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84年,耐克在篮球鞋市场的表现堪忧,市场份额仅为17%,远远落后于匡威和阿迪达斯。为了翻盘,耐克篮球部门的星探桑尼·瓦卡罗决定孤注一掷,把所有的希望寄托在一位新秀迈克尔·乔丹身上。
直觉与远见的商业革命——《气垫传奇》
今天聊聊美国电影《气垫传奇》。
片名AIR / AIR Jordan (2023),别名气垫 / 集气(台)。
1984年,耐克在篮球鞋市场的表现堪忧,市场份额仅为17%,远远落后于匡威和阿迪达斯。为了翻盘,耐克篮球部门的星探桑尼·瓦卡罗决定孤注一掷,把所有的希望寄托在一位新秀迈克尔·乔丹身上。
桑尼坚信乔丹是改变耐克命运的关键。但他的想法引发了公司内部和外部的强烈质疑。耐克的首席执行官菲尔·奈特担心风险,而乔丹的经纪人大卫·福尔克则认为,乔丹不太可能与耐克签约。
桑尼决定不按常规出牌,绕过乔丹的经纪人福尔克,直接去找了乔丹的母亲德洛丽丝·乔丹。
德洛丽丝是个精明的母亲,更是个坚定的支持者,她早就看出了儿子未来的光芒,深信迈克尔注定会成为篮球的传奇。
最终,乔丹选择了耐克,这一决定不仅改变了他的职业生涯,也为体育和文化的交汇点留下了深远的影响。桑尼的赌注收获了惊人的回报,耐克篮球部门一飞冲天,而“飞人乔丹”品牌也成了体育界永恒的象征。
回望过去,我们知道这位前耐克高管成功了:迈克尔·乔丹成为了篮球历史上最伟大的运动员,“飞人乔丹”也因此成为了世界上最具传奇色彩、最具吸引力的运动鞋品牌。
那么,怎么讲述这样一个我们已经知道结局的故事呢?这就是本·阿弗莱克的水平了。
他通过多视角切入,再现了耐克公司如何在1984年凭一场冒险,将篮球天才乔丹与品牌紧密结合的历程。电影展现了商业决策中的紧张感,还融入了幽默与轻松。影片里的对话生动,角色间的互动自然流畅。阿弗莱克借着丰富的台词推进剧情,同时展现角色的内心世界。
电影中不乏各方利益的博弈,以及达成共识的曲折过程。
看似简单的签约背后,藏着无数的妥协和权衡。
电影讲述了一个商业奇迹的诞生,仿佛是耐克鞋的广告大片,你说不定会喜欢。
Air Jordan I,不仅是鞋子,它成了传奇,被誉为史上最受欢迎的运动鞋。2020年,一双迈克尔·乔丹新秀赛季穿过的Air Jordan I,在拍卖会上以创纪录的560,000美元成交。
即使你不爱篮球,或对乔丹的传奇生涯不感冒,也没关系。它不仅仅是一场运动的盛宴,更是一段关于营销与资本主义的现代童话,讲述了梦想如何通过商业智慧转化为现实。
这部电影远不止一段篮球鞋的诞生史,还关于梦想、勇气与冒险的力量。
桑尼·瓦卡罗作为典型的美国梦追逐者,凭借直觉和勇气,敢于赌上一切,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德洛丽丝·乔丹是一个非凡的母亲,她不仅用母爱保护儿子,还在商业谈判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她深知儿子的价值,果断要求销售分成,而非一次性付款。这一决定,改变了运动员代言的规则,也为黑人运动员争取平等报酬开辟了新的道路。
逆袭篮球市场,
成就商业传奇。
来源:妙看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