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的颜色》影片部分根据18世纪亚美尼亚诗人Savat Nova的生平拍摄,但更多地是以诗句代替了诗人的形象。全片几乎没有对白,主要是旁白和剧中人自言自语。 无法用文字概括该片的内容,而且每个人都有权利按自己的方式诠释它。影片几乎从头到尾都是精彩瞬间,电影语言的诗化、色彩的明艳、构图的奇特均衡、内容上的仪式感、宗教感和展现的民族传统文化,都使影片具有超凡脱俗、特立独行的品质。 影片并不关注叙事,而更近于一次诗意体验。帕拉杰诺夫摒弃了传统电影语言——镜头运动、对白、心理描写——取而代之的是一系列静态构图和象征性的表演。演员面对镜头,动作缓慢,神情庄重,仿佛图像本身正在凝视你。没有常规意义上的演技,只有一种仪式感的存在。摘要:《石榴的颜色》影片部分根据18世纪亚美尼亚诗人Savat Nova的生平拍摄,但更多地是以诗句代替了诗人的形象。全片几乎没有对白,主要是旁白和剧中人自言自语。 无法用文字概括该片的内容,而且每个人都有权利按自己的方式诠释它。影片几乎从头到尾都是精彩瞬间,电影语
来源:等等小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