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京新电影上映仅六天,票房低迷宣布撤档,人物形象崩塌难以维持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8-30 07:46 3

摘要:2017年,一部强调爱国情怀的动作片《战狼》在那个夏天掀起了狂潮,“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这句台词更是让无数中国人热血沸腾,主演吴京那时被看作“红色”的代表人物。

2017年,一部强调爱国情怀的动作片《战狼》在那个夏天掀起了狂潮,“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这句台词更是让无数中国人热血沸腾,主演吴京那时被看作“红色”的代表人物。

吴京随后带来了《流浪地球》这部科幻佳作,可是曾经在票房上创下神话的他,现在可算是遇到点麻烦了。曾用“战狼”形象燃起亿万观众激情的硬汉,这次投入了500万拍的电影,上映六天后票房才26万,结果也算是挺惨淡的了。

曾经那句“你不爱看就别看”的底气,如今似乎变成了反噬的武器。近两年来,吴京到底搞了些什么事情,让网友们对他的印象一落千丈呢?

文章中所提到的所有内容都来自可靠的信息来源,详见结尾处的资料说明。

硬汉形象遭到热议

吴京一直以“硬汉”形象深植人心,但现在回头看,这身硬朗的外壳早已出现锈迹。最明显的转变,就是那股曾经让人信服的“威严感”,已经从银幕上扩散到他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中。

他接受采访时,摇头晃脑地连珠炮似地问道:“我都跳楼了,你敢跳吗?”“坦克都压过去,你能顶住吗?”

这些话,说白了,更像是在划出界限,表现出“我比你见过的世面还丰富”的架势。这种姿态在公共场合还能显得挺牛气,但放到私底下,却让人觉得有点难以呼吸。

在一档夫妻综艺里,他做完饭后,自己先动了筷子,谢楠轻声提醒一下,他立马就火冒三丈,反问:“你这是在埋怨我吗?”还有一次玩游戏,谢楠没猜中答案,他当着大家的面发脾气,把妻子数落得眼圈都红了。

郭京飞在旁边看不惯,直接指出他的行为不对。谢楠的好友阿娇一听就打电话过来,责问他,平时是不是都这样对老婆。

这些小事一串联起来,他那份不容挑战的“大男子主义”气场就变得立体了。感觉跟他在采访里问记者“枪炮是不长眼的”时那副嚣张模样,简直一模一样。

要是一个男人把战场上的那套逻辑带回家,所谓的“硬汉”就会失去原本的味道。现在的人追求的,是平等与尊重,可不是那种高高在上的权威感。

靠不住的祖上荣光

为了让“硬汉”的形象更有说服力,吴京可没少在公开场合谈自己那不同寻常的出身背景。

他说自己出自武术世家,祖辈代代有“武状元”,还是满族后裔,不管是正黄旗还是正白旗,甚至还跟多尔衮有些关系。提到这些时候,那股自豪和优越的感觉真是掩饰不住。

这番说法确实为他的“硬汉”血统添了几分传奇色彩,不过,互联网可不是泛泛之辈,它记得清清楚楚,也喜欢放大放大。

没多久,有人开始查旧资料,结果发现,清朝的正白旗从来没出过武状元,倒是有个姓吴的武状元,不过都是汉人弄得。

这就挺尴尬的,本来用来撑门面的“传奇背景”经不起琢磨,反倒变成了笑料,让他形象里最宝贵的“真诚”和“信用”蒙上了阴影。

有人慢慢觉得,那屏幕上那个铁骨铮铮的英雄,在生活中是不是也都是一套包装,言不由衷的成分多呢?

爱国情怀被消费?

提到吴京,大家自然会想到《战狼2》,特别是那句“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别提多响亮了。

当年在片尾那本出现的中国护照,还有他自己偷偷加上的那一句话,瞬间点燃了许多人的热血。吴京也坦言,那一幕是他对整个片子最满意、最引以为傲的部分。

毫无疑问,他把握住了那个时代的情感潮流,还把它变成了一个票房大卖的商业奇迹。不过呢,问题来了,当某种情感一遍遍被复制,变成了商业上的密码,那它的原本力量难免会被稀释掉。

观众的心境也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变化,从一开始的感动和共鸣,慢慢转变成了警觉和审视。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觉得,他把爱国当成了一个可以变现的IP,似乎变成了“表演式爱国”的一种表现。一旦这种情绪积累到一定程度,审美疲劳就会不可避免地浮现出来。其实大家不是不爱国,而是对那种简单粗暴、满是说教意味的表达方式开始感到厌烦。

跟吴京的电影口碑跌到谷底形成对比的是,71岁的成龙带着新片《捕风追影》回归影院。这部电影没有宏大的故事情节,也不涉及什么家国情怀,纯粹就是一部动作片,没有太多花哨的东西。

成龙大哥回归自己最拿手的领域,打得酣畅淋漓,结果不管是票房还是口碑都挺不错,票房破了5亿,豆瓣评分也高达8.2。

现在市场的风向已经很明显了,观众更期待的是内容靠谱、故事精彩的娱乐作品,而不是出门花钱就当听课一样的体验。

有网友说得挺在点上的:“别老想着教会观众什么。”要是创作者老是摆出个“老师”的模样,离被观众甩掉也不远了。

“个人英雄主义”的落幕

《再见,坏蛋》的票房以惨淡收场,影片也被不少人吐槽各种毛病,讨论得热火朝天。

咱们来聊聊这部电影讲的啥:一个催债的汉子照看一个得了癌的小孩。说实话,这种剧情模式十年前在那些感人韩剧里就已经用得烂了。

这也反映出创作团队的敏锐度已经明显跟不上市场的更新换代,依旧沉迷在曾经那一套套路里,觉得只要有“硬汉+煽情”就能保证票房。

这不禁让人想起吴京早年遇到争议时那句坚决的反击:“不爱看就别看。”如今,观众用实际行动回应了他的这句话——他们的确不再关注了。观众的口味总在变,没有谁能把粉丝的支持当成理所当然的事情。

曾经的英雄象征,渐渐变成了大家茶余饭后的聊八卦话题,他的人气也就慢慢被花光了。这样一来,舆论的一跌到底,最终也会无情地体现在那冷冰冰的票房上。

放下身份才能重新出发

51岁的吴京在采访中看起来有点儿沧桑,穿着也不像以前那么讲究。这场所谓的“神话”危机,其实是多种因素一块儿作用的结果:一方面是个人形象内在的矛盾,另一方面是宏大叙事带来的外部疲惫,再加上市场口味的无情变化。曾经他是那个时代的“造神者”,如今却戏剧性地变成了被新时代拆解的对象。

这事儿对他,甚至对整个中国电影圈,或许都算不上坏事。反而提醒咱们,所有成功的套路都是有时间限制的,没有哪个人能一直站在功劳簿上不下来。

真正的硬汉,可能不是一直表现得铁血无畏、从不出错,而是在跌倒之后,能清楚地看到现实,放下曾经的荣耀,用真心诚意的好作品,去与新一代的观众重新搭建起关系。

来源:三半撩电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