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有来自纽约的业余侦探迪克·查尔斯顿,比利时侦探米洛·比埃尔,上海检查员西德尼·王,还有英国的杰西卡·马波尔小姐与旧金山的萨姆·戴蒙德。
1.《怪宴》Murder by Death
导演:罗伯特·摩尔 | 豆瓣:8.1 | 美国 | 1976年
雾气弥漫的夜晚,五位举世闻名的侦探受邀前往一座神秘古堡参加晚宴。
这侦探阵容堪称豪华!
有来自纽约的业余侦探迪克·查尔斯顿,比利时侦探米洛·比埃尔,上海检查员西德尼·王,还有英国的杰西卡·马波尔小姐与旧金山的萨姆·戴蒙德。
然而,古堡主人莱昂内尔·吐温并未现身,等待他们的是精心设计的谋杀事件。
随着诡异事件不断发生,侦探们与助手们开始推理调查。
过程中,各种假人、神秘身份等谜团交织,结局更是出人意料,真凶身份令人大跌眼镜。
它完全不按传统推理片的套路出牌,五位大名鼎鼎的侦探被邀到神秘庄园,结果掉进了一场荒诞的谋杀游戏里。
这里面对经典侦探形象的戏谑可太逗了,福尔摩斯、马普尔小姐都被夸张模仿,悬疑又搞笑。
导演把推理和讽刺玩得明明白白,最后那反转更是神来之笔,把“暴风雪山庄”模式都给颠覆了。
2.《不道德的审判》Death and the Maiden
导演:罗曼·波兰斯基 | 豆瓣:8.1 | 英国 / 法国 | 1994年
在南美某国海滨别墅,一场暴风雨夜拉开故事帷幕。
波利娜曾是na粹暴行的受害者,性格变得神经质。
丈夫杰拉多当选调查前法西斯罪行委员会主席后,波利娜怪异举动频出。
她将邻居米兰达医生的车推下山崖,又因磁带“死亡和处女”及米兰达的气味、呼吸,认定米兰达是当年施暴者,将其绑架逼供。
米兰达有不在场证据,杰拉多也难以相信。
审判中,各方矛盾激化,真相在猜疑与对抗中逐渐浮现,结局出人意料。
改编自舞台剧,聚焦私刑审判这事儿就够抓人眼球。
受害者绑架折磨疑似施暴者,全片在封闭空间展开,把暴力、复仇和正义的界限搅得那叫一个模糊。
波兰斯基的调度太牛了,让观众在同情和谴责之间反复横跳。
还有本·金斯利,演技层次感拉满,把角色的道德困境诠释得淋漓尽致。
3.《无声言证》 Mute Witness
导演:安东尼·威勒 | 豆瓣:8.0 | 俄罗斯 / 英国 / 德国 | 1995年
在美国人赴俄拍片的片场,聋哑女道具师比莉因忘拿道具返回,意外撞见摄影师等人拍摄不ya视频时残忍杀害女you的现场。
她惊恐逃窜,过程中钥匙掉落垃圾间,还险被摄影师发现。
之后比莉虽报警,却被凶手误导警方。
凶手为掩盖罪行,不断追杀比莉,甚至利用她对姐姐的关心设下陷阱。
比莉凭借智慧,在城市的各个角落与凶手周旋,在追寻真相的道路上,发现案件背后藏着错综复杂的犯罪网络。
悬疑感非常足,妥妥的希区柯克风,紧张得我手心直冒汗。
主角不能说话,这限制反而把紧张氛围拉满。
惊悚和喜剧在片子里完美融合,最后结局反转直接封神,我直接拍案叫绝!
4.《勾魂游戏》The Last of Sheila
导演:赫伯特·罗斯 | 豆瓣:7.6 | 美国 | 1973年
在地中海的一艘私人游轮上,电影界首脑克林顿为探寻一年前妻子被汽车撞死的真相,邀请与妻子之死相关的六位好莱坞演艺界大腕登船。
他公布字谜游戏,众人各拿保密卡片,每天靠岸后两小时内探索答案。
随着游戏推进,六人因卡片知晓彼此隐私而人人自危。
此后,复仇、谋杀、死亡的戏码接连上演,凶手似乎就藏在这六位宾客之中。
在这封闭空间里,真相与谎言交织,众人命运被推向未知深渊。
每个角色都藏着秘密,看的时候我就像侦探一样疯狂拼凑线索,眼睛都不敢多眨一下。
导演还玩起了“戏中戏”结构,这脑洞简直绝了。
最后真相揭露的时候,我直接被震撼到,冲击力那叫一个强!
5.《囚徒》Prisoners
导演:丹尼斯·维伦纽瓦 | 豆瓣:8.1 | 美国 | 2013年
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小镇,波士顿木匠凯勒·多弗与邻居伯奇一家欢度感恩节时,6岁女儿安娜和邻居女儿乔伊突然失踪。
警方锁定一辆可疑休旅车,逮捕车主艾利克斯,但因证据不足且其智商仅10岁,48小时后释放。
凯勒心急如焚,决定自行追查,绑架并拷问艾利克斯。
与此同时,警探洛基持续调查,案件真相在多方角力中逐渐浮出水面,背后牵扯出更多令人震惊的秘密。
这片子真的绝了,压抑绝望感直接拉满!
两个女孩失踪,警方没辙,休·杰克曼演的父亲直接开启复仇行动。
那冷冽色调和慢节奏叙事,跟主题太搭了,维勒弗导演太会营造窒息感,我全程紧张得不行。
杰克曼演技炸裂,把绝望父亲的愤怒偏执演活了,吉伦哈尔演的警探又冷静克制,对比超强烈。
它还探讨了正义和私刑的界限,结局留白让人反复琢磨,真的值得一看!
来源:高山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