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据英国《每日电讯报》、美国“截止日”网站等多家外媒报道,迪士尼斥巨资打造的真人版《白雪公主》自上映以来深陷票房与口碑双重危机,行业预测显示,这部影片最终可能面临高达1.15亿美元的巨额亏损,成为迪士尼近年最失败的真人改编电影之一。
【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张振】据英国《每日电讯报》、美国“截止日”网站等多家外媒报道,迪士尼斥巨资打造的真人版《白雪公主》自上映以来深陷票房与口碑双重危机,行业预测显示,这部影片最终可能面临高达1.15亿美元的巨额亏损,成为迪士尼近年最失败的真人改编电影之一。
真人版《白雪公主》海报
“截止日”网站称,截至4月1日,该片全球票房仅1.43亿美元,其中北美市场贡献约3600万美元,海外市场1.07亿美元。这一成绩远低于迪士尼预期,甚至不及2019年同样被视为“扑街”的《小飞象》真人版(全球票房3.53亿美元)。更糟糕的是,影片次周北美票房暴跌66%,收入仅1420万美元,跌幅远超同类影片。
若按当前趋势推算,《白雪公主》最终全球票房或定格2.25亿美元,然而其总成本却高达4.1亿美元,包括2.7亿美元制作费(因好莱坞大罢工和英国片场火灾延误导致超支)、1.11亿美元全球营销费用,以及2900万美元其他支出。即使计入后续流媒体和衍生品收入,亏损仍难以避免。
《白雪公主》的失败首先源于观众与影评人的集体差评,其次是营销策略同样失误连连。为减少争议影响,迪士尼罕见地缩减全球首映规模,取消红毯采访并限制媒体访问。然而,这种“冷处理”反而加剧公众对影片质量的怀疑。“截止日”网站称,若迪士尼提前面向社交媒体提供试映机会、营造积极口碑,或能部分抵消负面舆论,但片方已错失这一机会。
尽管影院表现惨淡,迪士尼仍寄望于迪士尼+上线后扭转部分颓势。行业分析师认为,流媒体平台的观看数据或为IP价值“续命”,例如衍生剧集、主题公园联动等长期收益可能缓解经济损失。然而,《白雪公主》的口碑阴影恐难短期内消散,尤其是“白雪公主”的扮演者泽格勒的争议形象已与IP深度绑定。
迪士尼影业负责人大卫·格林鲍姆坦言,未来经典动画改编需更注重创新而非“复刻”,如《黑白魔女库伊拉》的朋克风格就是成功案例。观众对“政治正确”的疲劳与对优质内容的需求,正迫使迪士尼重新审视创作方向。“截止日”网站总结称,年轻明星在社交媒体畅所欲言的时代,片方必须更谨慎平衡表达与商业利益,“这场1.15亿美元的昂贵教训,或许将改写好莱坞的IP开发规则”。
来源:环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