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在刷某短视频平台,真是被《捕风追影》预售破亿刷屏了。眼下大家都在聊一个问题:港片还有救吗?这片子一出来,票房刷到这么高,观众心里的那点火苗算是又被点着了。
最近在刷某短视频平台,真是被《捕风追影》预售破亿刷屏了。眼下大家都在聊一个问题:港片还有救吗?这片子一出来,票房刷到这么高,观众心里的那点火苗算是又被点着了。
想想往年港片的起伏,多少有点命途多舛。十年前,《寒战》票房五亿多,差点就成救命稻草。去年谢霆锋、甄子丹的《怒火·重案》票房13亿多,让人感觉警匪片还活得挺带劲。但今年的《风再起时》一出,才卖了四千多万,鼻子差点被气歪——讲港式套路,现在根本糊弄不了观众。
今年成龙又带着《捕风追影》冲进暑期档,前二十分钟直接来一个电梯肉搏,快把观众的港片DNA都打活了。成龙68岁,拳拳到肉,让人敬佩得不行。这部片子的劲头特别像是跟动作电影的最后孤勇,还真有点开创新一代港片的意思。
其实动作片的瓶颈,2017年成龙拍《英伦对决》那会就已经看得出来。好莱坞团队、各路特效堆得再高,也盖不住剧情的老套。成龙还透露当时每场戏都得靠止痛药扛着。这种触动,我真有点心疼这老伙计。
这次新片厉害在哪?打戏全面升级,但不是无脑拳脚,背后的情感线被藏得很深。像张子枫拿茶壶顶壮汉那段,镜头还特意带过她父亲牺牲的报纸,为啥打?每一拳每一脚,都是情绪的爆发。不是那种“打架有多帅”,而是“打得有多疼”。这种狠劲、这种铺垫,港片黄金年代也只能算刚及格,这次讲真,把动作和故事绑一块,观感特别顺畅。
再说说行业里的误判。现在有些港片,为了赶工业化流程、抄美式大片,结果丢了魂儿。拿《风再起时》举例,投资两亿多,复刻60年代香港,结果像极了PPT一样翻页。还有《神探大战》,搞精神分裂,结果被说抄了《致命ID》。这些好莱坞桥段,观众早已见怪不怪,压根儿不买账。
《捕风追影》牛就牛在没整花活,实打实拼命拍动作戏。比如成龙本人当场蹦极跳伞,根本不玩替身。这年头谁还这么拼命?曹申良动作指导,安排了洗衣房大战,用脱水机玩眩晕,比一堆绿幕特效带劲多了。这种土办法,就是老港片的招儿,老观众一看就热血沸腾!
现在就说港片复兴还是早了点,但《捕风追影》挺身而出,好歹给了个新希望。咱再看邻居,韩国能拍《摩加迪沙》,拿下青龙奖,日本《浪客剑心》系列票房也破百亿日元。这说明啥?华语动作片不是缺钱也不是缺特效,而是缺点“不要命”的狠劲。
那些细节更让人动容,比如梁家辉煮方便面时手抽搐、张子枫撞破玻璃留下的真青一块。不是磨皮美颜时代的假象,而是真实又生疼。这就像在跟AI虚假换脸叫板。
票房会不会成为港片新拐点,谁都说不好。但这么一剂强心针,是扎进不少人心坎儿了,港片也不是完全没戏。
文章图片取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来源:晞晞嘻嘻sunny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