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打破院线垄断,让好电影与观众见面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8-29 14:13 1

摘要:电影走向市场以后,无论是投资拍摄还是全国公映,都有资本在运作。一些导演拍摄了好的电影,却受制于院线的操控,无法与观众见面。为了适应院线的要求,导演要在合适的时间上线,而且要修改电影,最终弄得电影没有较高的票房,不赚钱,当然就会被院线方漠视,甚至被迅速下线。应该

电影走向市场以后,无论是投资拍摄还是全国公映,都有资本在运作。一些导演拍摄了好的电影,却受制于院线的操控,无法与观众见面。为了适应院线的要求,导演要在合适的时间上线,而且要修改电影,最终弄得电影没有较高的票房,不赚钱,当然就会被院线方漠视,甚至被迅速下线。应该打破院线垄断,让好电影与观众见面。

虽然电影拍摄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但现在很多人都可以通过智能手机来拍摄短片,甚至有人可以直接拍摄一部电影,却无法在院线播放,因为个人拍摄的电影不够格,没有受到有关方面的审核,当然院线方根本就瞧不上。似乎真正的电影需要有大手笔,大投资,但大投资并不一定能生产出好的电影,只不过聚攒很多人气,砸钱做宣传而已,虽然可以在放映的时候赚不少钱,甚至有的票房能够达到五十多亿,但并不一定体现真正的电影艺术。赚钱的商业片大多不是好电影,而好电影大多不赚钱。形成这种诡辩逻辑的是院线方的垄断,因为院线方也是资本投入的,要挑拣着赚钱的电影上映,只是拍片就有了竞价排名的意思。哪些电影投资大,给院线方返点高,也就是返点的利润多,院线方就会把哪些电影排在最前面。观众数量是一定的,黄金时段的电影当然会比午夜场的电影票房高,甚至院线方依据垄断优势,采取偷票房的方式,全面拉升返点高的电影票房价值,最终把一部烂片捧成了票房价值很高的片子,有着虚高估值的作用。因为这样的片子票房越高,院线方获得的利润就越多,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院线方不惜以偷票房的形式来拉高片子的票房价值。

没有任何投资方和导演能够和院线方较劲,大多都要服从院线方的要求。院线方抽成比例比较高,一般都在百分之五十以上,有的能够达到百分之六十以上,也就是说,票房十亿的电影,院线方要抽走五到六亿,而剩下的才是投资方的,当然也有导演和演员的佣金。有的导演抵押了房产,砸锅卖铁,拍出一部电影,居然能够达到五十多亿票房,当然是赚翻了,但电影并不是好电影,只是宣扬了狭隘的民族主义,看的人群情激愤,却距离现实太遥远,只是一种群体自恋罢了。还有一个喜剧演员拍电影,宣扬母爱,票房居然也达到五十多亿,当然也赚翻了,院线方也赚翻了。这样的电影被高估了价值,而且被院线方哄抬价格,最终弄得没什么意思了,只不过成了资本玩的游戏,而这样的电影也就成了资本投入的商品。很多看这样电影的观众被玩弄了,没有欣赏到好的电影,却为这样的资本片面拉高价值的产品买单。好电影不一定投资很大,很可能是小成本制作。但很多观众受到院线方的影响,以为大投资才值得看,大导演拍的才值得看,票房高的才值得看,其实已经被误导了。电影艺术不是以票房高低来论断的,而是以是否深入人心来论断的。

好的电影是走心的,不会脱离现实太远,甚至让人觉得展现的是身边的人,身边的事。观众看这样的电影,很容易把自己代入进去,变成电影中的主人公,一起经历悲欢离合,经历艰难与磨难,实现人格和思想的蜕变。用震撼人心来形容这样的电影是不为过的,这种震撼人心是触及人的灵魂,而不是简单地刺激人的神经。院线方垄断电影放映之后,就要和制片方谈条件,要获取最大的利润。院线方早已实现了竞价排名规则,把获得利润高的电影排到最前面,把获得利润低的电影放到最后面,甚至主观论断,认为演中国戏曲的电影或含有中国戏曲元素的电影就是老电影,老演员演的电影也是老电影,贴近现实生活的电影也是老电影,不新潮,不刺激,年轻人不喜欢看,就会自动排到后面,最终弄得好电影不赚钱,而不好的烂片却赚钱,怎么说都是亵渎了电影艺术,也玩弄了观众。既然院线方已经形成了垄断,有关部门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说明电影运作已经完全资本化,甚至有走向电影工业或电影产业的可能。当电影拍摄和放映完全受资本支配的时候,就没有所谓的真相,也没有所谓的电影艺术。真正体现电影艺术的好电影不能和很多观众见面,最终受到冷落,而大烂片却经常和观众见面,以至于培养了观众不良的观影习惯,也让他们认为票房高的就是好电影,票房低的就是不好的电影。

很多票房高的电影都是喜剧片,即便情节出现硬伤,也可以用嘻嘻哈哈的节奏带过,甚至导演找了一帮带笑人,带着观众笑。导演会每隔五分钟设置一个笑点,从电影开始到结束,一直抻着观众笑,也就是反复刺激观众的神经,让观众以为这样的电影就是好电影,其实已经惯坏了观众,让观众养成了不良的观影习惯。导演似乎很无奈,因为很多观众都是刷短视频的,而短视频会在一两分钟之内制造很多笑点,节奏很快。导演为了适应观众刷短视频的习惯,就要把电影弄得节奏快一点,而且弄得笑点密集,只是给观众提供了娱乐的需要,却没有走心,就更别提触及观众的灵魂了。观众看了这样的电影,从头笑到尾,就误以为这样的电影是好电影,其实只不过被蒙骗了而已。院线方垄断电影公映权,最终要播放一些节奏快的、笑点密集的电影,而不会播放正常叙事的电影。好电影的叙事节奏并不是非常快,而是层层递进,却不会五分钟设置一个笑点,当然不一定能适应年轻人的观影习惯,而院线方也是这样认定的,最终把这样的好电影拍到午夜场,甚至根本就不给拍片,最终造成这样的电影票房很低的结局。资本投入电影的拍摄和制作,倘若好的电影总是不赚钱,即便再叫好,也不会受到投资方的承认。长时间这样运作下去,好电影就销声匿迹了,留给人们的只是一些逗人乐的大蓝瓶或者片面宣扬狭隘民族主义和亲情的片子,用煽情的语言和情节来赚取观众可怜的眼泪,怎么说都是对电影艺术的亵渎,也是院线方垄断造成的结果。

需要打破院线方的垄断,让好电影获得好的排片位置,让大烂片靠边站。不然院线方放映的都是逗人乐的大烂片,娱乐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而电影艺术却完全被亵渎了,好像电影成了一种马戏团逗人乐的杂耍,而演员们成了跳梁小丑,连同导演和制片方都有成为跳梁小丑的可能。电影投资方不得不向院线方低头,有的甚至主动撤档,主动修改电影,削足适履,以至于弄得电影面目全非,好的情节全都被删掉了,只是为了适应院线方的需要,甚至导演在拍片的时候,就已经对剧本动了手脚,要适应院线方的需要,要隔几分钟制造一个笑点,当然也就把电影弄成了逗人玩儿的东西,而不再是什么艺术了。希望有关部门能够果断出手,真正打破院线方的垄断,让好的电影与观众见面,也让电影艺术真正传承下去,不至于败在资本的手里。

来源:铁剑帮帮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