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贺岁档还没到,一部压了6年的港片先炸了锅——电影《寻秦记》刚放出动态海报,就因番位问题被网友骂上热搜。谁能想到,剧版里让观众记了20多年的宣萱、郭羡妮,到了影版居然成了“女二”,而全程没在预告露脸的白百何,反倒以三番身份稳坐“女主”之位,这波操作让不
2025年贺岁档还没到,一部压了6年的港片先炸了锅——电影《寻秦记》刚放出动态海报,就因番位问题被网友骂上热搜。谁能想到,剧版里让观众记了20多年的宣萱、郭羡妮,到了影版居然成了“女二”,而全程没在预告露脸的白百何,反倒以三番身份稳坐“女主”之位,这波操作让不少老粉直呼“看不懂,不想看”。
电影《寻秦记》的来头不小,它是2001年TVB神剧《寻秦记》的续集,当年剧版以8.5分拿下“穿越剧鼻祖”的称号,古天乐演的项少龙、林峯演的嬴政、宣萱演的乌廷芳、郭羡妮演的琴清,都是观众心里的“意难平”。2019年,片方打着“原班人马回归”的旗号开拍电影版,消息一出就勾起了无数人的情怀,可谁能想到,这一拍就被压了整整6年,直到2025年11月才放出宣传信号,还顺带曝出了“撤资”“番位争议”等糟心事。
从现在公布的信息来看,影版剧情延续了剧版的时间线,讲的是项少龙归隐田园20年后的故事。此时林峯饰演的嬴政已经统一六国,却遇上了一群从现代穿越过去的亡命徒,为首的叫Max,他们带着现代武器搅乱秦齐之战,甚至想复制嬴政的样貌取而代之。为了保住江山,嬴政只能拿项少龙的家人要挟,逼这位“师父”重新出山,而项少龙一边要保护家人,一边要阻止Max的阴谋,还要面对和嬴政之间早已变质的师徒情。
按理说,这样的剧情里,宣萱和郭羡妮的角色该是核心,宣萱继续演敢爱敢恨的乌廷芳,郭羡妮还是那个温柔的琴清,她们都是项少龙在战国时期最重要的红颜知己,剧版里两人的戏份和人气都不低。可从电影发布的演员名单和海报来看,宣萱、郭羡妮的名字排在白百何后面,白百何以“三番”的位置成了官方认定的“女主”,而宣萱、郭羡妮则被默认成了“女二”。
让观众不满的是,白百何在之前放出的预告里连个影子都没有,没人知道她演的是什么角色,怎么就突然成了“女主”?有网友爆料,这其实是片方和投资方的“妥协”,电影拍摄期间曾有公司撤资,为了拉到新投资,也为了平衡各方利益,才把白百何的番位提了上去,所谓的“三番女主”更像是给投资方的“交代”,实际戏份可能并不多,连宣萱、郭羡妮的戏份也被压缩了不少。
这个说法并非空穴来风,古天乐之前接受采访时就提到过,电影迟迟不上映,就是因为投资方太多,各方利益要反复博弈,“不是一个人或者一个公司说了算”。2019年开拍至今,6年时间里,港片市场早就变了天,这些年流水线港片一部接一部,不管是警匪片还是情怀翻拍,都在反复消耗观众的好感,之前还有人靠“情怀”买票,现在大家早就没了当初的滤镜,连古天乐自己都坦言,“回本压力越来越大”。
除了番位争议,电影还没上映就面临不少“老问题”。比如剧版里的二番演员江华,就直接拒绝了回归。他曾直言,“时隔20年找原班人马翻拍很奇怪,演员都老了,重复演同一个角色没意义”,还点破了这类翻拍的本质:“无非就是利用情怀圈钱”。江华的话虽然直接,却说出了不少观众的担忧,演员都已年过四十,古天乐51岁,林峯45岁,宣萱47岁,郭羡妮49岁,他们还能演出当年的灵气吗?
让人唏嘘的是,演员名单里还出现了已故演员廖启智的名字。廖启智在2021年就去世了,他在剧版里演的是现代科学家乌有博士,影版里应该会继续这个角色,靠之前拍摄的素材或是后期技术呈现。不少观众看到他的名字都感慨,“这可能是最后一次在大银幕上看到智叔了”,可这份“情怀杀”,到底能不能抵消番位争议带来的负面影响,还是个未知数。
从档期来看,电影《寻秦记》大概率会在2025年12月到2026年1月之间上映,这个时间段贺岁档竞争不算激烈,对一部压了6年的电影来说,算是个不错的机会。可从目前的口碑来看,情况并不乐观,微博上关于“寻秦记番位”的话题里,不少网友直言“因为白百何不想看了”“宣萱郭羡妮才是女主吧”,还有人担心“剧情魔改,毁了童年回忆”。
片方也想靠“原班人马”和“剧情升级”挽回观众,比如剧组1:1复刻了战国场景,还用了动态捕捉技术拍战争场面,剧情里加入“双重穿越”的设定,让现代武器和“历史先知”对抗,试图在历史感和爽感之间找平衡。古天乐饰演的项少龙,也不再是当年那个意气风发的特工,而是多了隐忍和疲态,预告里他和嬴政对峙时的苦笑,还被网友解读为“角色的悲情底色”。
林峯的嬴政则更有看点,剧版里他从懦弱质子变成狠戾帝王,影版里要展现的是“帝王权术的终极形态”,这些年林峯演了不少反派角色,阴鸷的气场倒是和“孤家寡人”的嬴政很契合。宣萱的乌廷芳多了“江湖母亲”的坚韧,郭羡妮的琴清保留了温婉,滕丽名继续演洒脱的善柔,甚至连剧版里早逝的赵倩,都因为“双重穿越”设定得以复活,由郑雪儿继续饰演。
可这些“亮点”,在番位争议面前似乎都显得不够有说服力。有观众算了一笔账,从2019年开拍至今,6年时间里,观众对港片的期待值已经降了不少,之前《寻秦记》靠“穿越剧鼻祖”的名号能吸引一波人,现在穿越题材早就不新鲜了,加上番位问题引发的信任危机,就算片方把“情怀”喊得再响,恐怕也难让观众心甘情愿买票。
目前,电影《寻秦记》的宣传还在继续,短视频平台的账号已经开通,动态海报也放出了两组,可关于番位的讨论始终没停。有人觉得“番位不重要,剧情好看才是关键”,也有人坚持“不尊重原班演员,就是不尊重观众”,双方各执一词,倒是让这部还没上映的电影,先有了“话题度”。只是不知道,这份“话题度”最终会变成票房助力,还是会让它彻底沦为“烂片预警”。
来源:八面玲珑镜