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半夜刷手机,看完一部恐怖片,关灯后满脑子都是那张脸,第二天上班地铁都不敢靠门站——这六部片,后劲就是这么野。
半夜刷手机,看完一部恐怖片,关灯后满脑子都是那张脸,第二天上班地铁都不敢靠门站——这六部片,后劲就是这么野。
先说《魅味》。
德国家庭去法国度假,捡了个女仆回家,结果全家被“吃穷”了。
不是夸张,是真的吃。
血顺着桌布滴到地板缝,镜头却给了一个特写:女主还在微笑,好像在说“你们终于尝到被剥削的滋味”。
看完才反应过来,这哪是鬼故事,是阶级互啃。
《红眼》就简单多了:一列老火车,16年前的死人集体返场。
没有大场面,全靠座位吱呀声和忽明忽暗的灯。
最吓人的是,你以为逃到站就安全了,结果广播说“本次列车永不靠站”。
那种逃不掉的窒息感,比鬼跳脸还难受。
《咒》玩的是“自己吓自己”。
伪纪录片晃得人想吐,可越晃越像真的。
女主对着镜头念咒,弹幕飘过“别念了”,但没人能关视频。
最损的是片尾告诉你:诅咒已经顺着网线爬到你家了。
看完直接拔路由器,笑死。
《关灯后》把恐惧拆成两步:第一步,灯灭;第二步,黑暗里有人贴着你呼吸。
场景就是普通公寓,连鬼都懒得化妆,纯靠影子拉长。
看完当晚,床头夜灯销量估计涨了三倍。
《考死》没有鬼,只有一群学生被锁在教室里做“死亡期中卷”。
题目答错,椅子底下喷血。
最离谱的是,老师还在讲台计时:“还有五分钟交卷哦。”学生党看完直接PTSD:原来考试真的会死人。
压轴的《腥心眼》最鸡贼。
情人节,情侣排队送命,血浆像玫瑰一样炸开。
导演一边砍人一边讲冷笑话,吓得人笑出声。
胆小的人也能看,因为下一秒笑点就把恐怖冲淡了。
但笑完才发现,单身狗才是最终赢家。
总结一句:这六部片不玩虚的,要么让你怀疑自家保姆,要么让你害怕关灯,要么让你连火车都不敢坐。
看完一个月还缓不过来?
正常,谁让它们把日常场景变成了恐怖副本。
来源:窗边快乐观雨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