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哪吒2带飞业绩后,光线传媒决定向“IP的创造者和运营商”转型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01 17:22 3

摘要:8月26日晚间,光线传媒发布的半年报显示,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2.42亿元,同比增长14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2.29亿元,同比增长371.55%。

哪吒2的爆火,带飞了光线传媒。

8月26日晚间,光线传媒发布的半年报显示,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2.42亿元,同比增长14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2.29亿元,同比增长371.55%。

今年上半年,光线传媒主控的电影《哪吒2》实现累计总票房(含港澳台及海外)159.12亿,总观影人次3.24亿。哪吒的爆火,无疑为光线传媒开了一个好头。不过,爆款过后,光线传媒并未再次捧出更多的爆款。上半年,除了《哪吒2》外,光线传媒参与的《独一无二》《花漾少女杀人事件》《东极岛》等真人电影都未如哪吒2一样大爆。

在半年报中,光线传媒介绍,目前公司在推进中的动画项目数量众多,《去你的岛》《罗刹海市》《大鱼海棠2》《相思》等在制作中,《涿鹿》《姜子牙2》《茶啊二中2》《大鱼海棠3》《妲己》《二郎神》等动画电影项目在推进中。目前光线动画制作团队的人数已经超过170人,并有可能在明后年扩充到300人以上,预计可以达到一年生产一部半到两部的高质量动画电影的生产能力,为公司“神话宇宙”系列作品的持续生产提供稳定保障。

值得注意的是,半年报特别提及,公司正处于从“高端内容提供商”向“IP的创造者和运营商”转型的过程中,IP运营业务正在成为公司业绩的新亮点和持续增长点。

光线传播在半年报中提及,上半年的衍生品业务主要围绕“哪吒”这一 IP 展开,覆盖超过 30 个品类、500 多个产品。如泡泡玛特推出的《哪吒2》天生羁绊系列盲盒一度售罄,除了传统衍生品外,光线传媒还通过品牌联名合作方式拓展IP影响力与收入来源。在《哪吒2》的片尾名单中,直接露出合作消费品牌便达12个,包括蒙牛、兔头妈妈、荣耀手机等知名品牌。

除了将“哪吒”IP 的 运营日常化之外,其他如“大鱼海棠”“张缤智和王焕君”等 IP 的运营工作也已经展开。此外,光线传媒也在发展游戏、卡牌业务。公司已与相关合作方共同组建游戏公司,目前团队规模超过 50 人,第一款 3A 游戏已在制作过程中。卡牌业务方面,已根据不同 IP 的特点及阶段,规划不同的运营方案并具体推进中。

在今年的第27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开幕论坛上,光线传媒董事长王长田还提到,要重新定位电影在产业链中的功能,降低电影票房在整个电影公司收入中的比例。“降低票房依赖,重新认识电影作为一个IP龙头的地位,开启一个IP的宝库,作为带动IP列车的火车头,提高衍生品的收入比例。这个目前市场上有很多的先例,包括《哪吒》系列也有很高的衍生品收入。”

电影公司发展IP衍生品,是否能平抑爆款电影“青黄不接”的情况?互联网分析师张书乐认为,爆款票房背后有大量渠道分成,以及宣发费用,加上光线还需要重金投入新的影视内容的打磨,也是需要大量资金投入。

IP衍生品是影视行业的重要金矿,这已经是行业共识。但前提是要有持续爆款来驱动、需要不断刷新话题来引爆受众需求。然而,爆款电影“青黄不接”,就会让IP的存在感变弱,也就很难推动衍生品的销售。这是个相辅相成的过程,而不是非此即彼的过程。以哪吒IP为例,尽管已经是中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跨界衍生并多点爆发的超级IP。但还是需要通过不断推陈出新的续作,让这个IP成为光线未来十年乃至更远的现金牛,才有可能保持长青。

潇湘晨报·辣椒财经记者陈诗娴 实习生戴鑫

来源:潇湘晨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