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德华新片票房惨淡,三天仅65万,香港市场为何弃他?

快播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5-13 07:21 2

摘要:作为火了四十年的香港影坛 “常青树”,刘德华这次在自家门口狠狠栽了跟头。5 月 8 日上映的纯港片《猎金游戏》,本以为能靠 “本土情怀” 收割票房,结果三天下来仅入账 65 万人民币。更扎心的是,同期上映的内地电影《水饺皇后》马丽主演,首日票房就达 8.5 万

刘德华新片香港票房扑街,三天仅 65 万,连马丽都赢麻了?

作为火了四十年的香港影坛 “常青树”,刘德华这次在自家门口狠狠栽了跟头。5 月 8 日上映的纯港片《猎金游戏》,本以为能靠 “本土情怀” 收割票房,结果三天下来仅入账 65 万人民币。更扎心的是,同期上映的内地电影《水饺皇后》马丽主演,首日票房就达 8.5 万美元,十天累计近 290 万,直接把华仔甩在身后。这波 “主场失利” 让网友惊呼:香港市场咋连刘德华都不要了?

走进香港尖沙咀的影院,《猎金游戏》的放映厅里满满都是 “银发族”。有观众调侃:“开场时数了数,全场 30 个人里 20 个戴老花镜,后排大爷打哈欠的声音比枪声还响。” 数据更戳心:40 岁以上观众占比超 60%,25 岁以下年轻人不到两成,和内地 00 后在抖音疯狂二创华仔打戏的热闹场景形成强烈反差。

但这部被香港观众 “冷落” 的片子,在内地却成了香饽饽。五一档上映后,一路紧跟着《水饺皇后》拿下票房亚军,目前总票房已接近 2 亿,预计最终能突破 3 亿大关。华仔近年作品,《莫斯科行动》香港票房 4 万美元,《红毯先生》5.4 万,就连阵容豪华的《潜行》也仅 142 万,可在内地部部轻松破亿。难怪有业内人士感慨:“现在的香港市场,连刘德华的‘情怀牌’都打不动了。”

为啥会出现这种 “冰火两重天”?有院线经理透露内情:“香港观众现在看到‘警匪’‘卧底’‘黑帮火拼’这些词就犯怵,感觉华仔十年前就在演类似的角色,现在海报上换身西装拿把枪,大家都知道剧情套路 —— 无非是兄弟反目、警局内鬼、最后天台对决那老三样。”

这背后折射的,其实是整个香港电影的 “中年危机”。这几年香港电影市场有多惨?2024 年总票房创 13 年新低,2025 年上半年全港开拍的电影不足十部。投资人为啥不愿意掏钱?看看《猎金游戏》的制作就知道了:华仔主动把片酬砍到三分之一,才凑出 5000 万港元的成本,这连好莱坞同类型片的零头都不到。没钱怎么办?爆炸戏只能用模型,追车戏在小巷里来回转三圈,枪战戏的血包颜色跟番茄酱似的,年轻观众看完直摇头:“这特效还不如我手机里的手游。”

更要命的是人才断层。香港演艺学院电影系毕业生,六成转行去拍广告、短视频,剩下的只能挤在古天乐、刘德华的剧组里做助理。反观那些卖座的港片,比如《九龙城寨之围城》,为啥能在香港票房破亿?人家把港漫的夸张画风和真功夫结合,光开场的 “城寨群殴” 戏就设计了 27 个长镜头,新鲜感直接拉满。而《猎金游戏》还在重复 “仓库验货 — 街头追车 — 码头火拼” 的老套路,别说年轻人,连中年观众都忍不住打哈欠。

还有个现实问题:香港的年轻观众都 “跑” 到流媒体了。Netflix、Disney + 上啥片没有?花几十块钱在家就能看 4K 高清,谁还乐意去影院坐两小时?数据显示,香港 30 岁以下影院观众占比不到 20%,而流媒体用户里年轻人超过 70%。这就好比别人都在玩智能手机了,你还抱着 BP 机说 “情怀无价”,能有市场才怪。

不过,华仔本人早就开始 “破局” 了。他搞的 “亚洲新星导计划”,自己砸了 2 个亿扶持新人,《少年的你》导演曾国祥、《七月与安生》编剧林咏琛都是从这里走出来的。古天乐的 “天下一” 公司更狠,砸 3 亿拍《九龙城寨之围城》,光概念设计就改了 18 版,把 “港片美学” 玩出了新花样。就连香港政府也坐不住了,最近推出 “电影发展基金”,新人导演拍首部电影最高能拿 800 万资助,鼓励大家跳出警匪题材,去拍职场剧、科幻片甚至爱情片。

说到底,这次票房惨败,不是刘德华不而是香港电影太依赖 “老本” 了。想想当年《无间道》为啥能火?因为它打破了警匪片的套路,让观众看到了人性的复杂。现在的观众早就变了,他们要看新鲜的、真实的情感,而不是重复了几百遍的 “兄弟情义”。如果连刘德华都救不了港片,那这个行业真该醒醒了:是继续躺在 “黄金时代” 的功劳簿上吃老本,还是放下身段听听年轻人的声音?

《猎金游戏》的票房惨败,就像一记响亮的耳光,打醒了沉迷 “港片情怀” 的人。但危机也是转机,只要愿意跳出 “地域茧房”,把 “港味” 变成更包容、更创新的创作风格,谁说港片不能再出下一个《无间道》?

你觉得港片还有救吗?快来评论区聊聊你记忆中的经典港片!

来源:积极的小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