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前几天跟在电影院做排片的朋友喝酒,他随口说了句,《魔法坏女巫2》这礼拜排片加起来还不到5%,基本全塞在早上九点和夜里十一点半这种鬼时段。我一听就乐了,这电影在北美可是三天狂揽1.6亿美元,直接登顶周冠的狠角色。可你瞅瞅国内购票平台,想看人数刚过五千,对比《疯狂
《魔法坏女巫2》北美炸场中国冷场,到底谁不买账?
前几天跟在电影院做排片的朋友喝酒,他随口说了句,《魔法坏女巫2》这礼拜排片加起来还不到5%,基本全塞在早上九点和夜里十一点半这种鬼时段。我一听就乐了,这电影在北美可是三天狂揽1.6亿美元,直接登顶周冠的狠角色。可你瞅瞅国内购票平台,想看人数刚过五千,对比《疯狂动物城2》那两百多万的想看量,简直像拿手电筒照太阳,压根不在一个量级。
其实这事儿早有预兆。去年第一部《绿野仙踪》(《魔法坏女巫》便是由它改编而来)来中国宣传,找了不少流量明星站台,发布会搞得挺热闹,结果票房连1500万都没摸到。制片方估计到现在都没缓过劲儿来。可同样的片子,在北美卖了4.74亿美金,环球影业数钱数到手抽筋。这反差太猛了,你说是片子不好吧,烂番茄70%、IMDb7.2,不算差;说好嘛,中国观众就是不认。
我还听说,《惊天魔盗团》也是这情况,北美卖两亿多美元,中国这边票房刚出头2亿人民币,成本是回来了,但气场完全不对等。更惨的是《铁血战士》,1.05亿美金砸进去,全球收1.61亿,豆瓣评分7分,烂番茄89%,数据看着不错,结果市场不买账。档期一错,血本无归也不是不可能。
你说怪文化差异?也有道理。《绿野仙踪》在美国是国民级童话,家家户户孩子都看过,而国内很多人听都没听过原作。你让观众凭空爱上一个没感情基础的角色,难。就像我看《我的世界大电影》,美国观众看到游戏彩蛋笑得前仰后合,咱们这边一脸懵,对吧?这不是片子的问题,是“文化味蕾”不一样。
倒是《疯狂动物城2》把流量玩明白了,首映放上海迪士尼,宣传片加了舞龙舞狮元素,票房已经冲到了3亿预售,听说预测总票房能干到25亿以上呢。这说明啥?中国观众现在不吃纯IP堆砌那一套了,讲究“价值密度”——两小时坐那儿,得有点情绪波动,有点思考余味,不然宁愿刷短视频。
以前好莱坞大片一来,影院黄金场全让着,《阿凡达》当年还能砍下13亿,现在2023年全年票房前十,一部好莱坞电影都没挤进去。时代真变了。你说《阿凡达3》快上了,可网上声量还不如《疯狂动物城2》和《哪吒2》的票房拉锯战。
要我说,《魔法坏女巫》团队真想进中国市场,光请明星、打情怀牌没用。学学《疯狂动物城2》,讲普世故事,做扎实内容。至于要不要加中国元素?就像《变形金刚》里突然蹦出个中国小广告,《独立日2》硬塞中国演员?观众眼睛是雪亮的,假的终究装不像。
一部在北美万人空巷的电影作品,在中国却是悄无声息,这事儿或许谈不上谁输谁赢。毕竟市场就像天气,有时候你那边风调雨顺的,我这边可能正下暴雨呢。到底值不值得,或许时间才会回答了。
来源:猪猪侠吃瓜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