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片又开挂!这年度票房冠军,全是“禁忌”话题

快播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4-08 09:35 5

摘要:没想到,在娱乐至上的时代,一部殡仪题材的电影,竟成为了,2024中国香港电影票房榜的冠军,入围了香港电影金像奖18项提名。许冠文、黄子华,32年后再合作,以香港非遗文化“破地狱”为线索,将生死哲学与人性挣扎相互交织,演绎了一个切中社会情绪的人文故事。影片豆瓣评

没想到,在娱乐至上的时代,

一部殡仪题材的电影,竟成为了,

2024中国香港电影票房榜的冠军,

入围了香港电影金像奖18项提名。

许冠文、黄子华,32年后再合作,

以香港非遗文化“破地狱”为线索,

将生死哲学与人性挣扎相互交织,

演绎了一个切中社会情绪的人文故事。

影片豆瓣评分8.4,有网友说——

它是中国人自己的《入殓师》。

《破·地狱》

(上咪咕视频app,观看正片)

“破地狱”是一种殡仪法事,

来自中国香港传统丧葬文化。

以前啊,人们认为——

生前若有罪孽,死后恐将沦落地狱,

破地狱,即借喃呒师傅“斋醮建功”,

以法力破亡者执迷,

不再受地狱之苦。

该仪式于2011年,

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因为仪式像舞蹈,也被称为“最后一舞” 。

故影片英文名,叫“The Last Dance”。

“破地狱”执业者有个普遍特点,

多为家族传承,且传男不传女。

本片的片名,特意在破和地狱中间,

加了一个点,意在打破这陈旧观念。

接下来,咱们正式切入剧情。

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

各行各业,面临着风险和挑战。

中年婚礼策划师道生(黄子华饰),

因为公司经营困难,进入殡仪行业,

接手了一家殡葬店。

香港殡仪行业,讲究“一文一武”搭档。

“文”指殡仪经理,负责对接业务。

“武”指喃呒师傅,负责超度先人。

道生的引荐人,给他介绍了,

红磡的喃呒师傅文哥(许冠文饰)。

二人组成拍档,开始磨合业务。

道生与文哥,性格截然相反。

道生一天到晚,想着怎么推陈出新,

用私人订制的殡仪服务,

扩展市场、增加收入。

文哥,观念比较守旧。

在他看来,道生所谓的“创新”,

只是为了多赚钱,对行业缺乏尊敬。

于是,二人爆发了一系列矛盾。

文哥认为,这个行业,死者为大。

道生觉得,活人也应该得到宽慰才对。

影片通过几次殡仪服务,解构了这种对立。

比如,为弟弟定制追悼会的青年,

以及执意要保存儿子遗体的母亲。

这些案例揭示了,

殡仪仪式背后的情感经济本质:

生者希望通过消费行为,

填补丧失亲人带来的虚空。

客户对逝者的未竟情感,

被置于殡仪仪式的放大镜下,

隐喻了生者的困境。

影片将这些死亡焦虑情绪,

转化为对现世关系的反思,

进而提出疑问,

生者要如何在告别中,学会释怀?

如何在与逝者的对话中重构自我?

通过这几次殡仪服务,

文哥最终与道生说,“你教了我很多”。

道生也在传统仪式中,

体悟到超越金钱的精神力量,

二者从对立,走向和解。

进一步来说,文哥发现,

不止死者需要“破地狱”,

活人亦有自己的地狱。

这正是影片的第二篇章。

影片后半部分,花了很多篇幅,

讲述“活人也有很多地狱”。

不止咨询殡仪服务的客户有困境,

影片中的主角,也各有各的困境。

道生的困境,是经济

大环境不好,他抵押房子支撑公司,

撑了两年,亏了两年,终于撑不住了。

无数的催款账单、短信、电话,

像潮水袭来,把压他得喘不动气。

文哥的困境,是顽固守旧

年过半百的他,一直从事喃呒师傅,

始终强调殡仪仪式的不可更改性。

尤其是“喃呒传男不传女”“女人污秽”等思想,

更是暗含了性别偏见的封建观念。

这也导致他与女儿,产生代际矛盾。

文哥女儿,郭文玥的困境,是无力

身为救护员,她看着病人走入鬼门关,

然而自己却无能为力。

作为女儿,她从小崇拜父亲,

但父亲却一味遵循祖训,

阻止她想当喃呒师傅的心愿。

这件事,成为她永远的心结。

影片不止讲了个体的困境,

从更大层面来说,

它击中了时代的社会情绪,

一种无形的担忧与不确定。

这几年,部分行业不再稳定,

人们生存压力变大,焦虑情绪蔓延,

不敢透支消费,也不愿为未来买单。

比如,道生感情美满,但不敢要小孩。

郭文玥,甚至不敢触碰稳定情感关系。

文哥则躲在自己的保护壳里,

对父女矛盾、父子问题,

主打一个逃避,不反思也不处理。

影片最后,郭文玥按照父亲遗愿,

为他完成“破地狱”仪式的段落,

既有破除封建观念的意味,

也给观众传递了一种信心。

过去的已经过去了,学会告别,

人始终要往前看,往前走。

如果非要给出破局方法,

那么,道生就是最好的例子。

道生接手殡仪店后,迅速开展新业务,

推出了周边产品和定制化殡仪服务。

虽然中间有碰壁闯祸,

但生意还是在稳步前进。

他这些积极尝试,

来自于港人身上的拼搏精神,

灵活应变,开拓进取、自强不息

再具体点,道生“破地狱”的方式,

是先接受、再妥协、然后变通。

这也是影片在香港上映后,

票房一路飘红的原因之一。

道生接手的这家店,在红磡。

这个设定,很有意思。

许多人知道,香港歌星开演唱会,

喜欢在红磡体育馆,也就是“红馆”。

在这里开唱的人,

不是天王天后,也是准巨星。

但街道另一边的殡仪馆,

每晚也在“开着演唱会”。

一街之隔,热血与告别,

同时奏响不同的音乐,非常魔幻。

导演将这个魔幻的香港特色,

与非遗文化结合起来,

通过《破·地狱》的故事,

打破了人们对生命的单向度认知。

影片对生死哲学的探讨,

对非遗传承的自觉承担,

使它成为2024年的港片标杆。

观众在泪光中完成的,

不仅是一场对逝者的超度,

更是一次对自我生命的庄严凝视。

人生的价值,在于与万物共赴新生。

这或许是影片留给时代的最佳注脚。

编辑:赛门

校审:编辑部全体

监制:时云

来源:咪咕视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