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早知道红衣主教应该是苏联电影《牛虻》,牛虻还是亚瑟的时候深爱的蒙泰里尼神父,成为了红衣主教大人,然后是在大仲马的小说中,反复出现的黎塞留主教大人,再后来,就是丹布朗笔下的包括《天使与魔鬼》,《达芬奇的密码》等与教会有关的桥段了。
最早知道红衣主教应该是苏联电影《牛虻》,牛虻还是亚瑟的时候深爱的蒙泰里尼神父,成为了红衣主教大人,然后是在大仲马的小说中,反复出现的黎塞留主教大人,再后来,就是丹布朗笔下的包括《天使与魔鬼》,《达芬奇的密码》等与教会有关的桥段了。
这次的《秘密会议》是由爱德华·贝尔格(《西线无战事》)执导,彼特·斯特劳恩(《锅匠、裁缝、士兵、间谍》)编剧,主角则是由早在1994年就凭借《辛德勒的名单》获得过奥斯卡最佳男配角的拉尔夫·费因斯担任,他也凭借在影片中的精彩演出被被《综艺》杂志预测为明年奥斯卡奖最佳男主角的热门人选。影片改编自罗伯特·哈里斯2016年同名小说。影片延续了导演一贯的强构图风格,尤其在是在色彩和服装设计上,影片为一群红衣主教设计了从主教冠到眼镜的全套服饰以及身着近乎高级定制的教袍,色彩丰富、造型独特,堪称年度最时尚的电影!
电影故事讲述教宗离世,罗马教廷枢机团团长劳伦斯肩负召开教宗选举的职责,选举教宗需经过闭门会议,世界各地红衣主教纷纷来到梵蒂冈。
选举过程一直没有达到有效票数,同时各方势力渐渐露出真面目,有一派认为目前的天主教太软弱,欧洲已被伊斯兰教大举侵入,而且势力越来越强,他们天天猛烈向天主教开火,因此支持选出一位强硬派的教宗,如以此路推进,宗教战争,将会再一次发生。另一边,一支势力认为近年来天主教太开放了,教派对同性恋等议题,一一容纳,渐渐失去了主的原意,他们主张复古,大有基本要义派的倾向,以此路进,天主教的价值将回到几百年前,相当保守,也十分排他。因为没有达到绝对票数,一轮又一轮的选举,一次又一次的暗战,一个又一个被选举人的人设坍塌,就像谍战一样,每个人都戴着双层面具,既可以无缝隐约当下国际政治的纷争,也预示了党派内斗的本质,柳暗花明,峰回路转,当大家都以为新任教宗选出,教廷终于风平浪静,劳伦斯却接获消息,指新教宗有一“秘密”,而这秘密,竟然再一次让所有人去思考,选出的教宗样样都好,但他有一个过去是可能与你认知的教义有所冲突的,你可接受吗?包括现实世界里的教廷和教徒,你能够接受这些新思想吗?电影题材虽然敏感,但并没有辱及天主教,戏中劳伦斯说的一番话,将信仰中里加入反思,并不盲从,令人深思:“信仰是活的,正因为它与怀疑携手并行。如果只有确定而没有怀疑,就不会有神秘。因此,也就不需要信仰。”一番厮杀和斗争过后,一个最不符合的人选在阴差阳错之下登上了权力的最高峰。
好一个极限反转,看得让你目瞪口呆。
来源:天天开心追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