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档大翻车!《7 天》首日狂揽 4230 万,次日暴跌 6 倍,3 天跌到 320 万,票房 “过山车” 看懵全网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8-31 18:58 3

摘要:打开最近几天的电影票房,《捕风追影》《浪浪山小妖怪》《南京照相馆》票房依旧非常彪悍,每天几千万票房,让多少电影人羡慕不已。但若是论吸引眼球,这些都不算,因为有一部电影的票房,令人悬念迭起,感觉到非常怪。

第一娱记出品必属精品

打开最近几天的电影票房,《捕风追影》《浪浪山小妖怪》《南京照相馆》票房依旧非常彪悍,每天几千万票房,让多少电影人羡慕不已。但若是论吸引眼球,这些都不算,因为有一部电影的票房,令人悬念迭起,感觉到非常怪。

这部让人感叹的电影就是《7 天》,是一部爱情片,于 8 月 29 日七夕节上映。该电影为什么会让人觉得很怪呢?咱们从它的票房身上找答案。《7 天》的日票房起伏怪异,前一天阳光明媚,后一天就暴风骤雨。

今年七夕档总票房达 2.14 亿,《捕风追影》以单日 7400 万的成绩稳坐冠军,而《7 天》首日表现也颇为亮眼。8 月 29 日上映当天,其排片占比高达 19%,仅次于《捕风追影》,全天拿下 4230 多万票房,票房占比 18%,上座率 12%,位居当日票房榜第二名。这个成绩在竞争激烈的七夕档本应是良好开端,尤其在爱情片整体式微的当下,更显难得。

但诡异的转折从第二天开始。8 月 30 日,《7 天》排片占比下滑到 14%,尚在正常范围,但日票房骤降至 740 多万,较前一天下降 6 倍,名次跌至第六名。

这种断崖式下跌在影史并不多见,更反常的是第三天的持续崩盘:排片占比仅剩 7%,截至当晚实时票房仅 300 万,预测全天 320 万左右。三天内,影片从单日 4000 万级别跌落到 300 万级别,速度比坐火箭还快。

票房暴跌背后是口碑的两极分化。该片豆瓣评分呈现极端分布,一半观众打五星,一半给一星。好评集中在男主蒋奇明的演技,认为他 "把想留住爱情又无能为力的感觉演出来了";但差评更尖锐,直指 "剧情太假,四天就认定真爱,七年不见还忘不了,现实中谁信"。这种口碑分裂直接反映在市场表现上,猫眼评分从首日的 8.5 分跌至第三日的 7.0 分,观众用脚投票导致票房雪崩。

影院排片机制进一步放大了这种下滑。业内人士透露,排片调整主要依据上座率,《7 天》次日上座率跌至 3%,远低于行业平均的 8%,影院自然优先保障上座率更高的影片。这种市场调节机制形成恶性循环:口碑下滑导致观影人次减少,排片随之缩减,而更少的排片又进一步压制票房潜力。

更值得关注的是,影片预测总票房从最初的 1.7 亿暴跌至 6000 多万,这种调整幅度远超常规。根据票房预测模型,评论情感倾向、评分变化等口碑数据是重要参数,《7 天》的口碑崩盘直接导致预测系统大幅下调预期。这让人联想到《上海堡垒》等影片的前车之鉴,均因口碑问题导致票房断崖式下跌,凸显内容质量对票房的决定性作用。

在爱情片整体遇冷的大环境下,《7 天》的溃败更具代表性。数据显示,2020 年后爱情片市场占比下滑至 11%,票房超 5 亿的影片屈指可数。观众对爱情片的要求日益提高,既反感低幼化表达,又排斥过于晦涩的叙事。《7 天》显然未能平衡好这个尺度,最终在档期红利耗尽后迅速被市场抛弃。

截至 8 月 31 日晚,《7 天》累计票房 5200 多万。这个数字背后,是档期营销与内容质量的严重背离,也是当下电影市场 "用口碑说话" 的生动写照。导演和制片方至今未出面解释,但市场已经给出了最真实的答案:在观众日益理性的今天,再高的排片红利也救不了内容拉胯的作品。

来源:霸气芝士没莓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