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你有没有想过,我们每天经历的喜怒哀乐,其实都可以像看电影一样,被我们清清楚楚地看见?这背后,有两个非常关键的东西,一个是觉知,一个是内观。觉知就像是电影院里那束照亮银幕的光,它不说话,不评判,只是默默地亮着。只要它在,你就能看到屏幕上发生了什么。在生活中,这种
你有没有想过,我们每天经历的喜怒哀乐,其实都可以像看电影一样,被我们清清楚楚地看见?这背后,有两个非常关键的东西,一个是觉知,一个是内观。觉知就像是电影院里那束照亮银幕的光,它不说话,不评判,只是默默地亮着。只要它在,你就能看到屏幕上发生了什么。在生活中,这种“光”就是你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在想什么、在感受什么。你走路时知道脚踩在地上的感觉,你难过时知道心里有一股沉重,你开心时知道嘴角在上扬。它不分析为什么开心或难过,也不说这个情绪好不好,它只是知道,就像灯光照亮画面一样自然。
而内观呢,它不是看外面的电影剧情,而是把这束光调转方向,照向自己。你开始留意身体的细微感受,比如肩膀是不是有点酸,呼吸是不是变快了;你开始观察情绪的起伏,比如愤怒像一阵风刮过,焦虑像水波一圈圈扩散;你也开始注意到头脑中那些来来去去的念头,比如“我是不是做错了”“别人会不会讨厌我”。这个过程,就是内观。它是有意识地把觉知用在自己身上,像一个温和的旁观者,静静地看着内在的一切发生。
觉知是基础,内观是练习。就像电让灯泡发光,没有觉知,内观就无从谈起。但你越练习内观,觉知就越敏锐,越清晰。这就像锻炼肌肉,每一次你觉察到一个情绪,观察到一个念头,都是在给觉知“举一次哑铃”。时间久了,你的觉知力越来越强,哪怕是最细微的身体变化或心理波动,你都能第一时间发现。
举个例子,你在工作中被质疑,火气“噌”地一下就上来了。如果没有觉知,你可能直接爆发,说出伤人的话,事后又后悔。但如果你启动了觉知,你会第一时间意识到:“哦,我生气了。”接着,你开始内观:我胸口发紧,心跳加快,脑子里有个声音在喊“他凭什么这么说我!”当你这样观察时,你就不再完全被情绪控制,而是站在了一个更清醒的位置。这个位置,让你有了选择的自由,你可以深呼吸,可以暂停回应,可以用更成熟的方式处理问题。你不再是情绪的奴隶,而是它的观察者和引导者。每一次这样的练习,都让你更贴近内心的平静与智慧。
来源:嘟嘟神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