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上映三天,票房冲到全球第一(约 3.4 亿美元,折合 24.5 亿人民币)。
最近,一部新片票房大爆。
上映三天,票房冲到全球第一(约 3.4 亿美元,折合 24.5 亿人民币)。
吊打同期上映的年度大片《碟中谍 8》。
预测票房更是直接飙上十亿美元,赢麻在望。
从故事到票房表现,甚至相关争议都是一个路子。
什么主角太丑、厌童争议、改编毁原作 ......
咱们来瞅瞅,这部美版《哪吒》到底什么样——
《星际宝贝史迪奇》
Lilo & Stitch
《狮子王》《阿拉丁》《小美人鱼》《白雪公主》......
作为迪士尼最赚钱的 IP 之一,《星际宝贝史迪奇》自然也在其中。
2002 年,动画电影《星际宝贝》上映。
当时,迪士尼的二维动画,已经进入衰退期,连宣传都得「摇人」助阵。
谁知这部原创新片不仅逆势拿下高票房,还获得了当年的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提名,风光无限。
不过,身处神仙打架的年代,《星际宝贝》在奥斯卡上还是败给了宫老的巅峰之作《千与千寻》。
吉卜力内部对此相当意外。
因为他们觉得,站在作品角度看:
「《星际宝贝》确实更出色,真的很棒啊!」
输出各国,最高评分达 9.5,承包了一代人的童年。
如今小观众长大,钱包鼓了,真人版电影也闻讯赶来。
《星际宝贝史迪奇》仍有票房号召力,主要还是靠原版的动画故事足够动人。
一只被追捕的邪恶外星小狗,和一个地球问题小女孩相遇。
最终成为朋友,成为家人,免去了彼此精神与身体流亡的命运。
「『ohana』意味着家人,而家人意味着永不抛弃,永不遗忘。」
史迪奇一角的细腻刻画,更让这只外星小狗成了迪士尼顶流。
前期一张来路不明的「妖怪版史迪奇」概念照,就一度激起观众抗议。
只是从光溜溜,变成了「邪恶摇粒绒」。
饰演女主的小演员玛雅,以及其他主演,都生于长于夏威夷岛。
外形气质,都与原作十分契合。
像是史迪奇搞破坏的场景。
换句话说,迪士尼真人版电影常见的「雷点」都被这部逃过。
既然如此,又怎么会出现这么大的争议呢?
两者的故事、人设、争议、和产生原因,都很相似。
比如,史迪奇的形象被说与饺子版哪吒神似。
大眼大嘴利齿,六只手臂。
很多对史迪奇没有童年滤镜的观众,接受起来仍有门槛,不免出现质疑。
饺子版哪吒被设定为魔丸转世,天生恶种。
史迪奇同样是危险系数极高的太空试验品。
刀枪不入,力大无比,思维极快,是专为破坏而生的武器。
为了逃开尾随而来的强霸博士和独眼霹雳的抓捕,主动成为莉萝的宠物。
想用莉萝作为掩护,保障自己的安全。
但破坏基因作祟,史迪仔到了莉萝家,闹腾一刻不停,到处拆家。
不喜欢熊孩子人设的观众,看了会莫名头大。
经常与同学打架,与仅有的家人姐姐常常闹矛盾,还动不动莫名其妙尖叫。
俩魔童联合,破坏力翻倍。
小观众长大已经再难代入主角,反而一直照顾莉萝的姐姐引人共情。
闹腾的情节容易让人血压飙高,「厌童」情绪跟着上头。
《哪吒 1》上映时,由于对过往哪吒故事的颠覆,曾被指背叛人物内核。
「反父权反孝道」的先锋,成了父慈子孝的代言人。
一部极具人文关怀的神作,沦为了单薄的合家欢宣传片。
事实上,史迪奇与哪吒的故事重点是一样的。
那就是天生坏种,有没有改变的可能?
甚至,两部电影都给出了相似的答案。
那就是家人的关怀、朋友的善意、环境的包容,可以融化世上的坚冰。
来到地球后的史迪奇与莉萝一起冒险,两个「熊孩子」因为彼此的陪伴反倒安静下来。
但一次意外,史迪奇差点连累莉萝溺水。
出于自责,史迪奇默默离开。
莉萝却将史迪奇接回家中,不舍得责怪他。
但二者早已在相处中互认家人。
所以当史迪奇被强霸抓走时,莉萝也偷偷跟着上了飞船。
她不怕未知的危险,更怕家人的离散。
也是因为这样的真心相待,史迪奇才拼命救下掉落飞船的莉萝。
并为了帮莉萝捡回唯一的一张全家福,差点葬身大海。
故事最终走向了温馨大团圆。
怎么故事还是那个故事,内核却降级了?
鱼叔发现,电影的确保留了大致故事走向,却抛弃了更多细节。
而原版《星际宝贝》一度被誉为神作,也是因为这些细节。
拿史迪奇的刻画为例。
电影版的史迪奇是毛茸茸的萌物,与莉萝的互动也相当有爱。
动画里,强霸博士说明了史迪奇狂躁的原因。
他作为创造者,没有为史迪奇注入存在意义的程序。
于是没有过往记忆的大脑,和没有精神归处的内心,让其狂躁不停。
类似一个人需要从抚育者或是陪伴者处获得反馈,用来确立自己的形状与存在。
史迪奇没有任何家人,只好不断通过跟世界碰撞,去厘清让人抓狂的混乱。
深夜,史迪奇无法入眠。
莉萝给他讲了《丑小鸭》的童话书,史迪奇一下安静了下来。
事后,莉萝还听到了史迪奇的哭声。
而是找到了接纳他的家人,明白了来路,也有了去路。
史迪奇因此明白,自己就像这只丑小鸭。
要想停止制造混乱,他需要一个家。
「I'm lost......」
强霸却告诉他:
「你为破坏而生,你永远不可能有家」
他与莉萝的家人情谊,也更加动人。
因为莉萝跟史迪仔一样,失去父母,又马上要离开姐姐。
她们互为镜像,连面对不安时的表现都一样。
或许我们从未想过,在好与坏的家之外,还有人无家可回。
而人哪怕曾经孤绝,只要你想,也未尝不能重新选择属于自己的家人。
新片中,边缘人的处境刻画,换成了更多姐妹相处,以及邻里人情的呈现。
莉萝与史迪奇的矛盾与和解受限于真人表演难度,也跟着删减。
故事的确更为欢乐和谐,却丢失了锐度与纵深。
比如原作里,宇宙法庭的存在涉及各种人类社会议题。
所谓的「反派」角色设置,也都各有深意。
喜爱女装的独眼霹雳、对莉萝如父的强霸、喜欢粉色的甘图 ......
每一个,都在打破刻板偏见。
让「家人」不局限于传统意义,呈现出作品更平等普世的包容内核。
这一点对比二十多年后《哪吒》的歧视争议,也能看出观念的超前。
甘图一角更是直接被删掉,折损了角色的复杂性。
来源:河鸣经典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