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香港电影金像奖的奖杯这次镀了层真金——徐克施南生这对"神雕侠侣"拿终身成就奖,姜小亮韩冬青夫妻档斩获专业精神奖,这波操作直接把情怀拉满。
香港电影金像奖的奖杯这次镀了层真金——徐克施南生这对"神雕侠侣"拿终身成就奖,姜小亮韩冬青夫妻档斩获专业精神奖,这波操作直接把情怀拉满。
老港片迷都知道,这哪是颁奖啊,分明是给整个黄金年代补发身份证。
徐克那标志性的黑框眼镜往台上一摆,影迷DNA就动了。
《黄飞鸿》里李连杰的佛山无影脚踢出了香港动作片的国际地位,《倩女幽魂》里张国荣那抹书卷气至今没人能复刻。
这老怪四十多年不按套路出牌,当年拍《新蜀山剑侠》时硬是砸钱搞出香港首部大量特效的电影,结果票房扑街被骂成狗,现在看简直是提前二十年布局华语奇幻片赛道。
施南生更是个狠角色,当年徐克在片场烧钱如烧纸,全靠她这个制片人满世界搞钱擦屁股。
83版《英雄本色》要不是她带着拷贝跑遍东南亚谈发行,哪能成就小马哥的风衣墨镜传说?这姐们能把电影当期货玩,八十年代就敢把港片卖到韩国泰国,现在看妥妥的文化输出先驱。
要说最接地气的还是姜小亮两口子。
当年看《阿郎的故事》哭成狗,谁能想到周润发那口字正腔圆的国语是姜小亮配的?韩冬青给张曼玉配的《家有喜事》,那句"我老公呢"现在还是B站鬼畜区常客。
这俩活宝在录音棚里打配合,硬是把港式无厘头翻译成全国通用的笑点,比现在AI配音有人味多了。
尔冬升这次颁奖词说得实在,"专业精神奖就该给这些让港片说普通话的人"。
想想九十年代录像厅时代,多少北方小伙是通过姜氏夫妇的配音,误以为周星驰祖籍在东北?现在动不动就搞原声字幕版,反而少了当年那种"翻译再创作"的魔性魅力。
金像奖这波操作挺有意思。
终身成就奖颁给台前幕后黄金搭档,专业精神奖砸向幕后声优,明摆着告诉年轻人:电影不是流量明星的独角戏。
徐克当年在《狄仁杰》系列里试水3D技术被骂花里胡哨,现在看《长津湖》的特效团队都得喊声祖师爷。
施南生要是晚生三十年,绝对是直播带票房的顶流制片。
不过也有影迷在贴吧吐槽:"现在新人导演有几个能像徐克那样十年磨一剑?""现在的配音都是AI合成,姜老师那代人是不是的手艺人?"这话听着扎心,但看看春节档那些靠流量撑场的烂片,确实让人怀念港片黄金时代那股子较真劲。
徐克在获奖感言里抖了个机灵:"这个奖该给香港电影的全体打工人。
"施南生接茬:"我们就是给打工仔们端茶倒水的。
"好家伙,这俩七十多岁的电影民工还在玩凡尔赛,让那些天天买热搜的小鲜肉怎么接?
说个冷知识:姜小亮当年给《东邪西毒》配音时,为找准欧阳锋的声线,专门跑到沙漠里吃三天沙子。
现在某些流量明星拍个落水戏都要用替身,真是应了那句话——技术会进步,但匠心这东西,真不是大数据能算出来的。
各位老铁,你们觉得徐克哪部电影最经典?是黄飞鸿佛山无影脚,还是狄仁杰通天浮屠?评论区唠唠,顺便猜猜下届金像奖会不会给AI配音发个创新奖?
来源:电影记录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