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试了一堆日程App,不是要复制粘贴,就是要手动填时间,烦得想摔手机直到上周发现个叫“Todoo!记忆土豆”的新工具,说是按一下就能把这些碎片信息全记下来。
现在手机里的信息乱得像菜市场,微信约个饭、猫眼买张票、快递发个取件码,转头就忘。
试了一堆日程App,不是要复制粘贴,就是要手动填时间,烦得想摔手机直到上周发现个叫“Todoo!记忆土豆”的新工具,说是按一下就能把这些碎片信息全记下来。
上周六朋友微信说“明天上午西溪天街聚餐”,以前得长按复制“明天上午”,再打开日历App新建日程,选时间、地点,折腾半分钟。
用Todoo就简单了,长按iPhone的操作按钮,手机震了一下,弹出个小窗口问“要记‘明天上午西溪天街聚餐’吗?”点确认,日历里直接多了条提醒,连15分钟前的闹钟都给设好了。
不光是微信聊天,买电影票时也试了下,在猫眼App选好《沙丘3》的场次,座位号、影院地址都在订单页上。
按一下操作按钮,Todoo直接把这些信息扒下来,自动生成“今晚7点万达影城3号厅12排8座”的提醒,连电影海报都当日程封面了,快递取件码更方便。
顺丰小哥发微信“取件码12345,今天下午5点前取”,按一下按钮,手机自己“读”出取件码和时间,提醒直接弹到通知栏。
以前总怕删了聊天记录找不到码,现在日历里存着,随时能翻。
小红书刷到“GTA6延期到2025年11月19日发售”的帖子,想记下来提醒自己那天预购。
按一下按钮,Todoo竟然能从图文里把日期抠出来,问“要记‘2025年11月19日GTA6发售’吗?”这识别能力,比我自己看帖子还仔细。
说到记东西,肯定有人会说“我用Siri不就行了?”试过才知道,这俩根本不是一回事。
喊Siri“记一下明天10点聚餐”,得说得清清楚楚,要是朋友回“10点半吧”,还得再喊一遍“改到10点半”。
Todoo就不一样,聊天记录里说“11点见→10点半吧→OK”,它能自己捋明白最后定的是10点半不过实测时发现,要是对话里时间改了三次以上,它偶尔会懵,把第一次说的时间记下来,这点得改进。
老款iPhone用户别担心,我翻开发者说明时看到,iPhone13及以下没操作按钮的机型,能设“轻点背面两下”触发功能。
拿同事的iPhone12试了下,轻点背面两下,一样能调出识别窗口,就是得先在设置里捣鼓半天权限,没有新机型按一下方便。
跟那些需要复制粘贴的工具比,Todoo确实省事儿。
以前用GoogleKeep记东西,得先复制文本,再打开App粘贴,遇到图片里的文字还得手动敲。
Todoo直接“看”屏幕内容,不管是App里的文字还是图片里的数字,都能扒下来,这点确实碾压老工具。
但用了一周,还是踩了几个坑,支付宝账单识别就没成功,上个月的水电费单子想记下来,按了按钮没反应,估计是支付宝的界面设计太复杂,Todoo“看不懂”。
问了客服,说“部分App兼容性还在优化”,只能等更新了。
权限设置也挺麻烦,第一次用得开“屏幕录制”“通知”“日历”好几个权限,我对着教程弄了五分钟才弄好,我妈这种不太会玩手机的,估计直接就放弃了。
AppStore评分4.2分,一半差评都在吐槽这个,隐私问题也得说道说道。
Todoo要“看”屏幕内容,等于能接触到聊天记录、购票信息这些隐私。
开发者说“数据都在手机本地处理,不上传云端”,听着还行,但谁知道是不是真的?要是能找第三方机构测一下安全性,用着才更放心,免费模式能撑多久也是个问题。
问做技术的朋友,说这种AI识别一次成本不低,估计一次得几分钱。
现在免费让用,以后肯定要收费,参考“Things3”一个月10块的订阅费,Todoo要是出高级版,能多设备同步、自定义提醒音效,我可能会掏钱前提是识别准确率再高点。
Todoo这类工具最牛的不是“记东西”,而是让手机更懂人,以前用工具是“我告诉手机记啥”,现在是“手机猜我想记啥”。
听说AppleVisionPro要出了,说不定以后戴着眼镜,现实里直接弹出“10分钟后取餐”的提醒,那才叫科幻。
不过工具终究是工具,上周用它记了三次聚餐,结果有次还是忘了因为提醒设成了“15分钟前”,路上堵车没看到。
说到底,手机再聪明,也替代不了脑子,但能少记点杂事,把脑子空出来想点正经事,已经挺好了。
现在Todoo还在优化,多轮对话识别、App兼容性这些问题得赶紧解决,要是能把支付宝账单、银行卡短信也搞定,那就真成“超级记忆助手”了。
信息碎片化的时代,谁能让记东西像呼吸一样自然,谁就能抓住用户的心Todoo现在走在这条路上,能不能跑到终点,还得看后续发力。
来源:律行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