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根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最新发布的数据,全球多达3.7亿的妇女和儿童遭遇了性暴力,这惊人的数据仅是冰山一角。
根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最新发布的数据,全球多达3.7亿的妇女和儿童遭遇了性暴力,这惊人的数据仅是冰山一角。
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因文化、社会禁忌或法律限制,相关案例登记与统计往往不够全面。
这使得受害者的真实处境很少被外界所了解,从而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社会对性暴力的无知,加重了施暴者的气焰,最终导致更多的悲剧发生。
即便是像日本这样的发达国家,有关性暴力的立法系统仍有缺口...
在无数遭遇性暴力的女性同胞独自舔舐伤口,被世俗眼光压抑不敢发声时,有一位女性勇敢地站了出来。
以一己之力对抗整个权力机关,以亲身经历换取下一代的保障。
今天院长就来讲讲这部让人窒息的《黑箱日记》,请各位刷到的剧迷花几分钟时间看完——
《黑箱日记》
Black Box Diaries
导演、编剧兼演员均由伊藤诗织本人担任,这是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纪录片。
目前豆瓣9.3分,烂番茄新鲜度98%,提名第40届圣丹斯电影节、第78届英国电影学院奖等多个纪录片单元奖项。
伊藤诗织耗时8年为自己博一个公道,她是个战士,但她本可以不用是。
她是一名记者,在25岁那年满心憧憬的向东京广播电视台驻华盛顿分局局长山口敬之发去求职邮件,希望未来可以加入这家知名电视台工作。
可令她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封求职信将她拉入了恶魔布下的陷阱。
山口将诗织单独约出来,趁着吃饭的间隙,在她的饮料中下药,并将诗织带到酒店实施了性侵。
在诗织醒来后,她惊恐的发现自己正躺在陌生的房间中里,腹部下方传来阵阵剧痛,R头还在流血。
当她意识到可能发生了什么时只想逃跑,但是山口太强壮了,紧紧地将她压在床上。
猥琐的笑容与肮脏的眼神看的诗织倍感屈辱,他甚至恶心到藏起诗织的内衣想要留作纪念...
这一幕像电影般在诗织大脑中循环播放,使得她患上创伤后应激障碍,仅在新闻报道中看到山口的额头都会恐慌发作。
将自己关在屋内的她,几天都下不了床。
事发后,她第一时间选择报警,但是警方却以“没有实质证据”为由拒绝受理。
内衣上的DNA不算证据,受害人的口述记忆不算证据,就连目睹了诗织被山口强制带下车的出租车司机证言也不算证据……
是真的没有证据吗?
还是警方在刻意包庇?
山口敬之身居高位,与安倍首相的关系极为密切,他的地位与关系在这桩案件中起到什么作用呢?
是最早接手诗织案件的警探A被调离原岗;
是明明已经申请了逮捕令,却在即将抓人时得到高层指示放弃任务;
是所有为诗织发声的人都被强势捂嘴,公开记者会被消音;
还是一起证据确凿的刑事案件被法院驳回,不予上诉……?
诗织是一名专业记者,她逻辑清晰,语言表达力强,能够召开新闻发布会,可是即便引发了舆论,面对绝对的权力也无济于事。
更何况其他普通女性呢?
根据日本政府的数据可知,只有4%的强奸受害者会向警方报案,其余96%都选择沉默隐忍,这背后隐藏着太多无法言说的痛。
日本的强奸法已有110年的历史。
但是时代的发展并没有改变现行法律关于强奸的法条仍然基于父权价值观的,女性还被视作男性财产的一部分,强奸只能通过眼中的身体暴力或威胁来证明,却不取决于是否征得女性的同意。
更过分的是,受害者必须一遍遍重复讲出自己被侵害的所有细节与步骤,甚至一些警察还会搭配上假人,来迫使受害者对当时的场面是实现一比一的复刻。
在遭受了身体与精神双重打击的女性本想向警方寻求庇护,却又一次遭遇这般羞辱与伤害,她们怎么敢再报案?
不仅是警方与法律从未考虑女性受害者的需要,大众似乎也不容许性侵犯受害者们发声。
在诗织召开新闻发布会时,人们会指责她的穿搭,因为没有系上第一颗纽扣而对她进行「荡妇羞辱」;
网友认为日本男性非常有魅力,女性会利用他们发展自己的事业,言里言外都是暗讽诗织想靠身体上位,把她塑造成一个有心机的女人;
更令人心寒的是,一位女性在看到诗织将自己的经历写成书出版后,她发来一篇长长的邮件,里面全是谩骂,把被强奸归咎为诗织的错……
即便的诗织的父母也并不完全支持她公开起诉,美其名曰希望女儿留在身边,过普通人的幸福生活。
是诗织不想幸福吗?
是她不希望有个安稳的生活吗?
原本她有美好的前程,这一切都被道貌岸然的山口毁了啊...
幸运的是,诗织拥有一颗足够强大的内心,也遇到了一群愿意为她盖上“毛毯”的女性同胞们。
她们或多或少都经历过类似事件,受到诗织的鼓舞,一个个站了出来,为近乎“全裸”出现在闪光灯下的诗织垒起了一堵坚实的人墙。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场属于日本女性的“Me Too”运动终于掀起了浪花,最终,伊藤诗织胜诉了。
整整八年,她才等来了她的“正义”。
可是,胜诉并不意味着结束,这仅是个开始。
涉事的山口敬一没有受到任何影响,「安B」走后的第一篇新闻由他所发;
当年紧急撤回逮捕令的警方高官成为警察厅长官;
最早接手诗织案件,发出“包养”邀约的警探A依旧在东京工作;
明明早就看到诗织经历的一切,却在舆论发酵后才“好心”出现作证的礼宾员也没有像他所说的被酒店辞退,让人很难不怀疑这是酒店方搞出的一起炒作……
诗织赢得了法律上的正义,却无法动摇根深蒂固的文化土壤。
这起案件中,受伤的人只有诗织,也只有她的人生从此改写了。
看完《黑箱日记》后,院长心里闷闷的,闷的不止是诗织的遭遇,而是一个令人窒息的现实。
无论国家如何发达,法律如何健全,只要性别歧视和权力滥用依旧存在,类似的悲剧就绝不会停止。(不止是女性,无关男女)
这种暴力不是一场孤立的犯罪,而是一种深嵌在社会文化中的权力暴力。
每一个沉默的黑箱,都是社会偏见的缩影,每一个受害者的隐忍,都是一种对制度的无声控诉。
然而,诗织的故事也让我们看到了一种微弱但真实的希望。
她以一己之力点燃了火光,而火光之所以重要,不是因为它能立刻摧毁黑暗,而是因为它能够延续,能够传递。
当更多的受害者选择发声,当更多的普通人选择支持,当法律、文化和社会共同开始反思并改变,黑箱终会被彻底拆解,正义也终将不再是特权,而是每一个人的权利...
来源:贸若惜聊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