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英雄下神坛,文弱书生来复仇

快播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4-19 02:00 3

摘要:查理是中情局的一名密码破译员,每天对着电脑上钟。他有一个十分恩爱的妻子,过着甜蜜的二人世界。某天妻子要去伦敦出差,一走就是五六天,妻子问查理要不要和她一起去,查理是一个老实的好员工,选择留下继续搬砖。

不会做菜,点开短视频,现学现做,相信不少人都有过类似经历。但一个特工,不会开锁,也点开短视频,现学现开。

这是新片《谍网追凶》里的人物查理。这个中文片名带着上世纪的包浆,比较劝退。若用英文直译的《业余特工》或者片子里的一句台词“查理的复仇”,都还可以原谅。

查理是中情局的一名密码破译员,每天对着电脑上钟。他有一个十分恩爱的妻子,过着甜蜜的二人世界。某天妻子要去伦敦出差,一走就是五六天,妻子问查理要不要和她一起去,查理是一个老实的好员工,选择留下继续搬砖。

一说到中情局就会让人联想到遁天入地、无所不能的特工,而查理只是一名普通的内勤打工人。领导们坐在宽敞的高层办公室,落地窗外是悦目的风景,而查理的办公室在地下5层,缺少阳光和新鲜空气。

这天上司带查理来到楼上,告诉他,伦敦发生了一起恐怖袭击,他的妻子因为想去救人而被恐怖分子杀害。查理恳求上司彻查凶手,但上司因内部利益,拒绝了他的请求。

查理虽然没有外勤特工的身手,但是有着超高的智商。他佯装掌握了上司的犯罪证据,要挟上司对其进行特工培训。这个仇查理要亲自来报,内勤员工这次要出个外勤。

查理在训练营接受荷枪实弹的培训,上司在他家里寻找并不存在的证据,电影在两个情节中交叉剪辑。等到上司识破查理只是“虚张声势”,他已经解锁装备、走出新手村了。

造成妻子丧生的恐怖分子有四个人,在接下来的剧情中查理将把他们从蓝星上一一抹去。

查理从美国启程,辗转英国、法国、土耳其、西班牙、罗马尼亚、俄罗斯,顺着网线,一追到底。

查理的复仇之旅层次丰富,不仅要一路追杀恐怖分子,还要不断躲避中情局上司的追杀。在追杀恐怖分子的过程中,他差点与自己的多年网友从兄弟变CP。中情局内部也发生分裂,新任领导要肃清前朝遗老。

消灭前三个恐怖分子时,查理利用高智商,兵不血刃。第四个恐怖分子是幕后大boss,藏匿在俄罗斯的一个海港,查理故意“以身入局”,让大boss发现自己,当大boss把他带到自己的船上时,便入了他的局,最终大boss惨败。

在商业类型片里,特工片融合了动作、悬疑、科技等元素,老少咸宜,诞生了不少经典。《007》系列的风月骑士与高科技装备,《碟中谍》系列的团队协作与高难度任务,《谍影重重》系列的反英雄主义与实战风格,《王牌特工》系列的英伦绅士与漫画式暴力等等都是观众心中的精品。

传统特工片塑造的往往是身手矫健、装备精良的外勤特工,而《谍网追凶》的主角查理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书生,甚至可能是最接地气的特工,他性格温顺,生活上珍爱花草,工作上任劳任怨,这种设定将传统特工片中的超级英雄请下神坛。查理的每个选择都带着普通人的犹豫和恐惧,观众目睹的不再是神性的碾压,而是人性的胜利。

在剧作结构上,《谍网追凶》因循着好莱坞的生产公式。整部电影123分钟,在进行到第40分钟、影片的三分之一处时,查理飞往伦敦,开启复仇之旅——标准的三幕剧结构。接下来的80分钟里,查理每20分钟消灭一个恐怖分子,直到将其团灭。影片的激励事件是查理妻子的遇难,在A故事中他升级打怪,在B故事中他挣扎在失去爱人的悲痛里,进而完成了从一个内向文员到特工杀手的转变。

《谍网追凶》不是一部上来就大开杀戒的复仇爽片,它在复仇与良知的边界线上左右试探。恐怖分子被查理困在密闭空间,逐渐窒息。查理焦急地恳求恐怖分子告知幕后大boss的所在,“再不告诉我你就要死了”,他也很担心。查理甚至给恐怖分子都留了逃生的可能,因为他知道杀人也会让他失去一些东西。

在《谍网追凶》中,还揭露了一个社会性的问题:当下的我们生活在一个被监控技术彻底渗透的世界里,摄像头、监听设备、数据追踪无处不在。摄像头可以轻易地进行人脸识别,即便摄像头没有拍到,仅仅通过声音,一样可以定位到人,我们的数据被赤裸裸地采集,大数据比你更了解你。

这种情况下,究竟是监控带来的安全感多一些,还是隐私被窥视的无奈多一些,当地球最后一片区域都被摄像头覆盖,自由与安全进行了怎样的交换?

卢佳

责编 陈玲玲

来源:南方周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