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诚信与政治博弈——《骗局》

快播影视 欧美电影 2024-12-15 11:08 4

摘要:故事主要围绕东英吉利大学气候研究部门的负责人菲利普·琼斯教授展开,他因电子邮件泄露而卷入了一系列风波。在媒体的狂风暴雨和死亡威胁中,他不得不为自己的研究辩护。

科学诚信与政治博弈——《骗局》

今天聊聊英国电影《骗局》。

片名 The Trick (2021)。

这部影片改编自真实事件,基于2009年的“气候门”事件,讲了一个有关科学家、数据以及全球变暖争议的故事。

故事主要围绕东英吉利大学气候研究部门的负责人菲利普·琼斯教授展开,他因电子邮件泄露而卷入了一系列风波。在媒体的狂风暴雨和死亡威胁中,他不得不为自己的研究辩护。

2009年11月,一位黑客成功地潜入了英国东英吉利大学(University of East Anglia)的电子邮件服务器,窃取了那些气候学家们之间的上千封邮件以及大量与气候研究相关的文件。

这些文件随即被公之于众,黑客声称它们揭示了一些气象专家在研究中的不端行为,甚至涉及篡改数据以支持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的巨大影响。泄露的邮件和文件显示,一些科学家讨论了如何应对那些不相信“人类影响气候”的人,包括阻止他们发表论文和销毁不利数据的策略。

东英吉利大学气候研究部门的负责人菲尔·琼斯被指控参与了一些敏感讨论,如隐瞒全球气温下降的证据和操控气温数据等。他由此陷入了舆论漩涡,面对来自媒体和公众的质疑和指责,甚至遭遇了死亡威胁。

琼斯教授的生活和工作都陷入了困境,他不得不在压力和恐惧中艰难求存。

"气候门"事件在科学界掀起了一场风暴。英国方面调查显示,这些电子邮件并未揭示科学家篡改数据的证据。然而,事件引发了公众对全球气候变暖可信度的质疑,气候怀疑论者借此机会广泛传播相关邮件内容,声称找到了科学家不端行为的证据。

当时距离联合国哥本哈根气候峰会(COP15)仅剩一周,外界关注事件是否会对峰会产生影响。尽管最终调查结果显示科学家并无不当行为,但"气候门"事件仍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讨论和谈判产生了一定影响。

尽管杰森·沃特金斯等演员的表演值得称赞,但《骗局》的剧本和叙事结构有些问题。影片试图通过戏剧形式传达气候变化的重要性,但其效果受到剧本和叙事结构的限制。

剧本太啰嗦,对话显得生硬,缺乏紧迫感,导致节奏缓慢,戏剧张力不足。琼斯教授的困境看似深刻,但观众却难以真切感受到他的恐惧与绝望。

影片试图营造惊悚氛围,但反派不明确,危险感缺乏真实性。影片中的“危险”来自于媒体和网络舆论的压力,而非真正的生命威胁,这种危险感显得有些虚假和空洞。

其他角色,如维多利亚·汉密尔顿饰演的琼斯妻子,以及乔治·麦凯和杰罗姆·弗林饰演的公关专家,他们的表演虽然扎实,但角色塑造略显单薄。他们在琼斯教授的危机中扮演了支持者的角色,却未能成为推动故事发展的动力。

导演皮普·布劳顿试图透过电影向观众传达气候变化的紧迫性。

诺福克海岸线在片中展现了其孤寂与壮丽,代表着地球的未来。但这种象征并未引起观众的共鸣。电影节奏缓慢,缺乏高潮,就像是一条平静的河流,未能激起观众内心的波澜。

影片结尾琼斯教授在议会特别委员会上的辩护本应是全片的高潮,结果表现得却平淡无奇,就像是一场期待已久的烟花秀,最终却只有零星的火花。

《骗局》试图明确传达一个信息,气候变化是真实的,而那些歪曲事实的人是错的。

但影片未深入探讨事件的背景和影响,只是简单地说“气候变化真实,否认者是坏的”。

这种简单化的结论不够有说服力,也不足以引发观众的深思。

其实这一切都与政治势力息息相关。

2020年第26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6),类似于2020年东京奥运会,因疫情推迟一年,最终于2021年11月在英国举办。

《骗局》选在大会前播出,目的就是唤起公众对气候变化的关注,揭示了气候变化否认者的错误。

本片有着浓浓的电视剧质感。此外无论是台词还是画面,都显得有点仓促,可以很明显看出是赶工作品。

影片中可以明显感受到英国人对上三常的怨念。他们似乎在抱怨,说自己辛辛苦苦做了研究,结果好处全被上三常拿走了。但又没有证据证明上三常就是干的,他们只能在影片里吐吐槽了。

看《骗局》主要是观察西方对“气象门”事件的反应,我们并不要被他们忽悠瘸了。

地球温度起伏是地球系统的自然现象,在不同的时间尺度有不同的范围,像厄尔尼诺现象和火山喷发都会造成短期影响。但人类的温室气体排放让温度迅速上升,这才是关键。

问题不在于全球变暖是否存在,而是它的速度问题。2010年,丁院士反问柴静的视频为我们所熟知。

全球变暖不是骗局。反而是以此为借口,一些国家要求其他国家限制碳排放,这背后的目的其实是限制别国GDP增长和不合理的碳税。

无论你多强大,如果没有话语权,强盗总会找理由污蔑你。毕竟西方伪造历史,被回旋镖打脸也不是一天两天了,更何况他们不会做无利可图的事情。

他们双重标准显而易见,当涉及北溪管道泄漏、澳大利亚大火或者日本核废水时,他们就像聋瞎哑巴一样。这些事件大量抵消了我们节能减排的成果。

澳大利亚的山火半年导致30亿动物死亡,释放出的温室气体相当于116个国家的总排放量。日本排放的核废水污染了整个太平洋。甲烷的温室效应比二氧化碳高出82.5倍,北溪管道泄漏糟蹋了波罗的海生态环境,影响了全球大气……按照哥本哈根气候峰会的规定,碳排放配额需要购买,那么这些从事反人类活动的国家会交碳税么?

基于气候门真伪之争,

科学诚信与政治博弈。

来源:妙看影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