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怖片上映,有删减,6.9分,值得看吗?

快播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8-28 22:39 2

摘要:原版在一个月前就已经上线了流媒体,是完整的,口碑非常好,被视为这个系列的复苏之作。但昨天我们这里公映的是删减版,而且出现了非常严重的删减,电影最精彩的一场戏直接就是砍废了。于是这就出现了很尴尬的情况,大家买票看的是这个删减版,评价的也是这个删减版,自然会出现低

写在前面

今晚聊一部神奇的院线电影——

《死神来了:血脉诅咒》

写这个片子之前,我自己都有些犹豫,我要评价的到底是哪一个版本。

原版在一个月前就已经上线了流媒体,是完整的,口碑非常好,被视为这个系列的复苏之作。但昨天我们这里公映的是删减版,而且出现了非常严重的删减,电影最精彩的一场戏直接就是砍废了。于是这就出现了很尴尬的情况,大家买票看的是这个删减版,评价的也是这个删减版,自然会出现低于预期的失望。

我的观看顺序是先去影院,买了IMAX厅看了公映删减版,看完回来再用流媒体版本对照检查了一些具体的删减。

所以我很矛盾——我当然不推荐大家去看删减版,尤其还是这么严重的删减。但这个电影和之前《F1》一样,在电脑上看根本发挥不出它的“威力”。

拿我自己的体验来说,即使是删减版,依旧能给我带来在我们的院线上很难体验到的巨大视觉冲击和心理惊悚感。

这部片的品质非常好,作为一个纯粹的商业类型片,已经是非常不错了,我也非常喜欢。

所以,今晚我就只能根据我自己的体验,用电影院的体验,聊完整版的片子。

正文

这一系列最经典的手法就是对“炸弹理论”的变体应用。

这一理论是希区柯克提出的,即预先向观众揭示危险信息,告诉观众此处有一个即将被引爆的炸弹,使观众产生超越戏中人物认知的焦虑情绪,于是在观众等待炸弹引爆的预期过程中,将这种焦虑与恐惧最大化。

比如说《夺魂索》尸体发现的段落,还有《寂静之地》中楼梯上弹出来的那一根钉子,让观众超越戏中人物预先看到钉子的存在,于是观众等待主角何时会踩中钉子的这几分钟,就成了全片最紧张的几分钟。

而《死神来了》还有一个超越的地方在于,观众只知道此处存在一个炸弹,但镜头内的万物都有可能是那个炸弹,这就在“炸弹何时被引爆”这个谜题之上叠加了另一个谜题:炸弹到底是什么?

比如这部中家庭聚餐的一段,观众已经知道在这场聚会中势必有人会死去,于是剧情设计了多处的危险点:冰块中藏着的碎玻璃;蹦床下暗藏的尖利钉耙;摇摇欲坠的积木;喷发出火焰的户外烧烤机;铁链挂着的吊床等等。

每一处藏着危险的地方都给观众叠加了一重紧张,于是每在他们嚼冰块、蹦蹦床、堆积木时这重紧张就会被放大,最终在剧本和观众你来我往的游戏中,舅妈碰倒了啤酒瓶,啤酒瓶砸中了给管子充气的开关,积木倒塌碰倒了冰水,让碎玻璃掉到了草地上,而充气的管子膨胀让钉耙倒下,压中了割草机的开关,最后舅舅不慎踩中了地上的玻璃倒地被割草机搅碎头颅。

对炸弹理论的变体应用还有一处在于炸弹作用的对象也是未知的。

比如按照逻辑,都以为下一个会死的是大哥艾瑞克,所以当艾瑞克故意靠近一些危险源却不死的时候,观众紧张的依旧是到底下一秒会让什么东西杀死他。

但下一秒却是画面背景处跑步的妹妹被卷入垃圾桶,紧接着被夹死在垃圾车内。

它其实本质上还是那种先制造出暴风雨来临前的平静,接着用“jump scare”吓人的一套模式,只不过由于它把这套模式应用地有趣娴熟,所以依旧能给观众带来“好”的体验。

这就制造出了这部最大的亮点——

如影随形的恐惧,甚至是日常中如影随形的恐惧。

所以它在很多日常的地方做文章。

比如开头天空塔的电梯故障导致电梯直接下坠,而没来得及进去的人在电梯口身体被夹成两半;还有高空中的玻璃地面骤然碎裂所有人直接坠落死亡。

再后面还有旋转的吊扇,这几乎是最日常的工具,以及尖利的碎玻璃和冰块的混淆。

危险无处不在,在意识到这一点之后弟弟甚至连进大楼的旋转门都要深呼吸,它直接将危险源与日常生活链接,这会让观众在影片结束后依旧处于入戏的状态。

可以说在这一点上,《死神来了》已经做到了这类惊悚类型的极致。

而针对这部来说,它还有一些在剧情值得称道的地方。

最重要的一点是,它的整体逻辑是在线的。

一方面是通过预知梦和天空塔的剧情,把六部剧情产生了串联,让整个“死神来了”系列的世界观更加清晰了。

开头女主做了和外祖母一样的梦,因为一枚小孩故意乱扔的硬币,导致天空塔上的所有人死亡,而外祖母预见了这一未来。

所以当外祖母拦下小孩,拯救了所有人的性命时,她就更改了死神的生死簿,从而让死神只能一个个杀死在场的这些人以及他们的后代。

于是在外祖母研究死神的笔记中,我们能看到前几部失事的航班、拉木头的卡车等内容,即便能找到一些例外,这也无疑预示着整个六部都被统纳进死神的世界观内,死亡不再只是命运的巧合,也有了注定的必然。

同时它还借此给出了黑人JB的身份,他是被外祖母救下的一个小孩,也是死神名单上的最后一个人。由于现实中的演员身患癌症,所以主创让他自己对观众说一段告别的话,那段“享受生活,珍惜每一分每一秒”可以说是他戏内戏外与死神搏斗的神来之笔。

再者,它具体情节上的逻辑基本在线。

不能否认它确实有一些生硬的剧情,比如垃圾车司机戴耳机听歌以及扭头在手机上找歌,刚好错过了几人呼救的机会,导致了妹妹的死亡;还有艾瑞克的性格以及他挑衅死神的态度,都有着把他写成恐怖片中一贯会有的愚蠢角色的倾向。

但整体上人物的行动都是有现实逻辑的,它强调的就是人在有逻辑的行动下遭遇的无常之死,通过环环相扣的巧合引向了必然的死亡与死神的无处不在。

比如医院核磁共振和自动贩卖机的那一段。

JB说了逃避死亡的两种方式:杀人获得他剩余的寿命;以及在心脏停止跳动之后急救回来,利用这一时间差骗过死神。这构成了艾瑞克带着弟弟来到医院试图用第二种方式救下他的起因。

于是二人在医院的自动贩卖机购买花生酱食品,试图让对花生严重过敏的弟弟心脏暂停;而在购买过程中机器卡住,愤怒的哥哥暴力捶打摇晃机器致使弹簧弹出。

接下来二人不慎碰到核磁共振室的开关,核磁共振的磁力达到了最大的危险值,于是在弟弟吃下花生酱的一刻,机器骤然吸附艾瑞克身上的鼻环耳环阴茎环等各类铁环,他整个人被竖直挤压进机器的圆环内,并利用他给过敏的弟弟推来的轮椅完成了腰斩的致命一击。

而弟弟在拿到解除过敏的药剂后,恰逢医生推开门查看状况,此时吸力将开头崩出的贩卖机内的铁环骤然吸来插入弟弟的额头,并随着吸力让铁环在弟弟额头上缓慢旋转。

这一整段对于恐怖血腥的设计感可谓极致,并且它将巧合与宿命的双重逻辑也结合得很好。

只可惜这一段也成了院线里删减最严重的地方。

这是它相对于血腥剧情同样重要的环节,对逻辑的重视让观众可以更强烈地同情并代入死亡的角色而非死神的角色,这是这部片的成功之处,因为它极大程度上增强了观众的临场感。

毕竟从影院出来后,我是真的在坐电梯还是走楼梯之间犹豫了一秒钟。

音乐/

配图/《死神来了:血脉诅咒》

来源:莲乡情影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