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版《白雪公主》评分1.7分崩盘:政治正确毁了迪士尼童话?

快播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3-31 04:01 3

摘要:“当白雪公主的皮肤不再如雪,当迪士尼的魔法变成‘正确’的枷锁,这究竟是童话的进化,还是经典的消亡?”——2025年最惨烈的票房灾难,撕开了好莱坞的遮羞布。

“当白雪公主的皮肤不再如雪,当迪士尼的魔法变成‘正确’的枷锁,这究竟是童话的进化,还是经典的消亡?”——2025年最惨烈的票房灾难,撕开了好莱坞的遮羞布。

真人版《白雪公主》评分暴跌至1.7分,此般局面的背后是选角与设定的全面崩塌。但迪士尼选择拉丁裔演员瑞秋·齐格勒出演,并将角色背景魔改为“因暴雪出生得名”,撇弃了原著中“肤白如雪”是白雪公主的核心设定,中国网友直呼“毁童年”,豆瓣4.2分评论区被“棕雪公主”刷屏,甚至有观众调侃:“这版白雪公主更适合演女佣,盖尔·加朵的王后才该当主角!”

真人版《白雪公主》全球票房仅1.16亿美元,中国内地票房不足千万,亏损超14.5亿人民币,堪称迪士尼史上最大败笔。迪士尼的“肤色正确”策略本无错,但强行篡改角色内核,无异于用政治正确绑架艺术创作。

迪士尼宣称要打造“新时代公主”,却让白雪公主在“独立”与“恋爱脑”间反复横跳。删去王子角色,改为盗贼男主,但“真爱之吻”依然存在;公主高喊“领导国家”,最终却靠男主和小矮人拯救。

猎人用苹果交差、王后沉迷敛财、公主不干家务只当“气氛组”,剧情幼稚到网友吐槽:“996打工人喊口号能升职吗?”从《小美人鱼》到《白雪公主》,迪士尼的“正确化”策略正遭遇全球抵制。

网友痛批好莱坞“以丑为美”,本质是抢夺审美话语权。瑞秋·齐格勒更因歧视亚裔、竖中指等行为,激怒中国观众。迪士尼陷入“艺术—资本—政治”三角死循环。前CEO查佩克强推多元化,导致《白雪公主》从选角到剧本全面失控,最终被观众用脚投票。

IMDb 86%的一星差评证明,观众要的是“好故事”,而非“正确口号”。正如影评人所说:“童话的灵魂不是肤色,而是对人性永恒的叩问。”《白雪公主》的溃败,是迪士尼IP透支的缩影,更是传统童话与现代价值观割裂的警钟。

对比《灰姑娘》的水晶鞋、《美女与野兽》的城堡,新版《白雪公主》特效廉价如手游CG,连1937年动画的想象力都不如。若迪士尼继续“正确至上”,恐将失去最后的情怀党。观众需要的是《冰雪奇缘》般真正打破桎梏的创新,而非“黑化”经典的角色。

当魔镜不再诚实,当公主沦为工具人,迪士尼的童话帝国正在崩塌。或许,唯有放下“正确”的执念,重拾讲好故事的初心,才能让下一代人继续相信——恶龙可以被战胜,而公主不必靠肤色证明自己。

来源:江之岛盾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