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确认,是演员张译!

快播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8-07 14:22 3

摘要:一级演员,啥概念?国字号里最顶的身份牌。给谁?给那种——行业传说、奖拿到手抽筋、演技被集体认证的那拨。

张译,一级演员了?

你没看错,不是三线、不是优秀、不是啥特级,直接顶到头了。

8月6日,媒体一发,热搜就炸,内娱又迎来了一个“封神现场”。

一级演员,啥概念?国字号里最顶的身份牌。给谁?给那种——行业传说、奖拿到手抽筋、演技被集体认证的那拨。

张译,拿得起这个牌子吗?来,先看履历。

很多人一提张译,第一反应都停留在“踏实”“低调”“老实人”。

真有这么朴实无华吗?下头琢磨琢磨。

2009年,《我的团长我的团》。那年,张译31岁,演孟烦了,愣是在一众老戏骨里稳稳站住。

但你真以为就靠一部剧杀出来?呵,想多了。前面多少年当兵、跑龙套、被冷眼、挨批评,楼道烟抽得比小区保安还勤快。

2014年,《亲爱的》——啊那是黄渤、佟大为、赵薇的剧?别急,人家张译就靠那几个镜头,直接拿下百花奖最佳男配,还混上威尼斯红毯。

不是主角,就能拿大满贯,这就叫实力硬到不讲道理。

2016年,《追凶者也》,电影节又是双杀。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导演协会,奖抱回家累不累?

混到2023,《狂飙》高热度,男主光环一出,这波安欣直接飞升全网“人民好警察”。帅吗?张译自己都说,“谁还在乎帅不帅,演好就行”。

可有意思的还在后头。

今年4月,第二次拿下华表奖“优秀男演员”。什么意思?业内第三个两封影帝的男人。说明啥,奖杯都快摞出一面墙了。

现在一级演员,又补上一刀。内娱地板也就这么高了。

可问题也来了——

一张纸、一个称号,真能等于张译的江湖地位?

有人质疑,这评一级演员的标准,到底看啥?演技、履历、还是资历论资排辈?还是人脉,还是啥门路操作?

圈里不少人背地里嘀咕:你瞧,新生代一大把人流量飞天,奖却给这种“不红不火”的老牌艺人。

饭圈小朋友一脸懵逼:“张译谁啊?我们家哥哥咋没名额?”

可,那些懂行的,心里门儿清。演技这种事,时间会筛选掉99%的吹牛。

这一回老张上位,业内不说服气那是假的。

但也有人觉得,沉默寡言、不营销不黑红,能不能带动流量?市场要不要“偶像+实力”双保险?平台流量化到现在,还吃这种“德艺双馨”的老路数?

华表奖、金鸡奖、白玉兰、金鹰、百花……听着唬人,高低只在市场份额上走,资本愿不愿意买单。

台媒还爆了个料,说一级演员名单其实早就内定,流程其实就是走个过场。真的假的,不敢说。

但这么多年,大奖打包,级别打包,就连本名都从张毅变成张译,仿佛命运都要他走到今天。

只是,这行业高位固化早就不是秘密。有人一进圈,赢在起跑线。有人,拼到42岁才“成精”。张译算哪批?

而观众这边,感官又是另一套——

有人觉得他真,是那种脱俗的真,不是为流量的假设。也有粉丝酸,“张译这种控场力还需要评一级?业界不早公认了?”

更有犀利网友调侃:“现在一大批小鲜肉小花要哭晕在厕所了,戏混俩月、奖拉满档,但评资历就是差口气。这高地谁还能登?”

情绪再推到高潮:这么多奖、高帽子、台阶全给你了,就问张译下一步干嘛?演技可以更上一层楼吗?还能演多久?能不能三连华表,打破记录?

反过去看,年轻一批演员要上升道路长得很。金光大道被这些老前辈踩了一遍又一遍。

但反差又扎眼:炒作、流量、热搜一茬接一茬,留下来的,就是当年那批“熬得住寂寞”的。

一级演员、职业天花板、奖牌一箩筐,可换来的到底是自由,还是被推向了风口浪尖?

有圈内人冷幽默:“现在张译就是业界的白月光,流量当韭菜,口碑全靠自己种。有几个人真能做到?”

还真难说。

一纸荣誉风风火火,别家是庆功酒他这是清茶淡饭。网上问,“除了张译,谁还能担得起一级演员?”评论两极分化。

有支持的,打call刷屏:“张译就是我们心目中‘戏骨’!赢麻了!”

也有等着看翻车的:“别吹,一级演员翻车案例谁还没见过?”

一句话,演艺圈刷的是履历更是命。

而门外的小朋友,估计还在懵。“舞台反转、流量错位,内娱到底咋了?”

可戏台还得落幕,张译怎么走,一级演员这枚“勋章”到底沉还是飘,全靠后头的剧说话。

你觉得张译有配吗?一级演员这顶帽子真顶得住吗?

留言说说,谁才是你心中的“一级演员”?

来源:高夫人听音乐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