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影片改编自威廉·S·巴勒斯的同名半自传性质小说,将故事背景设定在20世纪50年代的墨西哥城。彼时,40多岁的美国侨民威廉·李(丹尼尔·克雷格 饰)身处小小的美国人社群,却过着独居生活。他就像一只离群的孤雁,在异国他乡的天空中独自徘徊,内心的孤独如影随形。直到年
007的主演丹尼尔跟以前的硬朗的外形截然相反,里面很多桥段很有意义
影片改编自威廉·S·巴勒斯的同名半自传性质小说,将故事背景设定在20世纪50年代的墨西哥城。彼时,40多岁的美国侨民威廉·李(丹尼尔·克雷格 饰)身处小小的美国人社群,却过着独居生活。他就像一只离群的孤雁,在异国他乡的天空中独自徘徊,内心的孤独如影随形。直到年轻学生尤金·阿勒顿(德鲁·斯塔基 饰)的出现,如同一束光照进了他黑暗的世界,让李重新燃起了追求与他人建立有意义关系的渴望。
克雷格在片中的表演堪称一绝,他成功地塑造了威廉·李这个复杂而多面的角色。从李的孤独、迷茫,到他对爱的渴望与执着,克雷格都演绎得入木三分,让观众仿佛能真切地感受到李内心的波澜起伏。而斯塔基所饰演的尤金,青春活力与迷茫困惑并存,与李之间产生了一种奇妙而又微妙的化学反应,两人在银幕上的互动,为影片增添了许多温情与张力。
在《酷儿》中,导演卢卡·瓜达尼诺巧妙地运用了超现实的表现手法,为影片注入了一种独特的迷幻色彩。例如,李和尤金在电影院约会时所看的法国电影片段,不仅引出了“镜子”这一重要符号,更抛出了“无关理解,只要相信”这句话,为观众理解影片中的超现实段落提供了一把钥匙。这些超现实画面并非无的放矢,而是对故事主线的注解与补充,它们深入到角色的潜意识层面,展现了那些难以用言语表达的复杂情感与内心挣扎。
其中一段李在酒吧打架后被打昏的梦境,便是典型的心理描写。李递出小刀,展现出他心中愤懑无从发泄的暴力倾向;杜梅用镜面反光照着李,暗示着李潜意识里认为自己和杜梅有诸多相同之处;“情敌”汤姆的冷眼相对、“好姐妹”乔的出现,以及面无表情的玛丽和尤金,他们都身穿囚服,处于类似监狱的密闭空间,这无疑是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以及李自身身份困境的一种投射。只有乔可以开门进入另一个房间,这又体现出李心底对乔那种迷之自洽的羡慕。
影片中还有一段李注射毒品后瘫倒在地的超现实段落,解释了他毒品成瘾的缘由。蠕动的蜈蚣、标本状的赤裸女人、注射器等元素的叠加,指向这个女人大概率是李过去的妻子,且他毒品成瘾与她有关。而李在梦中对女人质问的回答:“I'm not queer. I'm disembodied.”更是影片的关键台词。在这里,“queer”不应简单地翻译为“同性恋”,它更接近原意“古怪、怪异”,李否定了“同性恋=怪异”这一观点,用“disembodied”(脱离实体)来定义自己爱慕同性的状态,深刻地展现了他对自我身份的认知与挣扎。
除了精彩的剧情和独特的表现手法,《酷儿》的艺术风格也令人眼前一亮。影片的服装设计由乔纳森·安德森负责,每一件服装都恰到好处地贴合了角色的性格与身份,为角色塑造增色不少。特伦特·雷诺和阿提卡斯·罗斯创作的配乐,与影片的氛围相得益彰,或悠扬、或激昂,在关键时刻总能紧紧抓住观众的心,将情感渲染得淋漓尽致。
《酷儿》不仅仅是一部关于同性之爱的电影,它更是一次对人性、欲望、孤独与爱的深度探索。它让我们看到,在那个对同性恋还充满误解与偏见的时代,爱如何冲破重重阻碍,在黑暗中绽放出光芒。同时,也让我们思考,当我们面对社会的压力与自我身份的困惑时,能否勇敢地去追求真实的自己,去拥抱那份属于自己的爱。
这部电影在威尼斯电影节首映时,赢得了长达9分钟的起立鼓掌,丹尼尔·克雷格的表演被认为是他职业生涯中的最佳。它以其深刻的内涵、精湛的表演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在众多影片中脱颖而出,成为了电影史上的又一部经典之作,值得每一位热爱电影、热爱生活的观众细细品味。
来源:叔言叔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