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点名赵丽颖《向阳·花》,海报C位排面拉满!妥妥实力宠儿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02 00:15 1

摘要:2025年4月4日上映当天,《向阳·花》就把清明档冠军拽在手里,算上补贴后净收益约九千万,小成本片能拿到这数字,冯小刚上一次这般风光还是2017年。

票房破2.3亿,新华社两次点名,赵丽颖把C位坐得稳当,可她到底图什么?

2025年4月4日上映当天,《向阳·花》就把清明档冠军拽在手里,算上补贴后净收益约九千万,小成本片能拿到这数字,冯小刚上一次这般风光还是2017年。

院线经理透露,排片从首日18%涨到第四天27%,理由很简单:上座率每场都超七成,片方在猫眼砸的300万营销费当天就回本。

赵丽颖工作室没走传统硬广,而是让“颖业笔记”连发七条拍摄日记,单条点赞破百万,直接把想看人数推上190万,省下至少一千万宣发预算。

省下来的钱买了新华社通稿,两篇署名文章提到“中国电影突破四百亿的重要推手”,等于官方给盖了章,日后无论冲奖还是拉投资都多了一张王牌。

2.3亿票房背后,她给自己开的片酬低于300万,比同档另一部片的女主少了整整两千万。

行业都在降本增效,她顺势把“低价”变成话题,既讨到片方欢心,又把“实力宠儿”的人设焊死。

更关键的是,她第一次挂上出品人抬头,合同写明有10%净利润分成,票房每多一亿,她就能再拿九百万。

算下来,如果片尾卖到网络版权再收一亿,她等于用远低于市价的片酬换了一笔长线收益,还把议价权握到自己手里。

影片讲刑满释放女性的故事,选这个题材时,冯小刚手里还有一部古装动作片,投资商点名要赵丽颖演女杀手,她却坚持要拍现实题材。

原因很简单:古装片拍完至多再拿一个古装女神标签,现实题材却有希望冲奖项。

北影节评委透露,女主高月香已进最佳女主角初选名单,只要能进提名,她就迈出从流量到实力派的最后一步。

新华社的点名通稿里特意提到“现实主义关怀”,等于提前给评委递了话。

有人批评她演得用力过猛,她没回嘴,只在采访里补一句“高月香脸上每一道灰都是我自己抹的”。

现场花絮放出来,她真把卸妆棉往地上蹭,再拍脸,几条细节视频把“浮夸”转成“敬业”。

这一招是从黄渤那儿学的,当年黄渤凭“民工”角色翻身就靠幕后花絮,赵丽颖有样学样,观众自然闭嘴。

她想要的不是这场输赢,而是把“演技”两个字钉死在大众记忆里。

电影局最新政策:现实题材可以优先排期、减税、给海外推广补贴,她团队算过账,靠政策红利能把纯利润再拉高一成。

冯小刚需要翻身,院线需要高上座率,政策需要典型案例,她把自己摆到三方的交汇点,用一部小成本片完成身份升级。

过去十年,演员想跨到资本层,通常得熬到四十岁以后,她用一次“低价+分账+出品人”的组合拳,把时间表往前提了五年。

清明档后市场疲软,五一档还没开始,电影院急需一部能撑场子的国产片,《向阳·花》密钥直接延期到五月底。

她顺势宣布下一部科幻片继续担任联合出品人,资金方抢着上门。

别人以为她只是运气好,其实早在2023年她就让团队梳理完所有能享受补贴的题材,从科幻到乡村振兴,名单拉了两页A4纸,每一步都算好了才落地。

结尾:赵丽颖稳赚不赔,可下一个跟风当出品人的明星还会有这运气吗?

来源:在街头弹奏音乐的乐者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