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联题材电影《生还》在辽宁首映,为东北抗联战士塑造群像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02 09:36 1

摘要:9月1日晚,东北抗联题材影片《生还》辽宁首映礼在辽宁大学(崇山校区)礼堂举行。影片导演高群书,联合导演肖一凡,演员邵正一、周云鹏、邱健、徐雅惠、刘頔等13名主创人员亮相映后交流环节,与现场观众分享了影片的创作历程与幕后故事。

9月1日晚,东北抗联题材影片《生还》辽宁首映礼在辽宁大学(崇山校区)礼堂举行。影片导演高群书,联合导演肖一凡,演员邵正一、周云鹏、邱健、徐雅惠、刘頔等13名主创人员亮相映后交流环节,与现场观众分享了影片的创作历程与幕后故事。

《生还》根据抗联女兵真实回忆录改编

当晚18时,距离影片放映还有50分钟,很多辽宁大学的师生就已经来到现场。师生们一边等待着影片的开始,一边讨论着与影片相关的话题。一位历史专业的大学生说:“这部电影我关注很久了。《生还》发布的预告片用一串沉痛的数据揭示了当年战士们战斗的惨烈,我非常期待这部电影。”

18时50分,影片正式开始放映。随着影片的开始,有的观众不断擦着眼泪,有的观众紧握着拳头。

《生还》是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重点影片。该片呈现了东北抗联从1938年数十万日军铁壁合围中的绝境突围,到1940年转移到苏联整训改编为抗联教导旅,再到1945年挥师反攻东北、迎接八路军新四军挺进东北的峥嵘历程,在银幕上徐徐展开了一段波澜壮阔的抗战史诗。

《生还》是根据抗联女兵李敏的真实回忆录改编的。区别于传统战争大片的宏大叙事,《生还》通过12岁女兵李童的视角,塑造了耿团长、裴大姐、白连长、马司务长等一批普通抗联战士的形象,讲述了他们在突围中拼死互相保护,最终生还的感人故事。

影片放映结束,礼堂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生还》是一部戳中泪点、燃烧热血的好影片

观影之后,大学生们反响热烈。

一位女大学生说:“最让我感动的是战士们围着篝火唱战歌,歌词我记得非常清楚,‘日寇霸占了我们的土地,欺我太凶……不怕敌人武力强,怕死无用无用。’战士们的歌声仿佛穿透林海雪原、跨越八十年风雪历程,传到每一位观众的耳中。”

一位辽大老师说:“我最感动的是影片中马司务长的牺牲。他将胜利的火种传递给战友,帮助七百生还者穿过日寇的封锁线。‘打回东北,消灭日本鬼子’的呐喊,激励着生还的战士回到东北战场继续冲锋陷阵。牺牲的英雄把热血抛洒入了黑土与冰河,却托举起了一个强大崭新的中国。这部电影一幕幕戳中泪点、燃烧热血,既让人因先烈的牺牲红了眼眶,更因他们的不屈燃起斗志。我想今天同学们看完这部电影,他们更会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更会知道读书的意义。”

另一位辽大老师说:“我还会带着孩子再看一场,我要让孩子知道,战争的残酷和英雄的坚韧,这比课本上的历史更生动、更有感染力。”

这部电影是献给不屈的中国人民的

《生还》是高群书导演继《东京审判》(2006年)、《风声》(2009年)、《刀尖》(2023年)后,第四度涉及抗战反法西斯类电影题材。面对现场的大学师生,高群书向观众挨个介绍了身旁每一位演员,“为了创作这部电影,我们在吉林的一个山沟里拍摄了62天,大家真的体验到了当年抗联战士生活的环境,我们所有主创无一人使用替身。电影中白山黑水间的抗争不是虚构的史诗,而是铁血铸成的历史记忆,这部电影是献给不屈的中国人民的。”

片中饰演李童的演员是来自南京的邵正一。她今年正好也是12岁,是一位小拳击手。她说:“感谢导演给我这次机会,让我真正了解到了当年抗联的故事。拍摄中,有一段戏是我们抗联战士被日军追杀,当我看见所有战友都倒下去的时候,我‘哇’的一声就哭出来了。我当时没有任何准备,全部都是真情实感。这是我最难忘的事情。”

东北二人转演员周云鹏说:“我这次扮演的是特别悲壮的人物——马司务长。演出之前,我非常紧张,不知道如何表演。但是,当我站在群山中,身穿当年抗联战士的军装时,一种表演欲望和冲动油然而生,让我非常好地表演出了马司务长对敌人的狠,对战友的爱。我想这就是东北人骨子里保家卫国的基因吧。”

该部影片将于9月3日在全国上映。

来源:沈阳日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