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此文讲述的是中国港台地区上世纪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最具代表性的导演杰作,是对香港和台湾两地华语电影黄金时代的深情回望。从侯孝贤诗意的长镜头到王家卫迷离的都市寓言,从徐克天马行空的武侠世界到周星驰解构传统的无厘头喜剧,每一部作品都是时代精神的切片。这里既有金马奖、
此文讲述的是中国港台地区上世纪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最具代表性的导演杰作,是对香港和台湾两地华语电影黄金时代的深情回望。从侯孝贤诗意的长镜头到王家卫迷离的都市寓言,从徐克天马行空的武侠世界到周星驰解构传统的无厘头喜剧,每一部作品都是时代精神的切片。这里既有金马奖、金像奖加冕的艺术经典,也有影响流行文化的商业巨制,也不乏被重新发掘的影史遗珠。透过这些胶片记忆,我们得以回味那个创意迸发、类型多元的港台华语电影盛世,感受镜头背后的人文温度与美学追求。——温棘 Part 1 中国香港地区
王家卫 风格:后现代风格,都市疏离,视觉美学独特 《旺角卡门》,1988(出品年份,以下略),7.8(豆瓣评分,以下略)| 黑帮边缘人的爱情。| 金像奖最佳男配角 《阿飞正传》,1990,8.5| "无脚鸟"的浪子寓言。| 金像奖最佳影片 《重庆森林》,1994,8.8| 都市人的速食爱情。| 金像奖最佳影片 《东邪西毒》,1994,8.6| 武侠外壳的爱情哲学。| 威尼斯电影节最佳摄影 《堕落天使》,1995,8.3| 都市夜归人的疏离。| 香港电影评论学会最佳影片 《春光乍泄》,1997,8.9| 布宜诺斯艾利斯之恋。| 戛纳最佳导演
徐 克 风格:武侠创新,类型片突破,视觉创新 《鬼马智多星》,1981,7.5| 都市喜剧的开山之作。| 金马奖最佳导演 《新蜀山剑侠》,1983,7.1| 武侠特效里程碑。| 金像奖最佳美术指导 《刀马旦》,1986,7.7| 民国乱世女性传奇。| 金像奖最佳女配角提名 《倩女幽魂》,1987,8.8| 人鬼恋的奇幻经典。| 金像奖最佳美术指导 《笑傲江湖》,1990,8.0| 武侠世界的权谋逍遥。| 金马奖最佳原创歌曲 《黄飞鸿》,1991,8.3| 民族英雄的乱世担当。| 金像奖最佳动作设计 《青蛇》,1993,8.6| 女性视角解构白蛇传。| 金像奖最佳服装设计 《刀》,1995,8.1| 残酷武侠生存法则。| 香港电影评论学会推荐电影
吴宇森 风格:暴力美学,兄弟情义,宗教隐喻 《英雄本色》,1986,8.7| 黑帮兄弟情义经典。| 金马奖最佳导演 《英雄本色2》,1987,8.3| 江湖义气的延续。| 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动作设计 《喋血双雄》,1989,8.4| 杀手与警察的浪漫。| 香港电影评论学会世纪十大 《喋血街头》,1990,8.2| 越南兄弟悲剧。| 金马奖/金像奖多项提名《纵横四海》,1991,8.8| 侠盗三人行传奇。| 金像奖最佳男主角提名 《辣手神探》,1992,8.0| 警匪暴力美学巅峰。| 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剪接
许鞍华 风格:人文关怀,女性视角,社会写实 《投奔怒海》,1982,8.5| 越南难民的生存挣扎。| 金像奖最佳影片 《倾城之恋》,1984,7.7| 张爱玲笔下的乱世情。| 金马奖最佳服装设计 《书剑恩仇录》,1987,7.1| 金庸武侠史诗改编。| 金像奖最佳摄影提名 《客途秋恨》,1990,8.4| 母女代际文化冲突。| 金马奖最佳原著剧本 《女人,四十》,1995,8.9| 中年主妇的苦乐人生。| 柏林电影节最佳女主角 《千言万语》,1999,8.1| 香港社运史诗。| 金马奖最佳影片
杜琪峰 风格:黑色宿命论,警匪类型创新《阿郎的故事》,1989,8.5| 浪子回头赛车悲剧。| 金像奖最佳男主角《审死官》,1992,7.9| 古装律政喜剧经典。| 金马奖系列奖项提名《东方三侠》,1993,7.5| 女性超级英雄传奇。| 金像奖最佳原创电影歌曲 《十万火急》,1997,7.6| 消防员职业剧。| 金像奖多项提名《暗花》,1998,8.4| 宿命论黑帮悬疑。| 香港电影评论学会推荐电影 《枪火》,1999,8.8| 黑帮保镖的极简对决。| 金像奖最佳导演 《暗战》,1999,8.6| 警匪智斗经典。| 金像奖最佳男主角
李力持/周星驰 风格:开创香港无厘头式电影模式(李力持是周星驰御用导演)《情圣》,1991,7.6
| 骗子互骗的荒诞闹剧。
《唐伯虎点秋香》,1993,8.7| 无厘头喜剧巅峰。| 香港年度票房冠军《国产凌凌漆》(与周星驰合导),1994,8.4
| 周星驰的导演处女作,土味特工逆袭金枪客。
| 第14届香港金像奖最佳男主/男配双提名《食神》(与周星驰合导),1996,8.1| 美食江湖逆袭传奇。| 金马奖最佳女主角提名《大内密探零零发》,1996,8.0
| 发明家密探智斗无相王。
| 1996年香港票房季军《喜剧之王》(与周星驰合导),1999,8.8| 龙套演员的辛酸浪漫。| 香港年度票房冠军
陈可辛 风格:情感细腻,跨文化视角,商业与艺术平衡《双城故事》,1991,7.7| 友情与爱情的港式浪漫。| 金像奖最佳男主角 《风尘三侠》(与李志毅合导),1993,7,2
| 都市男女的情感浮世绘。
| 金像奖多项提名《新难兄难弟》(与李志毅合导),1993,8.0| 穿越亲情喜剧。《金枝玉叶》,1994,8.0| 娱乐圈性别错位喜剧。| 香港年度十大卖座电影 《甜蜜蜜》,1996,8.9| 新移民的爱情漂泊。| 金马奖最佳影片
关锦鹏 风格:女性视角,怀旧美学,文学改编 《地下情》,1986,7.7| 都市男女疏离。
| 金像奖最佳编剧《胭脂扣》,1987,8.5| 女鬼寻夫的时空痴恋。| 金马奖最佳女主角 《人在纽约》,1989,7.7| 海外华人的身份焦虑。| 金马奖最佳影片 《阮玲玉》,1991,8.6| 一代影星的悲剧人生。| 柏林影后 《红玫瑰白玫瑰》,1994,7.8| 张爱玲笔下的欲望。| 金马奖最佳女主角
尔冬升 风格:社会写实,情感深刻,商业与文艺兼具《癫佬正传》,1986,8.6| 精神病患的悲惨世界。| 金像奖最佳男配角 《新不了情》,1993,8.3| 绝症少女的爱情挽歌。| 金像奖最佳影片 《色情男女》,1996,7.8| 电影人的梦想现实。| 戛纳电影节主竞赛
麦当雄 风格:黑帮写实,暴力直白,社会批判《省港旗兵》,1984,8.2| 大圈仔的亡命之旅。| 金马奖最佳导演 《跛豪》,1991,8.3| 香港黑帮教父传奇。| 金像奖最佳影片
陈嘉上 风格:商业类型片,动作喜剧《逃学威龙》,1991,8.0| 周星驰校园喜剧经典。| 香港年度票房冠军 《野兽刑警》,1998,7.7| 黑白模糊的警察故事。| 金像奖最佳影片
张之亮 风格:人文关怀,社会写实《笼民》,1992,8.9| 底层社会的生存实录。| 金像奖最佳影片 《自梳》,1997,8.3| 战乱年代的同性之爱。| 金马奖最佳原创剧本提名 邱礼涛 风格:cult片先锋,社会批判,类型多样《八仙饭店之人肉叉烧包》,1993,7.3| cult片经典之作。| 金像奖最佳男主角 《伊波拉病毒》,1996,7.0| 疯狂病毒杀戮片。
高志森 风格:市井喜剧,贺岁片专家《富贵逼人》,1987,7.8| 市井小民的暴富梦。| 香港年度十大卖座电影 《家有喜事》,1992,8.4| 全明星贺岁喜剧。| 香港年度票房冠军《鸡同鸭讲》,1988,7.7| 市井餐饮喜剧。 | 金像奖两项提名
刘镇伟 风格:无厘头喜剧,后现代解构《赌圣》,1990,7.8| 周星驰无厘头代表作。| 香港年度票房冠军《92黑玫瑰对黑玫瑰》,1992,7.4| 怀旧cult喜剧。| 金像奖最佳男配角《东成西就》,1993,8.7| 全明星疯狂武侠喜剧。| 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大奖《大话西游之月光宝盒/大圣娶亲》,1995,9.2| 时空爱情悲剧。| 香港电影评论学会世纪百大
张艾嘉 风格:女性视角见长,女性特有的细腻和温柔《最爱》,1986,8.3
| 闺蜜爱上同一男人的情感纠葛。
| 第23届金马奖最佳女主角《少女小渔》,1995,7.8
| 移民少女在异国文化中的生存与觉醒。
| 第40届亚太电影节最佳影片《心动》,1999,8.2
| 跨越二十年的初恋回忆。
| 第19届香港金像奖最佳编剧
林岭东 风格:暴力写实,社会压抑感 《龙虎风云》,1987,7.8| 卧底警察的生死抉择。| 金像奖最佳导演 《监狱风云》,1987,8.4| 监狱黑幕人性挣扎。| 金像奖最佳男配角
严 浩 风格:文学改编,历史反思 《似水流年》,1984,8.2| 归港游子的乡村记忆。| 金像奖最佳影片 《滚滚红尘》,1990,8.2| 乱世文人的爱情悲剧。| 金马奖最佳影片 《天国逆子》,1994,8.0| 弑母伦理悲剧。| 东京电影节最佳影片
张婉婷 风格:移民题材,温情叙事 《秋天的童话》,1987,8.5| 纽约街头的市井浪漫。| 金马奖最佳男主角 《宋家皇朝》,1997,7.8| 宋氏三姐妹的民国史诗。| 金像奖最佳女主角
罗卓瑶 风格:女性视角,诗意叙事《秋月》,1992,7.9| 香港移民的乡愁。| 洛迦诺电影节金豹奖
冼杞然 风格:史诗叙事,历史题材《西楚霸王》,1994,7.2| 楚汉争霸的史诗演绎。| 金马奖/金像奖提名各一项
陈 果 风格:草根写实,手持摄影《香港制造》,1997,8.2| 边缘青年的绝望青春。| 金像奖最佳影片 《去年烟花特别多》,1998,7.8| 九七后的身份迷失。| 香港电影评论学会推荐电影
程小东 风格:武侠美学,视觉创新《笑傲江湖2:东方不败》,1992,8.4| 林青霞的武侠经典。| 香港电影评论学会推荐电影 《六指琴魔》,1994,7.3| 林青霞反串武侠。
袁和平 风格:动作设计大师,武术哲学《奇门遁甲》,1982,8.2
| 玄学秘术与功夫的奇幻结合。
| 香港cult片经典,金像奖1项提名《太极张三丰》,1993,8.1| 李连杰的武术哲学。| 金马奖两项提名
刘国昌 风格:社会写实,边缘题材《童党》,1988,7.5| 街头少年的犯罪实录。| 金像奖三项提名 《庙街皇后》,1990,7.3| 庙街底层女性。| 金像奖最佳编剧《三个夏天》,1993,7.5| 青春成长的迷茫觉醒。| 金像奖一项提名
王 晶
风格:商业娱乐《赌神1》,1989,8.5| 赌片巅峰之作。| 金像奖最佳男主角提名《赌神2》,1994,8.1| 赌片经典续作。《鹿鼎记》,1992,8.2| 周星驰武侠喜剧。
刘伟强
风格:商业类型。《古惑仔之人在江湖》,1996,8.0| 黑帮青春热血。《古惑仔2猛龙过江》,1996,7.6| 黑帮青春续作。《古惑仔3只手遮天》,1996,7.5| 黑帮命运悲剧。
叶锦鸿 风格:都市爱情,清新文艺 《飞一般爱情小说》,1997,8.0| 都市爱情的清新小品。| 金马奖/金像奖各一项提名
Part 2中国台湾地区
侯孝贤 风格:长镜头美学,写实主义《风柜来的人》,1983,8.4| 澎湖少年的青春迷茫。| 金马奖最佳导演提名《冬冬的假期》,1984,8.4| 孩童眼中的乡村夏日。| 亚太影展最佳导演 《童年往事》,1985,8.9| 家族记忆中的时代变迁。| 金马奖最佳原著剧本 《恋恋风尘》,1986,8.6| 青梅竹马的现实告别。| 葡萄牙特罗伊亚电影节最佳导演 《尼罗河女儿》,1987,7.2| 都市少女的成长故事。| 金马奖 最佳原创配乐《悲情城市》,1989,9.0| 二二八事件家族史诗。| 威尼斯金狮奖 《戏梦人生》,1993,8.4| 布袋戏大师的浮生录。| 戛纳电影节评审团奖《好男好女》,1995,7.8| 戏中戏的历史记忆。| 戛纳主竞赛单元提名
杨德昌 风格:冷静疏离的都市观察,社会批判《光阴的故事》,1982,7.8| 台湾新电影开山之作。| 金马奖最佳影片提名 《海滩的一天》,1983,8.4| 现代女性的婚姻困境。| 亚太影展最佳摄影《青梅竹马》,1985,8.1| 都市男女的情感疏离。| 洛迦诺电影节特别提及《恐怖分子》,1986,8.9| 现代都市的暴力寓言。| 金马奖最佳影片 《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1991,8.9| 青春残酷物语。| 金马奖最佳影片 《独立时代》,1994,8.6| 台北中产的虚伪生活。| 戛纳电影节主竞赛《麻将》,1996,8.7| 台北青年欺诈游戏。
| 柏林电影节主竞赛单元提名
李 安 风格:细腻情感刻画,叙事工整,跨文化视角 《推手》,1991,8.4| 中美文化碰撞的父子情。| 金马奖最佳男主角 《喜宴》,1993,8.9| 同性恋情的家庭喜剧。| 柏林金熊奖 《饮食男女》,1994,9.2| 家庭餐桌的情感纠葛。| 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
蔡明亮 风格:极简主义,都市孤独,长镜头美学,疏离感《青少年哪吒》,1992,7.9| 边缘少年的孤独游荡。| 东京电影节青年电影奖 《爱情万岁》,1994,7.9| 都市人的空虚寂寞。| 威尼斯金狮奖 《河流》,1997,7.7| 家庭关系的隐秘欲望。| 柏林电影节银熊奖
王 童 风格:历史写实,关注底层,视觉风格强烈 《稻草人》,1987,8.5| 日据农民的荒诞求生。| 金马奖最佳影片 《香蕉天堂》,1989,8.2| 外省人的身份困境。| 金马奖最佳男配角 《无言的山丘》,1992,9.1| 矿工的血泪史诗。| 金马奖最佳影片 《红柿子》,1997,8.9| 外省家族战后生活。| 金马奖多项提名
万 仁 风格:社会写实,政治隐喻 《超级市民》,1985,7.6| 台北都市的荒诞现实。| 金马奖最佳原著剧本提名
陈国富 风格:黑色幽默,社会讽刺,类型片创新 《征婚启事》,1998,7.8| 都市女性的情感探索。| 金马奖评审团特别奖
赖声川 风格:剧场感强烈,存在主义思考 《暗恋桃花源》,1992,8.5| 舞台剧改编的爱情错位。| 东京电影节青年导演奖
虞戡平 风格:社会写实,情感细腻《搭错车》,1983,8.4| 哑父与养女的亲情。| 金马奖最佳原创音乐
柯一正
风格:青春成长,清新写实《我们都是这样长大的》,1986,8.1| 校园青春故事。| 金马奖 最佳原著剧本
张 毅
风格:女性视角,婚姻史诗《我这样过了一生》,1985,8.3| 女性婚姻史诗。| 金马奖最佳影片/导演/女主角
陈玉勋
风格:荒诞喜剧,社会讽刺《热带鱼》,1995,8.7| 荒诞教育讽刺。| 金马奖 最佳女配角
来源:我的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