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早在一百多年前的海报、漫画里,亚洲人就被画成一条缝的眼、龅牙、辫子,方便他们一眼认出“异类”。
“眼睛小”被拿来当笑料,听着像玩笑,戳下去全是刺。
欧美人把这事当梗玩,其实只是把老掉牙的偏见又翻出来晒一遍。
早在一百多年前的海报、漫画里,亚洲人就被画成一条缝的眼、龅牙、辫子,方便他们一眼认出“异类”。
后来电影电视接力,把这套脸固化成“标准东方脸”。
笑点不是眼睛,是“你不是我们”。
有趣的是,唐朝壁画里,老外也被画成高鼻子深眼窝,像卡通人。
谁都曾把别人画成漫画,区别是谁先掌握了画笔和放映机。
话语权在谁手里,谁的长相就成了“正常”,剩下的统统算“好笑”。
现在刷短视频,能看到单眼皮女生化霸气眼妆,男团爱豆用细长眼杀人。
点赞数高得吓人,说明年轻人根本不吃老一套。
美不美,不再由几十年前的旧海报说了算。
可伤害已经留下。
不少人小时候被当众拉眼角,拍照时被提醒“睁大点”。
一句“开个玩笑”背后,是把人按在刻板印象的墙上摩擦。
被笑的人得花很多年,才能重新喜欢镜子里的自己。
要破解也简单:别再把单一模板当真理。
下次再听见“你们眼睛小”,可以反问一句“那又怎样”。
世界这么大,眼睛本来就有千万种形状,谁规定只有大双眼皮才叫好看?
梗会过时,尊重不会。
来源:小模型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