形象反差在综艺节目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幸福三重奏》中,他与妻子谢楠的互动被放大解读。煮好面后大快朵颐,却完全忽略了坐在旁边的谢楠。谢楠委婉提醒:"你该叫我一声",结果这位钢铁直男当即爆发:"你这是在埋怨我吗?"接着摔毛巾、甩门、冷战三连击接踵而来。

观众看到这情景,不禁摇头感叹:"战狼能破钢板,能抵挡敌人的攻击,但连婚姻中的锅底灰都无法穿透!"网友批评他"大男子主义""自私",尽管谢楠发文澄清,仍无法平息舆论风波。谢楠曾吐槽:"他教孩子打拳,我教孩子道歉。"这句玩笑话背后,透露着这位银幕硬汉在家中的真实面貌。

四、牵连众人:合作明星集体遭殃

吴京的口碑崩塌像投入湖面的石子,激起一圈又一圈涟漪。首当其冲的是他投资超5亿的大制作《镖人》,这部请来袁和平当动作指导、杨子写剧本的武侠片,原本集齐了李连杰、谢霆锋等大牌,还有凭《封神》爆火的那尔那茜加盟,被业内视为"年度最期待作品"。

可计划赶不上变化,今年6月那尔那茜突然被扒出"定向委培违约"——当年她靠内蒙古降分政策考入上海戏剧学院,享受"毕业包分配公务员"福利,却违约出国深造,如今还占用北京教育资源,被网友骂"高考移民"。这事儿直接让《镖人》陷入两难。那尔那茜戏份不轻,重拍意味着追加成本,不处理又怕上映后被抵制。

利益既得者想水军控评,结果越洗越黑,连带着久未露面的李连杰都被牵连——有网友翻出李连杰常年在新加坡养病的照片,质疑他"拿着中国票房却不爱国",逼得这位老牌功夫巨星不得不发澄清"心系祖国"。更糟的是,影片原定的宣传搭档电影频道,悄悄删掉了所有关于《镖人》的内容。

五、商业版图:代言品牌接连翻车

祸不单行的还有吴京代言的品牌。国民汽水大窑曾经靠着他"战狼"形象加持,2023年营收冲到32亿,可今年7月突然被曝卖给美国私募KKR。要知道大窑创始人王庆东当年可是拍着胸脯说"绝不卖给外资"的。

这波"打脸"操作让消费者怒了,纷纷跑到吴京微博底下留言"你代言的国货被外资收购了,出来说句话啊",吓得品牌方赶紧解约,连代言费都没给全。更可笑的是北岛雪糕,没经过授权就印上吴京头像卖"战狼雪糕",被他告上法庭索赔212万,结果品牌借着这波争议反而火了,网友调侃"吴京这是帮人免费打广告"。

六、深层反思:爱国情怀不是生意

吴京的案例揭示了一个深层问题:在商业资本和流量逻辑的裹挟下,爱国主义容易沦为浅层符号,甚至被异化为消费主义的一部分。真正的爱国精神,应建立在理性、包容、自省的基础上,而非简单化的情绪煽动或商业炒作。

从"全民偶像"到"群嘲对象",吴京的转变折射出公众情

绪与时代转向。早期"战狼"系列的成功,建立在特定历史阶段的社会心理基础上。但随着国际环境变化、国内社会议题多元化,公众开始对单一的、情绪化的爱国表达产生警惕。

尤其年轻一代网民,更倾向于用戏谑、解构的方式表达对过度"正能量"的质疑。吴京早年采访中的"直男发言"、表演中的夸张表情,成为网友二次创作的素材。这种"恶搞"并非单纯的人身攻击,而是对符号化爱国营销的一种反讽。

七、前路何在:转型之路在何方

面对争议,吴京并非没有努力。参与公益活动、尝试出演不同类型的角色,都是他想要摆脱单一标签的尝试。但要重建观众对他的信任和好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如今51岁的吴京面临的不仅是事业危机,更是信任危机。曾经挤破头想跟他合作的导演们现在躲着走,综艺节目怕他"爹味发言"不敢邀,连直播带货都被网友刷屏"别消费爱国情怀了"。有业内人士透露,他手头还有三部待拍电影,投资方已经在考虑换角,毕竟谁也不想跟"票房毒药"绑在一起。

从300亿票房先生到全网群嘲对象,吴京这三年的经历完美诠释了什么叫"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想要挽回口碑,靠发声明辩解没用,靠新片炒作也没用,唯一的出路是放下"硬汉"架子,用真诚作品说话。

吴京的故事提醒我们:无论是演员还是普通人,做真实的自己,比戴着任何面具都要来得轻松和受欢迎。爱国从来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情感和行动。当它被过度商业化和标签化,反而会引起观众的反感。

从《战狼2》56.8亿票房的辉煌,到《再见,坏蛋》26.7万的惨败,这个荒诞的对比成了观众态度最直接的体现。吴京用亲身经历证明:靠包装出来的形象终究是空中楼阁,一旦遇到现实冲击就会崩塌。希望这位曾经的"战狼"能够真正明白:家国情怀是最珍贵的情感纽带,不是用来捞金的工具。

对此你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

来源:明月楼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