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片子直接凉凉?吴京新作上映6天就撤档,26万票房背后太扎心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8-30 16:19 2

摘要:这波操作真的秀到我了!当电影陷入“票房滑铁卢”的困局,撤档是否就是那毫无瑕疵的最佳选择?这一决策背后的诸多因素,的确耐人寻味,值得我们深入思索一番。今天咱们就来扒一扒那些"见势不妙就开溜"的影片,结局一个比一个惨!

这波操作真的秀到我了!当电影陷入“票房滑铁卢”的困局,撤档是否就是那毫无瑕疵的最佳选择?这一决策背后的诸多因素,的确耐人寻味,值得我们深入思索一番。今天咱们就来扒一扒那些"见势不妙就开溜"的影片,结局一个比一个惨!

8月末,电影圈惊爆大瓜。吴京出品的新片《再见,坏蛋》,上映仅6日便撤档,票房极为惨淡,仅揽26.7万,如此结局,着实令人喟叹。这究竟是何种概念?要知道,这般数额竟连当下顶流明星一日的伙食费都难以企及,实在令人唏嘘不已。

令人匪夷所思的是,这部影片于豆瓣竟斩获8.5分的佳绩!如此评分,着实超乎常理,让人不禁心生诸多疑惑。然而,院线排片尽是些“阴间时段”,不是大清早,便是深夜场。如此安排,实在令人费解,这般操作,无异于将观众拒之门外,着实有劝退之嫌。与此同时,成龙先生的《捕风追影》票房已豪取五亿之巨。

如此斐然成绩,形成的对比着实残酷,令人感慨不已。

说实话,这片子阵容真的不算差。主演陈明昊身为资深老戏骨,于《漫长的季节》中精彩诠释马德胜一角。王宁、周晓鸥等实力派演员强势加盟,他们的加持让整个阵容熠熠生辉,着实强大非凡。导演俞钟执导的《我的兄弟姐妹》,恰似一枚重磅催泪弹。其情节真挚动人,如潺潺溪流,轻触人们内心最柔软处,引得无数观者泪湿衣襟,那赚取的泪水,实难计量。

剧情设定也很有意思:一个在武汉老城区帮人讨债的"鄂人"大武,某天遇到了自称来自月亮的小孩豆豆。这个身患绝症的小娃娃,居然让这个江湖老油条展现出了温柔的一面。

但是!再好的配置也架不住院线这波骚操作啊!排片不是早上6点就是晚上11点,这时间点简直是在为难打工人。要知道,2025年暑期档总票房都破110亿了,这片子却只分到这么点排片,实惨!

当下电影市场竞争之激烈,实乃达到白热化程度!各方争奇斗艳,恰似风起云涌,可谓“卷”意十足,令人应接不暇。超过150部片子扎堆上映,观众的注意力根本不够分。抗战题材影片《南京照相馆》一举刷新历史纪录,成绩斐然。

与此同时,国漫佳作《浪浪山小妖怪》与《罗小黑战记2》亦表现出色,在票房市场上疯狂揽金,风头正盛。

这么说吧,现在的影院排片就跟网红带货一样,谁流量大就推谁。小成本文艺片于影视之林崭露头角,可谓难如登天。在商业浪潮席卷下,资源多向大片倾斜,小成本文艺片缺乏宣发与资金,突围之路荆棘满布。就算你有吴京这块金字招牌,观众不买账也是白搭。

而且我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现在很多影院的盈利模式都升级了。比如万达搞了个"超级娱乐空间",光卖《光与夜之恋》和《原神》的周边就赚了1个多亿,比去年直接翻倍。这操作,妥妥的降维打击啊!

当下诸多影片皆采用“打不过就跑”之策略,看似是一种趋利避害的选择。然而,如此做法究竟会收获怎样的结果呢?着实引人深思。2017年《纯洁心灵·逐梦演艺圈》上映4天就撤档,改期后照样扑街;

2019年《情圣2》因为主演出事撤档,到现在都没能重新上映。

撤档这件事吧,就跟分手后求复合一样,破镜难重圆。观众一旦给你贴上了"烂片"的标签,想撕掉可就难了。而且现在网友个个都是列文虎克,一点风吹草动都能给你扒得明明白白。

更为关键的是,此举无疑暴露了片方对自家作品的信心匮乏。他们的这种表现,反映出其内心深处对作品品质、市场接受度等方面的不确信。如果质量真的能打,何必害怕正面刚?想想《大圣归来》,刚开始排片也不多,全靠自来水观众口口相传,最后实现了惊天逆袭。

如今,电影院早已超脱了单纯放映影片的场所范畴。它不仅是光影艺术的呈现地,更成为社交、休闲的多元空间,承载着观众的多样体验。万达和《原神》联名,周边卖到飞起,还成功把游戏玩家转化成了观影人群。这波操作直接带来了6400万的GMV,还转化了超千万的票房收入。

其实我觉得,像《再见,坏蛋》这样的文艺片,或许更适合走流媒体路线。与其在院线里当炮灰,不如直接在视频平台上线,说不定还能圈一波粉。当下,年轻群体的娱乐偏好已悄然转变。相较于专程前往电影院观影,他们更热衷于以闲适姿态躺卧家中,沉浸于刷剧的自在时光,这一现象值得关注。

常言道,“好饭不怕晚”。世间诸多美好之事,恰似精心烹制之佳肴,需历经时光雕琢、火候淬炼,方能成就至味。耐心守候,美好自会如期而至。2015年的《心迷宫》刚开始排片也很惨淡,后来靠着口碑逆袭,现在已经是小成本电影的教科书案例了。

《再见,坏蛋》于豆瓣斩获8.5分佳绩,这一数据有力表明,凡是观看过此作品的观众,皆给予了高度好评,足见其魅力非凡,引人赞誉。有网友评价此片为“中国版《菊次郎的夏天》”。导演凭借精湛技艺,将武汉老巷子里的市井生活鲜活呈现,画面真实自然,情感真挚动人,令人感同身受。

但是现实很骨感——26万的票房成绩,让这部片子成为了市场竞争下的牺牲品。这不禁引发我的思索:当我们一味地追逐票房数据时,是否已然忘却了电影身为艺术形式的本质内涵?在功利的道路上疾行,莫要丢失了艺术的初心。

回溯1994年,《肖申克的救赎》初映,票房寂寥。然岁月荏苒,其以深邃内涵与独特魅力,挣脱票房枷锁,于光影长河中披荆斩棘,终成影史璀璨经典。这充分表明,优秀之作历经岁月淘洗仍能熠熠生辉,足见其经得起时间的严苛考验。由此观之,票房绝非衡量电影价值的唯一标尺。

---

电影市场亟待实现多元化的蓬勃发展。单一模式易使市场陷入瓶颈,多元发展方能为其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满足观众日益丰富的观影需求。在电影的多元天地里,大制作商业片如璀璨星辰,不可或缺;小成本文艺片似幽微烛光,亦需生存土壤。二者兼容并蓄,方能让电影世界精彩纷呈。健康的电影生态理应呈现百花齐放之态,各类影片争奇斗艳、各展风采,而非让单一类型或风格的影片一枝独秀,如此方能蓬勃发展、多元共生。

那些选择撤档的影片,最后大多都悄无声息地消失了。反而是在逆境中坚持下来的,往往能等到属于自己的高光时刻。

所以啊,与其想着"打不过就跑",不如好好打磨作品质量。是金子总会发光,好片子也总会遇到懂得欣赏的观众。你们觉得呢?

来源:嘻嘻影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